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使得科学课教学真正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也使得科学课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活力,从而满足了儿童的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2.
李建军 《宁夏教育》2011,(10):31-32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成为科学课的一个基本学科特点。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如何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我谈谈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几点收获。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使得科学课教学真正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也使得科学课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活力,从而满足了儿童的精神需要,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一、仔细研读,不机械地执行教材。《周围的空气》是《空气》单元中的第一课。通过“找空气”的活动,让学生亲历观察、描述、猜想、实验等过程,感受并证明空气的确存在于我们的周围。要上好这一课,教师除了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还应按照科学课程的要求,当好学生科学探究的引领者,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探究问…  相似文献   

4.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是科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怎样让科学课的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是我们科学教育者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师百花园     
《科学课》2011,(5)
李佳怡LIJIAYI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科学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她多次执教省、市、区级公开课或观摩课并获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2009、2010年连续在陕西省薄弱学科研训班上观摩课,并参加了送教下乡活动。教学感悟: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课必须真正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这样才能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教学评价正逐渐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许多教学新理念在统考的指挥棒前黯然失色。科学课的评价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一方面,许多地区开始对科学课进行统考,并投入人力、物力,使得科学课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科学课在更多的地区被列入考查课,以至于领导不重视,学生不重视,家长不重视,从而削弱了科学课教学的质量。本次论坛以一次辩论赛为载体,系统阐述了有关科学课评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使得科学课堂教学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的道路,它是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因此,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科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那么,在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一、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的习惯实验观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经。小学科学起步课程,更多的是从观察开始的。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新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探究科学、实验观察过程中,经常会毫无目标,走过场,效果不好。1.观察前指导观察方法首先教给学生实验观察的方法。充分利用感官观察,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注意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外到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课的特点是实验多、观察活动多、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很感兴趣。但学生活泼、好奇、好动、难以自控,虽然上课兴趣很浓,却并没有仔细地观察、投入地探究与思索、认真地交流与倾听。这使得课堂不易形成真正探究、思考的氛围,也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而一节课只有40分钟,又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必须完成,因此,构建科学课课堂教学常规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启蒙课程。科学素质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学生只有在参与中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才会产生激情和兴趣。科学课的教学也必须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那么,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课程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小学科学教学应与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相结合,提供给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实验材料,让科学课扎根于生活,真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发展。一、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材料更具生活化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实验材料。在学习《土壤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新课程改革使得科学教学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它使科学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小学科学教育提倡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23):73-74
《科学》作为小学必修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如何让学生喜欢探索大自然奥秘之旅成为科任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先概述科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以科学素养为目的概述《科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接着笔者倡导小学《科学》需要走生活化教学之路,让科学课教学贴近自然生活、贴近熟悉经验、贴近周边生活,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推动小学生认真学习科学课的内在驱动力。新课改的深入与有效进行,使得老师真正认识到了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小学生从兴趣出发爱上学习科学课,成为小学科学老师需要认真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刘惠娟 《辅导员》2009,(23):45-45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含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地认识到科学课的教学必须真实地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教师要想上好科学课,必须转变传统自然课的教学方法,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树立科学的评价观,用自然辩证法客观地、全面地、创造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的行为,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一、评价时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各班、各组的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师也可让学生根据各人的能力和喜好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各小组可制定有特色的学习目标及评价方法。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更贴近每个…  相似文献   

16.
《宁夏教育》2006,(11):8-8
日常工作中,我们一直强调学校要科研兴教,而在学校教科研活动中,教育刊物的作用毋庸置疑。《宁夏教育》贴近教育,贴近教师,贴近教学,其思想含量、文化含量、艺术含量、信息含量都很高。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经常的使用它,让它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来。首先,通过对期刊的学习,使得学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让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是科学课标的理念,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科学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增添一份助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当学生真正动起来后,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一节课下来,把老师整得筋疲力尽。为什么科学课上会出现这样"乱"的场面呢?什么是科学课上的"乱"呢?一、科学课上"乱"产生的原因(一)班额大。从如今的教学现状来看,每个班大多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小学科学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和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个变化的需要,教师应该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学生探究作用,探讨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好小学科学课的实践经验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制教具,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的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自制教具对于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自制教具制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贴近教学 只有制作方法简单,不受很多条件限制,自制教具才容易被掌握;只有取材方便,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制作教具的材料和工具;只有贴近教学,融入教学过程当中,自制教具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