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纵观韩少功的小说创作的三十年间,农村始终都是韩少功深切关照的对象,是他最钟爱的写作题材。韩少功从迫切逃离农村的知青到奋力找寻民族之根探索者,从揭露城乡文明的冲突性到最终全身心的回归农村贴近土地找到了真正的精神家园。与其说他在小说中显露出对农村态度转变,实际上是他人生态度的转变。韩少功作为一个清醒的有担当有良知的智者在探索民族文化的长河里树立了一种典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与五四文学传统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关联。寻根作家对民族文化之根的寻找与审视是其渴望融入世界文学语境的功利性行为,也是相对自觉的主体意识的集体呈现。寻根文学对乡土题材的借用是出于自身寻找失落的文化形态的需要,而不是根本上承接现代文学的启蒙主题。其笔下的乡风民俗、异域情调是对传统文化形态沿袭与存在的证明,而不具体担当乡土书写中对封建性批判的传统责任。寻根者文化践行的目的集中在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形态与80年代中国追求现代化、世界化双重语境的沟通与对话。  相似文献   

3.
李强的诗歌有两大主要的题材:乡村和都市,两者互相抵触也相互影响,李强的诗歌就是在都市与乡村话语的张力之中不断发展。受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影响下的李强诗歌,在城乡互望中寻找对乡土的皈依,显现其对于城乡情感的不平等意识,乡高于城的思想隐现在李强的整个都市-乡土话题中。与乡土诗歌的细腻个人化抒情不同,李强对都市生活的宏大叙事使其都市诗歌呈现为另一种独特视角,这种城乡的张力创造了李强丰富而矛盾的诗歌特色。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4,(2):133-134
托马斯·怀亚特是把十四行诗这种诗歌形式引入英国诗坛的第一人。他的十四行诗大多取材于彼得拉克十四行诗的精髓。他的著名诗歌《别了,爱》充分体现了皮特拉克十四行诗的写作风格,对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写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时代背景对托马斯·怀亚特的这首诗进行结构和内容上的分析,以期寻找它所体现的英国诗歌的时代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桥词典》自发表以来,评论界一直对它褒贬不一。试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以客观的态度,指出《马桥词典》一反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独创一种新的写作模式。并以此为契机,在宏观审视韩少功的创作道路上,发掘出韩少功在文学上一以贯之的执着追求——对文学的寻根。  相似文献   

6.
林小叶 《语文知识》2013,(2):100-101
乡土小说自其产生以来,一直交织着作者的乡情与理性。在题材选择、民俗风情的描写等方面,"五四"乡土小说和京派乡土小说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学观,作家即使处理相同的故乡题材,他们的作品中对故乡的抒写也有较大的差异。启蒙的文学与文学的启蒙两种不同的文学追求,决定了"五四"乡土小说与京派作家不同的文学视角,不同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张九龄的岭南诗歌主要从三个方面书写岭南地域文化:描绘岭南壮美的山水景色,吟咏岭南珍奇的动植物,展示岭南独特的乡土风情。在岭南大好山河和独特人文的激荡下,诗人和岭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他以诗歌为载体,在其岭南诗歌的地域文化书写中寄托了自己独在异乡的怀人之感、仕途之思和归隐之情,为岭南地域文化增添了一份人文魅力,对构筑岭南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志刚 《小读者》2012,(1):32-33
“寻根文学”的倡导者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活跃着一支虎虎生威的“文学湘军”.韩少功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之一。1985年,韩少功在《作家》杂志发表《文学的根》一文.成为“寻根文学”的倡导者与主将。1986年。韩少功南下海南,先后主持中国最具理想情怀的纪实杂志《海南纪实》和最具先锋气质的文化刊物《天涯》。  相似文献   

9.
文章梳理了从陆游成名一直到当代对陆游诗歌的评论和研究.在南宋和元明清时期,评者对陆游的家世、生平经历、地位、对前代诗歌的继承、诗歌题材、诗歌特点以及诗歌风格等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在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研究很长一段时间内受政治的影响,评者谈得最多的是陆游的爱国诗篇.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文学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研究者开始注意到陆游万首诗中的其他诗歌,如山水诗、乡土诗、记梦诗、爱情诗、农村诗等等.但与古代文学史上其他著名诗人相比,对陆游诗歌的研究还远不如像对其他诗人的研究那样深入细致.  相似文献   

10.
乡土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80后”文学创作中似乎是一个空白,李傻傻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他以一种严肃的姿态进行写作,辗转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游走并坚守,真诚地面对城乡之间的现实和困境。带着对乡村的眷恋与真实的体验,以及都市的新奇,李傻傻渴望找到一种解决城乡矛盾的办法,但却在一次次的寻觅中失望,于是,他对城市与乡村的种种不调和状态抱有了宽容的态度,为“80后”文学中的乡土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与借鉴,也代表了乡土写作在青春文学中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后半期华语学界最为重要的古典文学阐释架构之一,海外及港台"中国抒情传统"研究,不仅致力于比较诗学论域中"抒情美学"的理论建构,同时也倾力于开拓抒情传统之文学史书写及重构的话语空间。其中,围绕着高友工的美典理论,其普林斯顿的追随者(孙康宜、林顺夫)构筑出抒情传统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史叙事,为五言诗、律诗、词体等文类的演进及亲缘关系提供了独到而深入的解说,描绘出自汉末至宋末的一段抒情文学的风云传奇。  相似文献   

