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卡门》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文章通过对比才及其作品的分析阐述了歌剧《卡门》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社会历史背景研究威尔第,以1871年为界将其创作活动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通过对《茶花女》剧情简介及音乐分析,揭示了名著与音乐结合是威尔第歌剧创作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歌剧《卡门》中女主人翁卡门的性格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作品《哈巴涅拉》对卡门性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歌剧的由来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大型艺术体裁。最初的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那是在佛罗伦萨城为意大利贵族举办的豪华的音乐表演。随着时间推移,歌剧这一艺术逐渐从狭窄的贵族圈子里走到了广大民众中来。18世纪之后,西洋歌剧艺术达到了顶峰,其中世人所熟知的有比才的《卡门》;威尔弟的《奥塞罗》;柴科夫斯基的《黑桃皇后》等等,都是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堪称世界古典歌剧的曲范。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一、欣赏歌剧唱段《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洪湖水浪打浪》等唱段,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理解争取和平和自由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对比欣赏外国歌剧《卡门》的有关选段,在感受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震撼力的同时,了解音乐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增进欣赏歌剧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卡门>这部歌剧是由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而成的.它完成于1874年秋,不仅是比才所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剧本作者是梅拉克阿莱维所创作,原著作者是梅里美.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于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卜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入情网,成了走贩,过了些时候,卡门对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士埃斯罗?霍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他干沙她感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于是与他绝交了,后来在一次群众对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的欢呼声中,霍赛刺杀了卡门,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  相似文献   

7.
《卡门》是世界上上演频率最高的一部歌剧,是欧洲音乐史上的奇迹。歌剧《卡门》取材於梅里美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於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卜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入情网,成了走贩,过了些时候,卡门对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士埃斯罗·霍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他干涉她感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於是与他绝交了,后来在一次群众对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的欢呼声中,霍赛刺杀了卡门,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  相似文献   

8.
《茶花女》是威尔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歌剧舞台上长演不衰的剧作。本文介绍了《茶花女》的创作背景,分析了《茶花女》创作的艺术特色,这对理解歌剧《茶花女》的艺术价值,进而分析其它同时代的歌剧音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97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从3月拉开帷幕后,到目前为止,已有《阿美姑娘》、《凤仙花》、《弄臣》、《卡门》、《苍原》、《图兰朵》等多部歌剧在北京上演。此次活动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观摩世界各国优秀歌剧节目的机会。同时,也对我国歌剧形成了一股冲击,引发了关于歌剧的新思考,使人们对我国歌剧的发展问题再次投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歌剧《茶花女》是意大利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威尔创作的"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同时也是影响最深、流传最广最经典的压轴之作。它是由小仲马的同名小说《茶花女》为创作蓝本进行改编的,在世界歌剧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小仲马曾经赞叹是威尔的歌剧《茶花女》让众人记住了这一个凄美的故事,也记住了《茶花女》。笔者主要从歌剧《茶花女》的创作历程、创作背景以及主要剧情出发,对歌剧《茶花女》的悲剧艺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论述自译与创作、自译与翻译关系的前提下,确认了自译仍然是一种翻译,阐释了自译现象的独特性,并以泰戈尔诗歌自译为例,探讨了自译现象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在文本传播方面的意义,进而对其自译中出现的译本与源文本之间的差异性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本的诠释过程是复杂的,它涉及到文本的社会一历史背景,文本本身的语言以及文本的“误读”,而意识形态却是我们进行文本诠释时所不可忽视的。文章从诠释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别从社会——历史背景、文本语言与对话和文本的意义创生三个方面试图阐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3.
浪漫主义时期,标题性成为了音乐家钢琴小品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倾向与特征。在浪漫主义时期标题性音乐的创作背景下,舒曼钢琴小品套曲在标题性元素的影响下可分为三类:受姊妹艺术影响为题、以幻想描述性文字为题、以作品体裁为题创作的作品。舒曼钢琴小品套曲音乐中的标题性及其特色运用,折射出舒曼别具一格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辞赋创作不仅在数量上位居明代第五,而且在审美艺术上也有自己独到之处.大赋词章华美,典雅深丽,显示了作者过人的才情.此外,一些片段把诗歌注重意境的理念运用到赋的写作中,创作出优美的诗情画意.小品赋篇章灵活,风格自然灵动,充分吸收了晚明小品崇奇追新的审美要求,读来令人齿间含香.汤显祖所作之赋大多流畅,读来朗朗上口,这与其在赋中多用散文化的句式及注重用韵有很大关系.小序的创作是汤赋的另一突出特点,或交代创作缘起,或与文互应.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以“阿”为词头的亲属称谓词有自身的特色。文章探讨了这些词语的来源.以及在小说中的作用.提出此类称谓词语是蒲松龄对宋代以前的典籍词汇的融汇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加兹达诺夫的创作和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将生活感悟、文学思想、哲学思想、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都反映在自己的独特的"加兹达诺夫式"创作中。短篇小说《第三种生活》标志着加兹达诺夫在经过剧烈的思想危机之后,开始享受精神重生后的"第三种生活"。  相似文献   

17.
创作主体的文本创作与阅读主体的创作阅读这两者之间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时间距离”,所以读者在阅读文本时,是紧跟作者的思路、附和作者的思想,还是读者克服由于时间距离带来的消极因素,合理的完形补白,积极的进行自己的审美体验,读出自我,是摆在文本阅读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阅读主体进行文本阅读时,必须努力消除“时间距离”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晚清名家林纾的古文创作理论代表作?春觉斋论文?,在承续前人观念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体会,提出了以“读书”“明理”“宗道”为核心概念的古文理论,而这三者皆由“理”字贯通。 “理”在文中的内涵既表现为圣贤经传,尤其是儒家经典著述中的修身、知世、明道之理,也表现为人生阅历背后的世事运行规律和价值取向。 另外,“理” 对古文创作既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作为文章艺术价值的衡量标准,更是写作主体自身修养的重要内涵。 因此,以原文为本对“理” 做探究、阐发,对理解林纾的古文创作思想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19.
Buffalo State College's search for a text for its common reading ended not in the selection of a book but in the creation of a CD.The CD is now being used to spark conversations across the campus.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中的新闻文本相比,微新闻在文本来源、文本结构、文本内容等方面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