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汪沛涵 《新作文》2014,(Z2):9-9
<正>我的妈妈是一个说话不算话的妈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是有证据的。第一件事情是:过春节的时候我收到了许多压岁钱,妈妈说这些钱是我的,我可以拿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到了超市我想买玩具时,妈妈又不让我买了。我就纳闷了,我的钱我做主,怎么听起来又像是她的钱了。真是气人!  相似文献   

2.
一个瘦高的女孩儿微仰着头,看着窗外的天空,听到我的脚步声,她回转过来,羞涩地笑了。“老师,可以咨询吗?”“当然,请进来。”她在我左侧约60度角的橘色沙发坐下,橘色和斜角似乎让她感到了放松和安全,她注视着我的眼睛,直接切入了主题:“老师,我进入高三以后情绪总是大起大落,自己很多时候没有办法控制,尤其是这次模考考得还没有平时好,大大低于  相似文献   

3.
正张幼仪和陆小曼曾共同参加过一个饭局,胡适做东。张幼仪弄不清胡适是出于什么心理,把她和新婚的徐志摩、陆小曼请到一个饭局上,但她觉得自己得去,去了会显得"有志气"。她的意思大概是,让世人看看,她并不是一个落寞到不敢面对的弃妇。饭局上,陆小曼喊徐志摩"摩""摩摩",徐志摩喊她"曼"或者"眉"。张幼仪想起徐志摩以前对自己说话总是短促而草率,于是她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沉默。多少年后,她对侄孙女张邦梅回忆道:"我没法回避我自己的感觉。我晓得,我不是个有魅力的女人,不像别的女人那样。我做人严肃,因为我是苦过来的人。"这是一句非常深刻的自省。张幼仪的缺乏  相似文献   

4.
正有天晚上从幼儿园接女儿回家,发现她正吃一块巧克力,我就问她:"哪来的巧克力?"她说:"我朝一个小朋友要的,她的书包里有好几块呢。"我又问她:"你要人家就给吗?"女儿很得意地回答我:"不是我自己要的,还有两个人呢,我们一伸手,她就给了。"我明白了,看来这个"要"还有点"恐吓"的意味。于是我耐心地给女儿讲道理,告诉她,是不能随便向别人索要东西的,更不能欺负别人,要和小朋友处好关系,相互帮助才对。女儿听懂了,说以后再也不向别人要东西了。  相似文献   

5.
昨天上游泳课时,教练说要跳水。嘿,这下总算可以名正言顺地跳水啦!来到泳池边,一阵阵“扑通”声传进耳中。我加快脚步,上了“跳水台”。只见教练把一个姐姐拉过来,她瑟瑟发抖,好像有点胆怯,让我觉得她一定会呛水。教练把自己的手放在姐姐背上,使足劲,猛地一推,姐姐飞了出去,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落进了水里。我和李亚隆笑得喘不过气来,教练也忍不住笑了。  相似文献   

6.
大魔术师     
新年要到了,可我还没有想好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必须抓紧时间了!我手托着脑袋,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鲜花、衣服、巧克力绝对不行,太老套了!那送什么比较好呢?我冥思苦想。对了,妈妈最近有一些闷闷不乐,要不就逗妈妈开心一下?正好我新学了一个小魔术,一定能吸引妈妈的注意力。晚上妈妈回到家,我让她坐在沙发上,然后拿出我的魔术道具——一根绳子和一个魔术袋。我优雅地走到妈妈面前,说:“您好,女士,我是魔术师小苹果,我  相似文献   

7.
生活的味道     
正2013年9月3日晴生活,就像是一杯白开水。没有任何渲染,也不需要任何说明,但却有一种特别地味道。姐姐不算是好学生,也不算是个乖孩子。或许在大人们眼中,她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混混。但我却觉得她就像是一个天使。她很会照顾人,那段时间她说她家一个人都没有,让我去陪她,我便去了。但到了那的第二天,我就中暑  相似文献   

