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概要描述一节“正态分布”优质课授课过程的基础上,概括了本节课尊重教材、围绕主干知识等特点,由此进一步讨论了三个问题:如何理解高尔顿模板,高尔顿模板的地位和作用,正态分布内容的课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态分布是高中学习内容中唯一一种连续型分布.本节课设计了高尔顿板试验、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等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逐步经历正态曲线和正态分布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利用图形计算器小组合作探究正态曲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5月27日和28日,笔者与另外两位教师分别在福州第二中学高二年级的三个班级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课题为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中的"正态分布"[1].笔者在课后认真研习了另外两位老师(Y老师与F老师)的教学录像,发现在高尔顿板试验这一内容的使用上,三位老师的安排大相径庭.下面谈谈笔者对此的认识和理解.1同课异构中的"异构"——高尔顿板试验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     
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高尔顿最先开始对"天才"人物的研究,揭开了研究杰出人才、超常儿童的序幕。高尔顿对近千名著名的科学家(包括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家谱、个人成长史等资料进行了历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将计算机仿真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介绍了仿真平台Netlogo的功能与特性,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经典实验"高尔顿钉板"为例,通过Netlogo构建教学仿真模型"Galton Box",并以3个具体实例拓展"高尔顿钉板"实验。通过Netlogo的3个仿真实验,体现了Netlogo在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正>一、问题提出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正态分布"概念的教学大都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以及观摩一些一线教师的正态分布概念教学,发现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对正态分布的概念认识模糊,简单地认为"正态分布就是具有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特点的分布",对正态分布的形成条件缺乏准确把握,对学生如何正确认识正态分布缺少学情分析;二是正态分布是人教版选修2-3中的内容,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要求明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加直接形象地认识和理解高尔顿钉板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基于MATLAB GUI编制了高尔顿钉板试验动态图形软件.该软件界面友好,通过输入相关参数即可观测到高尔顿钉板试验的演示过程,这对中心极限定理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1733年法国数学家狄莫弗首先发现正态曲线方程.以后,高斯和拉普拉斯都各自发现了这条曲线方程,所以正态分布也称"高斯一拉普拉斯分布".正态分布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一种连续型分布,又是统计学的基石,因此具有独特的双重理论背景和应用价值.1教学现状《正态分布》是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2-3中的内容,被安排在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中第4节,新课标要求"通过实际问题,借助直观(如实际问题的直方图),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讨论,以便能"公平"的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或同一班级但不同课程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并引入"标准分"来"公平"的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最后用Excel电子表格中的函数功能进行计算,并给出模板.  相似文献   

10.
使用课件开发标准模板是一个很有效的常用途径,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了开发标准模板时提高具体开发环节效率的方法,明显地提高课件开发效率,许多实例都证明了这样作的意义。为此,本文提出在开发标准模板过程中添加"开发效率检查"环节,并分析了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高尔顿最先开始对“天才”人物的研究,揭开了研究杰出人才、超常儿童的序幕。高尔顿对近千名著名的科学家(包括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家谱、个人成长史等资料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杰出人才多出自于有杰出长辈的家族。因此,他提出了天才是由遗传决定的观点,并于1869年出版《天才的遗传》一书。高尔顿的研究和观点引起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也激发了以后关于“天才”(或超常)儿童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西方课堂行为管理主要理论述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管理是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课堂行为管理又是课堂管理的最主要内容。60年代以来,西方在课堂行为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多彩多姿的课堂行为管理理论,其中最主要的有坎特理论、格拉塞理论、库林理论、高尔顿理论、德雷克斯理论。坎特理论侧重于教师对学生负责行为的坚持和果断的常规训练;格拉塞理论侧重于现实疗法和学生的责任,库林理论侧重于预防性教育常规和团体管理技术,高尔顿理论侧重于教师的民主态度和不迷失策略;德雷克斯理论侧重于学生的需要和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13.
创造教育,是注重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开发创造力的教育。英国心理学家、优生学家高尔顿开创创造教育研究之先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正态分布的最新发展状况,给出了正态分布的概念和公式,主要论述了正态分布的各种扩展,包括渐近正态分布、二元正态分布、离散正态分布、广义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多元正态分布、广义逆正态分布、偏正态分布和截尾正态分布等,并论述了其最新进展和应用动态.  相似文献   

15.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引入了Matlab软件,对常见的一些概率和统计现象进行了课堂现场展示。结果表明:Matlab软件能够直观地进行高尔顿钉板实验等经典案例演示,解决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不直观、难理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浅谈优生学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优生学是以人类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为基础,运用遗传学的原理、方法来改善人类的遗传素质的一门自然科学。 优生学(Eugenic)一词是1883年英国博物学家高尔顿(Galton F.1822~1911)提出来的,其本意是“生健康的孩子”或“遗传健康”,它是在进化论影响下产生的。高尔顿受其表兄达尔文学说的启发,由研究心理学转入研究人类学和遗传学。他发现人类许多疾病,如精神病、血友病、色盲等都具有遗传性。1865年他发表《遗传能力与性格》一文,提出了选择配偶、淘汰劣种、  相似文献   

17.
正态分布是《概率与统计》一章中的难点.为了学好这一内容,现把这一节的知识概要作一介绍,供学习时参考。一、知识解析1.正态分布的概念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当样本容量越大,组数越多,组距越小时,那么直方图的上端就会无限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总体密度曲线.在正常情况下,该曲线是密度函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基于学生视角,对高中生如何正确认识、构建和使用答题思维模板进行了探究。本文认为,答题思维模板的使用因人、因时而异。学生对模板的学习和运用需经历"先建模,后破模"的过程;使用模板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结合图文材料,进入问题情境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实际问题中的许多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均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在概率统计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却较为复杂。文章运用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对称性,通过计算几类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概率,避免了繁重的科学计算,同时也凸显出了对称性在正态分布概率计算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创造教育最早的开拓者。 创造是人生的最高本质。1869年英国生理学家高尔顿发表《遗传的天才》一书,并首先进行“自由联想”实验,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研究创造思维的开端。1917年陶行知就赞许高尔顿,称他“殚精竭虑,以冀深造。五十年来,良多发明”,“其关系教育,至为重大”。他认为“遗传与习染交相为用。而人之性情备焉”,“教育之功,则在设备种种适当习染之机会,使遗传性情之正者得以发荣滋长(《遗传论》,载1917年《留美学生季报》第四卷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