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中国图书评论》2010,(6):119-119
2009年7月由接力出版社、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首次向全社会发出《关于推进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倡议书》,并发布了《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指导书目》及《儿童分级阅读指导建议》,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初步的学术成果,为我国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由接力出版社、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首次向全社会发出《关于推进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倡议书》,并发布了《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指导书目》及《儿童分级阅读指导建议》,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初步的学术成果,为我国儿童分级阅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暑期临近,围绕着"名家""经典""名师"一系列关键词,浙少社奏响了丰富孩子们阅读生活的"三步曲"。与往日紧张又带有负担的学习生活不同,暑期的阅读有了更多的惬意和自主,即使是阅读名家经典也可以换一种视角,多一份轻松。第一步曲:读"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行为,阅读分级有助于培养儿童自主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分级概念内涵辨析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解读的基础上,对儿童阅读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进行描述,进而探讨儿童阅读分级指导原则,指出阅读分级的本质是一种儿童阅读指导策略,可归纳为3个方面:(1)儿童是阅读主体,独立自主阅读是儿童阅读分级的目标。(2)以认知发展和心理发育阶段为依据,平衡儿童的阅读认知与情感体验;将儿童阅读发展阶段划分为5级,年龄阶段覆盖0–12岁。(3)“重要他人”在儿童分级阅读指导中承担了重要作用,早期阅读中亲子阅读是主导;小学及初中阶段同伴阅读更易被接受;图书馆作为特殊类型的“重要他人”,不仅承担阅读服务职能,也起到社会支持作用,在儿童阅读分级指导中扮演更具有广泛意义的“重要他人”角色。  相似文献   

5.
经典文献作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是公众文化自信逐步发展壮大的根基所在。依托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经典文献而开展的经典阅读活动对于读者的学习成长意义重大。文章以王余光教授的高校阅读推广讲座为基础,聚类剖析了其"经典阅读推广""学术论文写作""阅读推广工作"三类主题讲座的内容和思想,并分别从"强化经典阅读"和"重视学术写作"两方面出发,提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内涵式深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选取"阅读起跑线""确保开端计划""暑期阅读挑战""享阅(俱乐部)"4个全国性低幼儿童阅读推广项目为例,透视英国低幼儿童阅读推广服务的发展。采取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英国低幼儿童阅读推广的特点与发展的动力。英国低幼儿童阅读推广的特点:以家庭为基本单元;以公共图书馆为主要阵地;以客观调研为活动开展的依据;以消除贫困,保障儿童基本阅读权益为目标;以为入学做准备为主要目的。"阅读改变一切,多早开始也不为过""快乐阅读最重要""投资早期阅读,收益巨大"是英国低幼儿童阅读推广秉持的重要理念。政府部门、学会/协会、慈善组织、图书馆及保健中心分别扮演着发起者、组织者、资助者、推动者的不同角色,彼此之间形成了多元合作、协同发展的阅读推广体系,共同推动低幼儿童阅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级阅读可以称之为一种世界性的阅读趋势。在国外,分级阅读的历史很长,而在我国,分级阅读的实践才刚刚起步。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大量国内外的资料和信息,对国内外童书分级阅读情况分别从"分级阅读的方式与标准""分级阅读的实施情况""分级阅读的执行主体"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比较与分析,并归纳了其中的问题所在。通过分析分级阅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我国分级阅读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文学经典蕴涵着人类文明的精华,有着修身养性和启迪心智的作用,本应受到大学生的重视。但受大众快餐文化等影响,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行为逐渐弱化、减退。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边缘化的表现,分析了经典阅读边缘化的原因,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促进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回归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淑玲 《出版广角》2015,(10):112-114
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纸质阅读数量减少,具有"浅阅读"倾向,查阅资料也以网络渠道为主.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为经典阅读服务,避免网络对经典阅读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经典阅读能力.首先,明确文学经典之功用.其次,论述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培养大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最后,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记者近日从接力出版社了解到,该社筹备长达半年之久的“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已正式成立,由该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将在2009年7月举办。研讨会举办时,将发布“关于推进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倡议书”,并出台“中国儿童读物分级阅读指导建议”及首批“分级阅读指导书目”,为推动儿童阅读,推进我国儿童分级阅读科学标准的出台,提供学术交流和社会推广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国内儿童分级阅读图书出版窘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分级阅读这一概念在今天的出版工作实践中,已不算陌生了。诸多少儿文学、少儿科普乃至作文图书,对分级阅读或多或少都有所尝试,但在国内出版领域中,儿童分级阅读图书的出版现状,却确实存在一些窘况。一是很多出版社和编辑把国内儿童分级阅读简单等同于文本的变化。针对低年  相似文献   