8.
AA制的母爱     
正1从我有记忆起,我和她就生活在南方一个慵懒的小城,相依为命。年轻貌美的女人带着一个拖油瓶,很快成了众人的饭后谈资。三五人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见到她路过,立马压低了声音。她心知肚明,不动声色地拉着我慢悠悠地走过去。可是,趁他们不注意,她会突然拉着我躲到一个角落。一旦听到有谁继续八卦,她一定跳出来,跟那人扭打在一起。她那么卖力地维护自己的自尊,一点也没意识到我根本不能承  相似文献   

9.
金勇 《学子》2004,(3):19-22
吕燕,一个出身寒门的“丑女”,如今是中国最出色的国际模特,被誉为“中国第一名模”。她曾在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上荣获亚军,摘得了中国模特在世界上的最高荣誉。“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白天鹅”的?不少人把吕燕的成功归结为1999年与两个法国人偶遇的“运气”。不过,吕燕自己可不这么认为。近日记者在北京对她进行了一次专访。“我自信,所以我美。”她说。小眼睛、厚嘴唇、宽鼻子、满脸雀斑,吕燕怎么看也不算漂亮,甚至有些丑。但随着采访的进行,她的微笑,她的发自内心的自信,她的行云流水的讲述,渐渐让人忘记了她的“丑”,反而迷恋上了她独一无二的美。  相似文献   

10.
AA制的母爱     
<正>1从我有记忆起,我和她就生活在南方一个慵懒的小城,相依为命。年轻貌美的女人带着一个拖油瓶,很快成了众人的饭后谈资。三五人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见到她路过,立马压低了声音。她心知肚明,不动声色地拉着我慢悠悠地走过去。可是,趁他们不注意,她会突然拉着我躲到一个角落。一旦听到有谁继续八卦,她一定跳出来,跟那人扭打在一起。她那么卖力地维护自己的自尊,一点也没意识到我根本不能承  相似文献   

11.
“快来呀!”妈妈叫我,“再不来我就炒了哦!”她是在叫我炒我自己最爱吃的生瓜炒肉片。听了妈妈这话,正在写作业的我立马跳起来,叫道:“我来了我来了,别动,让我自己来……”(两句对话描写,就标出了母女之间的融洽关系,很好。)妈妈说:“你先把火开开,对,再倒油——够了!好,不错!”我很兴奋,因为我马上就可以知道——不,会炒我最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中午,妈妈出去买衣服,我饿着肚子在家里静静等待。她回来时,我嚷着要她教我烧糖醋排骨。她答应了。首先打开煤气,点着火,再放一点油进锅。她说:"我们先让油温温。"过了一会儿,油在锅里被炸得金黄,接下来就是放进一些葱、姜。顿时一股爆葱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我就像一条小鱼儿畅游在美味的海洋里。然后她又放进了一些芝麻。爆葱的香气中夹杂着一丝芝麻的清香,让人馋涎欲滴。这时我又感觉自己像一只鸟儿在树  相似文献   

13.
正很小的时候,在南京住过两年。有一次,有人给了我一块石头,圆圆润润的一小颗,乳黄色里带有一种透明的光泽,很漂亮。5岁的我非常喜欢它,走出走进都带着,把它叫作"我的宝石"。有天傍晚,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天色已经很暗了,我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想把这颗石头抛出去,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回来。于是,我就把石头往我身后反抛出去了,石头就落在我身后的草丛里。奇怪的是,在抛出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开始后悔,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自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接触写作,在那时,孩童的我还不明白:写作是什么?为什么日记和作文不一样?为什么只有用到好词好句才算一篇好的文章?为什么……当这么多的疑问从脑海划过,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写完吧!这就是刚上一年级时我第一次写文章的感受——文章太难写了!一小时憋不出几个字,好词好句在当时我的脑子里也没有几个,只有东拼西凑,“组装”成一篇还可以读的文章。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写作这么难?这些问题到现在我还是不清楚。但现在,我可以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星期五的早上,妈妈对我说:“宝贝,今天放学早点儿回来,妈妈带你去看电影。”听完妈妈的话,我高兴得欢蹦乱跳。我开开心心地来到学校,到了第二节课,突然有一个同学走来,神秘地对我说:“老师让你去她办公室一趟(tang)。”他的话音刚落,我就紧张起来,心想:是不是我昨天写的作业出错太多,老师要批评我,让我重写?我心里七上八下地来到了老师面前,可老师却惊讶地说:“我并没有叫你呀!”我生气地跑回了教室,只见那个同学哈哈大笑着说:“今天是‘愚(yu)人节’,你上当啦!”到了  相似文献   

