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学情分析《写出人物的个性》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的内容。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一年级上学期的写作学习,对描写人物的记叙文的写作已经有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以美好的人性和隐伏的悲剧为写作内容.带着“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写作目的.用“贴近人物来写”的写作态度来实践着他的朴实真挚的人道主义理想,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3.
写作指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内容是"写出人物的精神",这里的"人物精神"实际上是指人的思想、气质、品性等,再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指人的风采神韵,指人物独特的个性.写人,不仅要使其活灵活现,还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比如奉献、敬业、善良、孝敬、爱国、诚信等.行文时,我们常借助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尽显人物之形,又以形写神.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占了我们整个教学任务的大部分内容,是开放式教学中个性表现的一个主要阵地。“个性”是写作时的主线。“表现个性”是学生能力发挥的动力。而在写作中的个性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写作环境将是他们发挥自己个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建设开放式的写作学习环境,将是整个写作学习环境的中心任务。所以,在个性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按着写作内容开放性、表达主题自主性、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写作原则,创设比较好的写作氛同,对张扬学生的写作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叙写“我”的经历 ,描画“我”的个性 ,抒发“我”的议论 ,倾诉“我”的感情 ,这是每个中学生在写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可以这么说 ,以“我”为写作对象和内容 ,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永恒重点。近年来 ,各地中考明显加强了叙写“自我”的比重。按理说 ,面对每个人都最为熟悉的“自我” ,应该写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许多同学笔下的“我”仍是呆板、单调、毫无光彩的人物。笔者认为 ,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 ,恰当运用一些方法 ,可以使同学们笔下的人物“我”变得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一、突出个性写自我不少同学一动笔写“我” ,就是以…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的对话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的对话写作祝兆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话描写是曹雪芹刻划人物最主要的方法。这不仅由于人物的对话在《红楼梦》描写语言总量里占了最重大部分,还由于作者赋予了全书四百多个人物──上至王公侯伯、贵妃宫监,下至三姑六婆、市井无赖──以独特的个性语言...  相似文献   

7.
<正>【知识透视】记人类的记叙文,若能刻画出个性人物形象,就可以让作文内容更为精彩,达成鹤立鸡群的效果。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刻画个性人物,多从下面几点着手:1.放大小处,刻画细节。这里的"小处"可以是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个性化的语言,也可以是一处景物,透过细节化的渲染,可以升华人物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8.
"读了什么书、知晓什么内容、有了什么感触"三段式的读后感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思路,学生在疲于应付中故作深沉,落入俗套。笔者尝试从沟通读者与作者之间对话的桥梁、赏析作品中人物的特点、假想迁移人物生活实际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个性表达,凸显了读后感的写作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阅读、写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人物细节描写的鉴赏与写作(写出人物个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教师利用微课,充分发挥微视频反复回放的优势,可以再现人物活动场景,现场指导学生写作,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人物的写作,要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能够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2.
汤玫英 《生活教育》2014,(18):61-62
通过对《红楼梦》"宝玉挨打"部分的文本分析,探讨了其对写作的启示:一是巧妙安排矛盾冲突,二是高度统摄人物言行和性格,三是合理剪裁内容材料。  相似文献   

13.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经常看到,人物名字虽不一样,但一个个外貌相似,性格相近,生活经历大同小异,仿佛是克隆出来的,这是同学们写人的通病。我们应该摒弃人物写作的模式化,使笔下人物个性鲜明突出,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14.
张海涛 《学语文》2013,(6):40-4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安排在专题之后,体现了人文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取消了传统的写作知识序列,实现了作文题目的选择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实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作了有益的尝试。苏教版写作内容力图“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生命的内在要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写作是生命的活动,精神的活动”,符合新课标精神。但是,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新版苏教版语文教材写作部分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戏剧作文     
【文体相关】运用戏剧这一文学体裁写作,需要具备以下两大要素的基本常识:一是了解运用对话描写展示矛盾冲突是戏剧表现人物的主要方式,并据此巧妙设计人物对话。精彩而富有人物个性的对话是戏剧塑造形象的主要手段,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6.
如何才能将一篇写人物的文章写出个性?如何才能让常见、陈旧的人物素材重新焕发生机?真正懂得写作的人永远能让自己先人一步,于创作中独辟蹊径展现出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的另一面,也只有这样的写作,才能真正诠释出创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写人的文章,如何才算成功呢?一言以蔽之,写出人物的个性,表现人物的风采。作者怎样运思写作呢?一是用二三事多视角地刻画人物,立起行文的“主脑”;二是用细节“说话”,给文章平添血肉,彰显丰满。  相似文献   

18.
开篇导语 提起写人物,大家一定不会忘记七年级上期的写作知识点——写人要抓住特点,突出人物个性,做到写谁像谁.今天,我们来学习写人物的另一个知识点——写出人物的精神.在写人物时,如果同学们既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又能够将人物的精神展现笔端,那么,笔下的人物形象肯定就血肉丰满、活灵活现了.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记叙文创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为要引导学生写出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富有情感、充满个性和创造力的文章。这对于高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存在记叙文写作意识薄弱,写作能力低下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显得平面化、脸谱化,缺少个性,在描述情节的过程中显得平铺直叙,缺少一波三折的情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积极展开序列化指导,引导学生将阅读、写作和评论结合在一起,构筑合理的写作模式,通过阅读了解正确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在写作中.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描写时.可运用各种手法,刻画出人物的立体形象.让人物在你的笔下活出个性。否则.就成了大众化的脸谱.模式化的性格.这样的写作就毫无价值可言.在学习刻画人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阅读名著就是一条终南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