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彬 《大观周刊》2012,(15):19-20
民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党高度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民生问题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行政职能部门,要更好的服务于民生,就要探讨出一种新的理念以适应现阶段的公安工作,这就是民生警务。实践民生警务,公安机关要从对民生警务的认识、提升服务水平、人性化执法、实现警务公开等方面入手,做到为民生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十七大报告更是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地方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高度关注民生是其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各界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以来,档案服务民生的热潮开始兴起。记录民生,服务民生成为档案工作新的目标取向。一方面,民生档案是了解和掌握现实民生问题的载体,对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有着不可替代的参考作用。另一方面,民生档案工作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推动新时期档案工作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标。当前,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已然成为档案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刘文飞 《今传媒》2013,(4):127-128
十八大报告中,“民生”成为一个热议的字眼.随着党中央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不断加大,反映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新闻该如何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致力于改善民生,这成为媒体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民生新闻的发展,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民生新闻进一步发展所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将民生问题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为党报加强民生报道、做好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那么,党报如何做好民生新闻?《阜阳日报》旗帜鲜明讲导向,精益求精重品质,饱含深情增温度,在这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石。为此,蒙古贞日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一直在关注着全县74万人民的民生问题,并为适应新的形势特调整报纸版面,专门开辟出八块版面,强化了民生新闻的力量,把县域报纸办得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7.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改善民生,关注民生,为老百姓谋福祉,已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改善民生,是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题中之意和最终理想。  相似文献   

8.
民生就是民众的生计.具体地说,就是社会全体成员的衣食住行用和生老病死.在当下的中国,民生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目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在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所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一节专门论述了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说明民生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全社会协力为之的,仅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可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在,各级党政部门、许多社会组织都在致力于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档案部门在这一进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投入到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行列,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大政方针中处处折射民生亮点,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不仅把"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单独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且其他两个方面也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从八个方面安排布置今年的工作,不仅单独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且其他各项也多与民生丝丝相连.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大政方针中处处折射民生亮点,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不仅把“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单独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且其他两个方面也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从八个方面安排布置今年的工作,不仅单独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且其他各项也多与民生丝丝相连。“两会”代表的议案提案,也多是有关民生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民生问题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既是考察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和发展民生是各级党组织、政府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3.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一个部分被单独提了出来,这显示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也预示着百姓的生活将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得到改善,发生变化。由此,我国新闻传播业界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民生新闻,需要我们以十七大精神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民生问题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这给本已火热的电视民生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引发了新闻媒体特别是地级市电视台对进一步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民生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各媒体对此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广泛的实践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一章节,将民生问题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在此背景下,我们也要注重民生新闻报道的广度与深度。既要关注家长里短、奇闻逸事。更要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下功夫,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期专题研讨。作者分别从民生新闻的内涵及怎样做好做活做深民生新闻几方面展开了论述,同时也希望大家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借鉴。  相似文献   

16.
历水斌 《视听纵横》2008,(2):117-118
纵观2007年,从中央到省市甚至偏远的农村大地上,民生话题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关键词。从温家宝总理春节团拜会上的"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转而到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各类民生话题直至民生政策的频繁出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府对民生的重视和关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民生问题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这也给本已火热的电视民生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引发了新闻媒体特别是市级电视台对新时期进一步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工作的深入思考。在举国共同关注民生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多次强调了民生问题。由此可见,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和关心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曾讲过:要政治家办报,意思是讲办报人应该是政治家;或者反过来讲,就是报纸要讲政治。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那么办报要讲政治就得要讲民生。  相似文献   

18.
论电视民生新闻的改进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民生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单列成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为时下党内党外干部群众尤其是普通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民生新闻自然也就成为党报关注和践行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王佑春 《湖北档案》2013,(12):14-15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国家民族稳定和谐、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档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档案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最佳基调。本文就"三高"固本,强力打造荆州档案惠民金桥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