16.
永远有多远     
永远有多远?十年,一百年,或者更远?到哪里才是尽头呢?世界末日吗?末日或许就在明天的明天,应该也不算永远。小忧的永远让我怀疑,如果一个人的诺言仅仅是永远,我不要许诺。小忧跟我一样,在六年级。我们是朋友,那种能够用一切去为对方办事的,感情比海要深的朋友。小忧的眼睛很漂亮,是琥珀色的,笑起来,可以让人从伤感中挣脱,逃过一层一层的寂寞,所以我好喜欢跟她在一起,活在最纯粹的快乐中。听妈妈说:“小学时候的友谊到不了永远,长大了就会知道,其实小时候所谓友谊很浅,泊不了小船。”我不信,我对妈妈说:“你不懂,不懂我,不懂小忧,不懂我们的友谊!”妈妈淡淡地笑一下,意味深长。其实我感觉得到,我对小忧所付出的要比她对我付出的感情多一倍。不过我觉得没什么啊,想让她对我再好一点,我就多为她做一些就可以了。可我又不敢,我怕把友谊弄得太深了,一下不注意,小船翻了怎么办啊?我们是面临升中学的孩子了,我无数次做梦,梦见我在一所学校上课,她在我校隔壁的一所重点中学,我俩隔着围墙大声地喊,直到哭得喊不出声。今天放学时夕阳血红。霞光下的小忧不同以前,她丢开了一贯的快乐,低着头走着,带着一抹淡淡的忧伤。她的身后是一大片冬日阳光,我望着她,觉得那些美好...  相似文献   

17.
别听他的话     
松鼠里里,盘着腿,坐在家门口。她美丽的蓬蓬松松的尾巴垂了下来。她在干什么呢?她在剥松子。松鼠里里剥松子,“嘣”地剥一个,“嘣”地剥一个,她把松子拌在调好的面粉里,她要做松子饼。松子饼捏好了,她放在锅上煎。好香啊!她数着:一、二、三、四、五……“等我姐姐回来时,我就把这盘饼,捧给她吃,祝贺她的生日。”她家树下,不知什么时候,窜出一只狐狸来。那狐狸啊,流着口水,仰起头,盯住松鼠瞧,“喂,  相似文献   

18.
那天学习《我与地坛》,围绕“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的问题,我要求学一生讨论: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在热烈地讨论,学生在积极地发言,可是我还发现有一个学生在静静地流泪,她没有参与讨论,她更没有起来发言。她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个人偷偷地、静静地、默默地流着泪。  相似文献   

19.
嘉宝 《高中生》2015,(7):23-24
妈妈总是提醒我说,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其他小孩都哭着叫妈妈别走,而我却在催她离开。她总是颇为自豪地向别人说起这件事,但对我说时,她欲言又止,似乎在说:“是啊,你总以为自己长大了。”我正是从妈妈那里继承了这种独立的个性。我不会轻易崩溃,她也不会;我宁愿当施助者,也不愿做受助者;她总是先替别人考虑,然后考虑自己,我也一样。看到我身上的这些特质,妈妈有时会不太好受。比如,我在12岁时独自一人去波多  相似文献   

20.
你好!我有一个朋友,她经常讲粗话,有的时候当着别人的面和我讲粗话,比如那次我和她闹着玩,我很夸张地说“讨厌”,她说“臊”,当时在场的两位同学都看我,使我很没面子,我也和她说过,但她说很正常,在他们那儿这不算粗话,我该怎么办呢?热切盼望你的答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