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依赖于制造业务的服务已逐渐成为决定制造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从与制造业务相关的视角界定了服务衍生的概念,给出了服务衍生的特征及其过程,根据所衍生的服务与产品之间捆绑的紧密程度,提出了依托型和组合型两种类型的服务衍生方式。借助种群相互作用的辨识模型,理论上剖析了两种类型服务衍生方式的存在性;以陕鼓面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过程为研究对象,实践上讨论了两种类型服务衍生方式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面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过程中,存在依托型和组合型两种服务衍生方式,依托型服务衍生能充分顾及客户面向使用的产品服务系统,而组合型服务衍生更能体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企业是强调满足客户文化需求的产业,而体验经济则是强调客户参与的经济形态。本文分析指出,文化创意产品的本质功能和体验的功能具有极高的契合度,通过在文化创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植入创意要素可以提升其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制造能力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企业资源论运用在制造领域之中,认为在制造领域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构建的制造能力.而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开展的以信息交流为核心的内部学习,以及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外部沟通,是影响企业构建其特有的制造能力的影响因素,据此给出基于企业资源论的组织学习和制造能力假设模型.利用IMSS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Amos对模型进行拟合,揭示了内、外部学习因素与制造能力对企业制造绩效的提高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客户服务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企业全部的经营活动都要从满足客户的需要出发,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的义务,以客户满意作为企业经营的目的。客户服务质量取决于企业创造客户价值的能力,即认识市场、了解客户现有与潜在需求的能力,并将此导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过程中。优质的客户服务管理能最大限度地使客户满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获得利益。本文通过对电力公司客户服务管理现状的分析,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电力企业特点的客户服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产品服务系统的分类及演化——陕鼓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在现代制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集成为综合系统(产品服务系统,PSS)为顾客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文章从服务化程度和交易过程中客户所有权多少的角度将产品服务系统分为三类:面向产品的PSS、面向应用的PSS和面向效用的PSS,并分别分析了三类产品服务系统的特点,阐述了不同产品服务系统类别之间的转化过程.最后通过陕鼓的案例研究佐证了产品服务系统在企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集成客户信息和产品服务信息对制造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客户信息模型和产品服务信息模型,并提出了实现两者集成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集成客户信息和产品服务信息对制造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客户信息模型和产品服务信息模型,并提出了实现两者集成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面对同质化竞争如此激烈的电信行业,品牌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中国移动在网络、产品、业务、资费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已经逐渐缩小,电信业的竞争由原有的产品服务竞争开始全面地转向品牌.广州移动从品牌经营现状出发,结合现有品牌优势创新性的提出品牌价值化经营理念,从隐性和显性价值两个方面着手,推动建立合适企业品牌发展的组织环境,以企业责任为核心提升品牌形象,以客户价值为目标提升客户品牌价值,从而使广州移动能够在激烈的全业务竞争时代保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更深入地考察同类产品(服务)在消费者市场中的长期稳定状态,采用独立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基于客户满意度建立动态优势测度分析模型,并结合算例加以分析。预测同类产品(服务)在消费市场中客户满意度的变化及长期稳定状态,使得企业能够掌握及预测本企业产品(服务)在提供同类产品的所有企业中客户满意度的竞争地位,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昱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0):140-143
加快制造与服务融合,是我国制造业功能升级的趋势和应有之义,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演进,推进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从产品制造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高端产业链升级、生产服务类型由单一环节向多元化的发展升级、制造业各类服务由企业内部提供向对外发包的格局升级三个方面,对制造与服务融合的产业功能升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企业究竟是怎样成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定服务化战略的?其服务化战略的成功选择需要何种企业能力?既往研究对此没有做出说服性的解释。本文以三家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的传统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程序与方法以深入剖析所选案例企业,发掘出"支持顾客行为的服务提供"、"支持顾客产品的服务提供"、"顾客知识获取能力"、"顾客服务操作能力"、"制造业服务化绩效"五个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构建了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我们发现,制造业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选择并不是企业随身所欲的经济行为,它是受企业特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自身业务属性和顾客业务需求特征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结果。同时,理论模型也表明:制造业服务化绩效的获取和改善与制造企业开发或培植与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匹配的特定企业能力存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赵益维  罗建强  冯庆华 《科研管理》2020,41(10):164-173
