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非凡的活力,但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道德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相容性和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进而也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应澄清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个人自主性要求我们在道德建设上坚持方法论上的个人本位;而市场经济的高度社会化特征又要求我们坚持价值观上的社会取向。坚持个人本位就是肯定了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人格定位;而坚持社会取向则又肯定了道德建设中“道德人”的人格定位。两者统一的基础在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相关性。只有从个人本位的方法论出发,才有可能达到社会取向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沈晓阳 《天中学刊》2003,18(3):53-56
随着小农经济向社会化大生产、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社会伦理也迫切需要实现由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的转化。这种转化主要应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在道德价值上,从重义轻利走向义利统一;在道德关系上,从扬公抑私走向公私兼顾;在道德准则上,从单向奉献走向双向服务;在道德层次上,从单一层次走向多元层次;在道德手段上,从“软性约束’”走向“软硬兼施”。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     
经济学一、“八五”期间研究概况“八五”期间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改革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进一步深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借鉴现代经济学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给当代道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道德建设相应地也将发生并且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建设应立足于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着重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一是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关系;二是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的关系;三是道德要求和道德追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美日韩企业兼并特点及启示束华兼并作为一种企业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实质上是一种产权交易过程,确切地应称为“企业市场行为”。兼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优化有限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  相似文献   

7.
本以“斯密难题”为切入点,论证“斯密难题”不过是个假问题而已,并深入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是在必要的张力下的统一,而不是截然的割裂,它恰恰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部矛盾,因此,既是“经济人”又是“道德人”的人,才是完整的“社会人”,这一点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竟争与协作的问题周肇光,王其凤竞争与协作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两个重要手段,这是由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无论其政治与社会制度有何区别,都十分重视竞争与协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优势互补,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所有制形式,也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本文对“市场”与“国家”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论证了“市场”与“国家”每一方都在履行本质上无法取代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道德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问题的核心,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完善自身的道德社会化要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在道德化理论、德育方法及德育实践方面有比较客观的科学证明。  相似文献   

11.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它与社会经济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市场经济,一方面,决定着一定的道德关系,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另一方面,道德又规定和制约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道德进步提供物质基础,而道德又为市场经济发展确立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二者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之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首先,职业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济、股份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有了明确的论述,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意义做了充分的肯定。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是,仍然有些人不是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待发展民营经济,他们对发展民营经济仍抱有作为一种“权宜之计”的想法,而这又与他们对发展市场经济抱有“权宜之计”的想法有密切关系。对于在我国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人们的看法似乎大体一致了,但有些人却仍然把发展市场经济看作仅仅是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他们认为,实行计划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行政道德建设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行政道德体系的需要,是实现依法行政的需要,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和抵制行政腐败的需要,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地将其落实。  相似文献   

14.
人性有两个方面即利己与利他。利己的“经济人”与利他的“道德人”应该是统一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提高效率,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人的求利动机;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建设,依德治国,约束人的损他行为,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完整人格。  相似文献   

15.
张兰英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1):45-47,,53,
市场经济是人类价值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转化,导致新的价值取向,这些取向既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应当教育和引导主体正确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公平与效率关系、经济目标屯道德目标的关系,以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选择取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着健康、合理的方向运行。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给当代道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道德建设相应地也将发生并且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建设应立足于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着重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一是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关系;二是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的关系;三是道德要求和道德追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产业与现代企业制度胡源申一、高校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提出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环节的深化改革的方向,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将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道德在其中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体现着一定社会关系的市场经济,一方面决定着一定的道德关系,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道德准则;另一方面,道德又规定和制约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因此,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的道德是不可想象的,同样,独立于道德之外的市场经济也是不可想象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道德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正确发展。二者处于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之中,寻求道德的支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干部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一项重点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它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干部由于放松世界观的改造,经济上的失衡引起道德失衡,降低道德标准,导致犯错误。因此,文章认为要将新时期干部道德建设作为“以德治国”的一项重点工程,重在建设,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20.
叶莉洁  包燕 《教书育人》2006,(12):14-15
一、诚信与诚信教育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信念,“信”是一种外化的道德行为。诚信是一种道德价值取向,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要求。诚信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