12.
分级阅读兴起于西方,由儿童出版界引入我国。它致力于阅读能力和文本难度的匹配,体现了"以儿童的认知能力为中心"的西方教育理论的精髓。我国当下儿童汉语分级阅读研究存在着分级标准的科学性缺乏和分级阅读价值性偏颇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展望是,开展分级阅读的量化研究,使分级的价值由"求利"转向"育人",由课外阅读转向课内评价,由家长干预转向学生阅读相关人员的专业发展工作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一书论及的"中立派"阅读推广理念和"教育派"阅读推广中"经典文献""实用文献"与"有吸引力"的图书三种不同的受事的划分提出了批评。认为"中立派"阅读推广不是一种阅读推广类型或模式,在图书馆部分传统业务工作的头上加戴了一顶时髦的新帽子而已。指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受事应当是共时馆藏中的经典、要籍与名著、力作,即"有意义的""好书",而僵书、盲肠书、劣书不宜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受事。  相似文献   

14.
分级阅读的四项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正的分级阅读有很大难度,需要调动与整合有关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语言、儿童美术、儿童出版、儿童传媒、儿童文化、儿童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资源与人才.然后才能去为孩子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分级读物.分级阅读需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服务大多数"原则、 "群体性差异"原则、 "量身定做"原则、 "儿童本位"原则.  相似文献   

15.
儿童巡回文库是儿童图书馆的流动版,集“流通、深入、经济、便利”等特点于一身,在增添学校教学助力、关注贫苦儿童阅读需求、净化村落街头阅读环境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在全社会高度关注儿童阅读问题的背景下,回眸民国时期儿童巡回文库的运行,或许会对当今儿童弱势群体阅读困境的突破有所启示。表1。参考文献43。  相似文献   

16.
赵燕 《传媒》2018,(2):91-93
进入新世纪,儿童文学分级阅读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中国的分级阅读不能照搬西方已有的标准,其有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中国的儿童文学分级阅读应从儿童本位出发,以"让孩子爱上阅读"为核心,探索出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文学文体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弹性的分级阅读标准成为儿童阅读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少年儿童推荐图书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升少儿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图书馆界编制的少儿阅读推荐书目,列举图书馆开展的"编制绘本书目单"、"图画书阅读推广季"、"悦读宝贝计划"阅读推广案例,提出将推动少儿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培养数字阅读习惯及提高少儿图书馆员专业素养作为进一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论述阅读经典的意义,二是探讨阅读经典的途径,三是以《文选旧注辑存》为例,说明《文选》研究的具体方法.通过这些分析,作者试图指出,走近经典,体味经典,或许从中可以探寻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今天的文学经典的创造,提供若干有意义的借鉴.倘如此,这种研读,就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也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健 《图书馆学刊》2013,(11):75-77
儿童是全民阅读活动推广的重点对象,儿童的年龄阶段不同,其智力发育与心理发育存在较大差异,相应的阅读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读物.现阶段关于儿童分级阅读研究是一大热点,分析分级阅读推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囿于经济条件,儿童图书馆设立者尚少。有鉴于此,中华图书馆协会在1933年第二次年会上提出了“各图书馆附设儿童阅览室”的补救方案。民众图书馆积极响应,通过添设儿童阅览室、采选儿童适宜图书、设立小学巡回文库、制定儿童阅读规程等措施关怀儿童阅读。民众图书馆此举在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弥补学校教育不足、培养儿童良好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2。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