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服务创新的重要性,但服务创新的动力机制依然模糊。梳理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相关理论,解构制造企业服务创新三种驱动力---外界触发、企业创新意识和内部创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驱动力以及不同驱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界触发、企业创新意识和内部创新基础三者均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并且外界触发和企业内部创新基础还通过创新意识这一中介变量对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起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服务企业顾客信任及其驱动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客信任是企业成功开展关系营销的关键。在深入分析顾客信任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顾客信任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并提出了在当前信任消费经济背景下的服务企业开展信任营销的具体对策,旨在为服务企业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杨艳玲  田宇 《科研管理》2020,41(6):191-198
结合网络经济时代特征,遵循“导向—能力—行为—结果”的研究范式,构建互动导向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并采集254家服务企业信息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互动导向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其中吸收能力和主动改善在二者关系之中发挥复合式多重中介作用,具体路径分别为:①互动导向→服务创新绩效,②互动导向→主动改善→服务创新绩效,③互动导向→吸收能力→主动改善→服务创新绩效。研究不仅明确了互动导向对服务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而且探索了二者之间的具体作用路径,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服务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资源能力视角解释用户驱动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过程逻辑,基于动态资源基础观和价值共创理论分析互动导向、战略柔性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使用Amos 240对319家样本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战略柔性在互动响应能力、顾客授权、顾客价值管理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顾客理念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2)售后服务情景下资源柔性对互动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高于协调柔性,相反,增值服务情景下协调柔性的中介作用更显著。研究在还原互动导向多维度构念的基础上,发现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需打破组织边界引入用户参与价值共创,依据资源柔性与协调柔性的演化水平为用户提供创新性服务。  相似文献   

16.
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SG集团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成功转型的战略、策略及关键做法做以总结,针对SG和其他企业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措施建议,对未来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惠娟  谭清美  王磊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204-211
从客户价值主张、关键资源、盈利模式、关键流程四要素入手,探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趋势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分析制造业企业新型商业模式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服务化综合水平测度为基础,定量设计企业新型商业模式选择基准;最后,以江苏3家无人机制造企业为例,分析服务化转型背景下新型商业模式选择,从而检验新型商业模式构建及选择的合理性。研究发现:(1)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发生变革,客户价值主张以客户为导向,由产品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变;关键资源由产品、产品质量向服务、服务质量转变;盈利模式由产品利润向服务利润转变;关键流程由产品售出为终结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变。(2)企业服务化水平、商业模式组成要素特征不同,衍生出服务配套、服务均衡和服务主导的3类新型商业模式,受外界因素影响,企业新商业模式四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更加敏感、高效;根据测算结果,企业服务化综合水平属于[0.75,1]的应选择服务主导商业模式,属于[0.50,0.75)的应选择服务均衡商业模式,属于[0,0.50)的应选择服务配套商业模式。(3)案例分析表明,案例企业分别依据其服务化综合水平测度结果选择的商业模式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新型商业模式及选择基准的合理性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厘清解决好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的优先级问题有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的顺利展开,而随着制造企业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增多程度不断加深,使得两类创新优先级决策愈加困难。借助种群互惠模型解析了构建出两类创新共生演化规律演化模型,分析两类创新共生模式;结合海尔智家2011-2019年实施数字化与服务化转型的纵向案例分析,划分了其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据此揭示解析了不同阶段下两类创新关系特征及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下两类创新存在着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且优先级变动具有阶段性特征;随着企业主导逻辑的转变,数字化转型经历着由内及外,再到融合,有效加速了两类创新协同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强对数字化环境下制造企业对两类创新相互关系的理解,为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与服务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组织生态视角下制造企业服务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挺 《科研管理》2019,40(6):153-163
一般认为,通过服务化构建产品差异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现有的文献较少考虑到服务化战略开展的环境匹配问题。本研究尝试从组织生态角度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中国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增进了研究者对于中国服务化战略推进的认知,为决策层制定推进我国制造业向服务化方向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战略联盟中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继鹏  吴宪忠 《情报科学》2007,25(2):173-17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制造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针对我国制造企业在战略联盟中发展需要,分析了制造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在在战略联盟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小企业和离散企业的特点出发,提出了ASP外包模式、虚拟产品设计中心模式和网上信息中介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