12.
对诗歌理想、诗歌效用、诗歌创作源泉等问题的阐述是俞平伯新诗观的基本内容。在诗歌理想观上,俞平伯主张“主义与艺术”并重,既秉持个性自由的艺术创造精神,又重视对诗歌创作思维的探讨;在诗歌效用观上,俞平伯强调作品的“感染性”,“以善为美”,重视诗歌传播的社会伦理效果;在诗歌创作源泉观上,俞平伯重视民歌等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俞平伯的诗论有着明确的文学史观与鲜明的文学史意识,字里行间饱含着批评主体的人文关怀,他对新诗初创期的读者心理比较关注,能有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不容忽视的是,重视经验归纳的论述方式与其科学主义、经验主义的哲学背景有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十年来的现代汉语诗歌写作和诗歌生态随着新媒体力量的崛起以及全球化、消费化和娱乐精神的凸显,无论是在写作姿态还是在传播方式上都出现了宽广的空间和多元化趋向。而这一时期的诗歌批评却与多变的诗歌写作之间出现了缝隙甚至分裂。新世纪以来的诗歌批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题材神话的重现、诗歌批评的道德伦理立场,胶着不清的诗歌自主性与公共性的矛盾,无限膨胀的"个体"诗学观念和新诗戏剧化和叙事性的主张对诗歌抒情性的放逐等。一定程度上新世纪以来的诗歌批评不是走在越来越广阔的道路上,而是成了单行道上止步不前的眩晕者和暧昧的沉溺者。  相似文献   

14.
李中峰先生是当代西部一位杰出诗人。他热爱传统文化,文化功底深厚,具有浓郁诗人气质,几十年来创作的诗赋近3000首(篇),其特点一是众体皆备,诗词曲赋文兼写,诗歌以格律诗为主,格律诗以七绝见长。二是题材广泛,咏怀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新田园诗既描写原生态的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又体现了当代农村的新风尚;讽喻诗继承了中国诗歌的"美刺"传统。三是风格多样,其中有一些七绝佳作令人拍案叫绝。中峰先生的诗赋创作继承了中华古典诗赋的优秀传统,又能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中峰先生以及当代许多传统诗歌创作实践是对后现代非诗化诗风的矫正。将当代众多的创作古体诗赋的作家屏之于当代文坛之外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研究当代文学的学者不能只把眼光关注到小说、散文及现代诗上面,应该放开眼光,抛弃陈见,关注那一大群以古体格律诗为载体来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诗人及其他们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底层写作"特别是其典型代表"打工诗歌"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现象,"打工诗歌"是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具有研究价值。文本试图对当下批评界对"底层写作"特别是"打工诗歌"的研究作一个综述与评介,总结"打工诗歌"研究现状及"打工诗歌"的创作特征,确认"打工诗歌"在当代文学中所处的文学地位与彰显出来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84年9月,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的莫言,终于圆了他多年的大学梦,然而,“军艺”的学习也成了莫言文学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刊载于1986年《人民文学》第3期的《红高粱》给莫言带来了极大的声誉,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思潮对其的争相命名,构成了《红高粱》最耀眼的一道光芒。论文以80年代文学生成的视角,具体考察《红高粱》诞生的过程,试图从纷繁复杂的“红高梁”现象中,厘清《红高粱》的创作意图以及莫言与80年代高潮迭起的军事文学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其创作困境、策略以及其与80年代文学思潮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阿垅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诗人和文艺理论家,取得了多方面的文学成就。他以自己的特立独行和天才创造,代表着40年代乃至中国现代新诗的艺术高度。他的报告文学是抗战初期的忠实记录,《南京血祭》具有填补文学空白的重要意义。他的诗论文论深透独到,形成了自成一格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文论有着积极的反思和建造作用。阿垅是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标本式人物,他的个性化创造及其与时代政治的复杂关系,他的精神痛苦和悲剧命运,引发我们深入地认识和反思一个时代的文学特质和文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山东省X镇的初中生为调查对象,围绕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考察了他们所置身的文学环境的现状,发现它所表现出来的变化是在新的乡村“文化网络”下发生的,后者通过大幅缩小该镇青少年社会交往范围而促使前者不断恶化。X镇在中国农村乡镇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类似它这样的文学环境中长大的青年人,当成为文学的读者或作者后,将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与批评。从这个意义上说,“x镇”实际上是影响今后“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余光中有着作家与翻译家双重身份,多年的文学创作对其文学翻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形成"文白相辅"的翻译思想,译作语言呈现"文白相间"的鲜明特点。本文拟从余光中的文学语言观出发,探讨其文学翻译思想和实践,进一步了解余光中翻译思想的成因及其译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时期以来的重要诗人,杨克经历了1980年代的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运动,然而,随着1990年代商品经济和消费社会的来临,他开始尝试创作转型,以描绘工业社会的兴起及其现代背景下的城市书写为主,并见证了个人化写作时代诗人心态的变化。他的创作转型,触及灵魂,在民间立场的支撑下,从细节呈现到批判精神,愈显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