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1991年,国家教委批准南开大学化学专业为“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三年多来,南开大学化学系在教委及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及关心下,经过全系广大教师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实践,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一、明确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意义 1.建立“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关系到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展,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要战略问题;也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高等学校理科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理科基础科研  相似文献   

2.
浙江大学国家理科基地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第二批医药类五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基地的培养目标为 :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以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地建点招生 4年来 ,积极利用四校合并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资源 ,大胆探索 ,深化教学改革 ,立足创新教育。在课程设置改革、实验教学重组、强化科研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于1991年批准我校生物学专业作为第一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现将三年来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一、建立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宗旨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国家教委文件强调:“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培养,是关系到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展,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要战略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好我国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培养基地。”这一决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建立了7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其中第一批“基地”专业点是化学,第二批是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和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多学科综合专业点)。现谈谈我校“基地”建设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5.
1992年7月兰州会议以面向21世纪战略高度,确定了高等理科教育的战略地位、任务和使命,切合实际地规划了高等理科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标。会议之后,国家教委领导切切实实地抓了两件事:一是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自1991年到1992年通过两次评审,确定了50个“理科基地”,而且第一批基地点已经启动运行了三年。二是进一步推动应用性理科人才的培养,1994年在武汉召开了全国高校应用性理  相似文献   

6.
厦门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教委1991年7月首批批准的。 三年来,我校围绕着如何建设好该基地做了一些工作。工作的重点主要围绕着如何对基地班学生强化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和基地实验室建设两个方面展开的。现根据国家教委高教司(1994)122号文件精神,在基地点申报时自定的“改革和重点建设要点与措施”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化学专业本科(四年制)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对前一段基地建设工作做一回顾和小结。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委在《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从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和少数全国重点理工科大学中,选择一批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等基础学科专业点,从本科入手,重点加强研究生教育,逐步将这些专业点建设成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1991年8月,经过专家论证审批了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基地”)第一批15个本科专业点,并于1991年和1992年两年对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简明规划(草案)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一、目标(十年总设想)坚决贯彻国家教委一九九0年七月召开的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好物理学研究和...  相似文献   

9.
1990年,国家教委在兰州召开了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座谈会。提出了理科两类才人的培养方针,即:高等理科应同时培养“基础型”与“应用型”两类人才。关于基础型人才的培养,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建设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并决定“从全国综合大学和少数重点理  相似文献   

10.
中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初建于2001年,是“国家物理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实验教学和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实验室设备和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2005年成为广东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被评为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为加强基础理科本科人才培养,及时出台措施,在部分高校分五批次设立了11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经过20年的实践发展,理科基地人才培养已经产生了良好效益:大批"基地班"培养出来的人才正成长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围绕基地班人才培养形成的教学平台(包括教材教案、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等)已成为广泛共享的优质资源;"基地班"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很多院校吸引优秀人才的"高地",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科人才基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财政的专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等校提出地方综合性大学建立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国家教委高教司于8月24日至26日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组织召开了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研讨会。内蒙古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杭州大学四校教务工作的负责同志和内蒙古、云南、陕西、浙江四省(自治区)教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就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基地”的若干有关问  相似文献   

13.
1991年8月我校数学系获教委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三年来我们在基础建设和改善设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教学工作上也实施了多项改革尝试。 一、“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1.建设目标。根据国家教委“教高[1992]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情况与地域特点,我们从学校建设目标出发,对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师资队伍,图书资料和设备  相似文献   

14.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为培养高质量理科基础性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探讨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5.
建立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对培养国际国内一流人才、赶超世界科学技术,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从申报“基地”工作开始,学校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基地”建设工作放到带动兰州大学学科专业整体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对“地理学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案”多次讨论、论证,从而保证了一个目标明确、措施得当、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方案的制定。在“基地”点总体建设上,体现了统筹安排、远近结合、配套发展的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南京大学加强国家“理科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举措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对当前如何加强“理科基地”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南京大学加强国家“理科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举措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当前如何加强“理科基地”建设,深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为了培养理科基础科学优秀人才,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83个“理科基地”。本文以“地质学理科基地”为例,分析了“理科基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处理的7个关系,即:招生中高分与低分、学习第一专业与第二专业、攻读本科录取专业与非录取专业研究生、读研时本校与外校、专业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基地班学生稳定与流动和优秀人才成长快与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1991年8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北大物理学专业为第一批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点以来,我们在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培养优秀人才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调整课程结构,推进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在基地建设中,我们首先明确基地承担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加强基地建设培养高素质基础学科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自然科学基地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培养,是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展,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要战略问题。1991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我校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专业陆续被确定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使得我校理科基地建设在结构上形成了“数、理、化、生”学科齐全、配套协进的格局。 多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地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学科人才。 一、学校各级领导充分重视,保障及时有力 学校各级领导都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基础人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