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悲的惊奇     
《中学教育》2006,(10):1-1
今天读到一篇章,很受感动,拿来读给孩子们听,读着读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大多数学生都很受感动。但有几个学生却在那儿悄悄地笑。我很是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那几个学生说,我们没有想到老师竟然也会被章感动得流眼泪,我们感到很惊奇。从学生惊奇于老师的流泪,我看到的是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他们的老师可能就从来没有当着学生的面流过泪(或是很少流过泪),教师在学生的眼睛中就是一个无情人。一个老师从没有当着学生的面流露过真正的情感,我很难想象学生在学习语的这几年里面,他们又会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呢?  相似文献   

2.
可悲的惊奇     
徐亚群 《广东教育》2006,(12):64-64
那天看到一篇文章,很受感动,拿来读给孩子们听,读着读着,自己被文章所感动,实在读不下去了,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大多数学生在静静地听着,也受到了感动。有几个学生却悄悄地笑了。我感到很奇陉。后来,学生说,我们没想到老师竟然也会被文章感动得流眼泪,我们感到很惊奇。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文老师,我认为,“随笔”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然的将内心情感予以流露,学生的心灵之门打开了,随笔中就会承载着他们青春的欢笑与泪水、困惑与迷茫;流淌着他们情感的涓涓细流或澎湃波涛。在各种情感的交织之中,他们将一系列的问题流露于笔端,这实际上是在征求老师的意见,此时,老师应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我很爱看学生笑的样子,那仿佛是一朵朵山花烂漫山野;我也喜欢对着学生笑,我认为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对学生最真情的流露。  相似文献   

5.
流泪,人类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因为感动,因为后悔,因为同情,让多少人潸然泪下。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许多人,包括我的学生,失却了这份自然的正常的美好的感情流露。看着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他表情漠然;读着巴金老人的"我有病,写字困难",他"嘿嘿"笑出声;面对妈妈的教育,他梗着脖子……我亲爱的学生,你们究竟怎么了?"孩子的心不应仅是真理的仓库。身为人民教师,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第三册《乡下孩子》是一篇流露真情、文质兼美、意境佳美的儿童诗,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我觉得这是一篇陶冶孩子情感的好教材。在课堂上,我注重以情感为突破,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那一句句稚嫩的话语,那一声声真情的流露,让我十分欣喜。  相似文献   

7.
阅读和写作,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双翅膀,也是语文教师的左膀右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个老师只有对学生、对文本、对生活有真情,在写作教学中才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写作时真情流露。对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激其欲望,教其方法,唤其良知,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打开学生在生活中的情感闸门,构筑学生情感的圣洁之地,彰显真情,流露真感。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没有真情,就没有春的和煦,夏的热情,秋的绚烂,冬的纯洁;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沙漠。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他们纯真的心灵间。"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也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让我们的孩子做有情人,让他们学会为生命感动,为生活感动,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一、提高教师的情感素质一节课要上得好,首先教师要有艺术家的充满激情的心灵。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灵,在上课的时候,首先感动的是他自己。他自己首先被这种氛围所感动,于是,用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而去感染我们在座的学生。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道始于情"。如果一个老师无精打采地来到课堂上会是什么样子?而一个老师带着充满了激情的心灵来到课堂上,又会是什么样子?教师上  相似文献   

10.
<正>放飞吧,我潮湿的一颗心徐宇萱放飞吧,我潮湿的一颗心,飞翔在无垠的感动天空,让感动化羽而归,让眼泪澄清激荡。此刻,我驰骋在温情的生活里,任感动纵情长歌。——题记生活中不断有人在讴歌感动真情的号召力,但只要于我一提到感动,马上便会想起一个词——眼泪。我从不是善于恸哭的女孩,但也从不吝啬眼泪的泉涌而出。在我  相似文献   

11.
文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动决定上《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有几方面的原因。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朋友》,很受感动,忍不住照搬了一节,为了上好这堂课,我一次次走进文本中,走进朋友情,许多学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正如窦老师说的那样,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情感的世界中走了一趟。——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用心去感悟高雅的、纯洁的、美好的情感,感悟人性的亮彩,享受人性的美丽,这正是对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挖掘、重视,于是决定再自己独立尝试上一堂类似的课。课文成了首选,要打动学生先要打动自己,  相似文献   

12.
最近 ,浙江省东阳市小学语文教研班课堂教学展示会在市实验小学举行 ,市教坛新秀吴晓宏执教的《春天的雨点》像磁铁般地吸引着孩子们和听课的各位老师 ,很好地诠释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师 :补完课 ,乌老师总得好好休息一下吧 ,休息了吗 ?最感动的还在后面呢。昨天晚上 ,吴老师捧着书本坐在书桌前静静地读第五段 ,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情景 ,读着读着我仿佛看见了闪电 ,听见了雷声 ,我被深深地感动。你们也能像我这样读一读吗 ?(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让学生愿意读 ,乐意读 ,用心读 ,设计巧妙。)生读课文。师 :从表情上看 ,很…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充满智慧和魅力的随机点评是语文教师的必备能力,精彩点评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它能增强语文味,增强课堂教学的灵动性。一.点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感需要共鸣,当学生流露真情时,教师如果给以真情点评,课堂就可能形成情感的浪潮。热情的点评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马说》时的师生互动。师:有人说,这篇文章就是韩愈怀才不遇的情感流露。大家能不能和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科学,同样是一门艺术。语文是智慧,更是情感的流露,是文字与情感的完美结合。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聆听智慧,感受情感的熏陶,最终形成自己的语文的精神世界。语文教育的过程,是给学生的精神生命打底子的过程。身为语文教师的我,有责任引导我的学生在课堂里和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掌握语文的精髓,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感觉和热情,让语文课“亮”起来。  相似文献   

15.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情感意识和学习思想价值的重要时期,也是初中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老师教导学生语文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是老师的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在如今的时代,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入情感渗透教学,毕竟这是一个能够让学生融入课堂的一个很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情感,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对听力更感兴趣,并使学生掌握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要能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是关键因素之一。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既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达成和谐的交流。课堂上如果没有情感投入,教者会无精打采,学生也会兴味寡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怀着真挚的情感,创设一个充满真情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亲近语文。体味语文课的情趣和韵昧,享受语文课的愉悦。在语文学习中提升生命的品位。  相似文献   

17.
老师,那次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您不想让我们看出来,其实我们都感觉到了。我们全班都很难受,因为我们成绩下降了。 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我知道学生的好成绩,是对一位老师最大的安慰。这不止我一个人,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奋斗。期末我们班  相似文献   

18.
我哭了     
在别人眼里我一直是个好孩子。五(6)班的语文老师是我的妈妈。可是在班上我第一次当着同学们的面哭了。这一天,妈妈,不,是语文老师,严肃地走上讲台,教室顿时静悄悄的。老师扫视了全班,严厉地说:“真没有想到,有些好学生在家里的习惯很不好。”突然老师的目光投在我身上,我的心不禁一跳。老师提高了嗓门大声地说.“王晓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老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可塑性很强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从小喜欢上语文课,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呢?我觉得教师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老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直接影响影响教学效益,让我们试着用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相似文献   

20.
开心时刻     
《少年文摘》2013,(1):108-109
不允许坐在最前排的一位同学经常不洗脸,老师对此很反感。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了这位同学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名老师,坐在最前面的同学经常不洗脸,你会怎么办?"该同学回答道:"我绝对不允许这样的同学在我的课堂上出现。"老师听了有些满意地说道:"没想到你还是挺理解老师的。"在此之后,该同学一连几天没有来上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