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故事情节。2.揣摩对话中不同人物的语气、口吻和情态,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侧重点1.诵读训练,注意句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理解对话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注意揣摩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诵读为突破口,在读懂题意、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章的艺术特色。)自读程序1.默读。(1)读“阅读提示”,略知文章大概情况。…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六册单元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顾振彪第一单元这个单元学习的都是传记文:回忆录、自传和传略。因为学习时间有限,除两篇回忆录是基本课文、作教读外,一篇自传作自读,一篇传略作参考阅读。要求学生了解这些传记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1)所...  相似文献   

3.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通过默读训练,提高自己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2.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利用表格等形式来梳理文章内容。3.用“标注法”及“评注法”阅读文章。(解说:对于一篇自读课文,只有让学生亲自阅读,亲自感悟,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网络,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学习侧重点1.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小行星的发现史和命名办法。2.根据说明文的体裁特点,理解作者组织文章的思路,即说明的顺序。3.通过本文与学术作品的比较,体会科普作品的写作特色。(解说:对于本文的学习,首先应达到基本要…  相似文献   

4.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2.了解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3.增强环保意识,了解环境现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学习重难点1.理清文章层次,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来组织材料加以说明的。2.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解说:课文围绕工业“三废”的危害这一中心,从废气污染、废水废渣污染、核污染三个角度组织材料,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加以说明,把人类所面临的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展示于读者面前,令人警醒。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突破口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这不是一颗流星》、《背影》属讲读课文,《羚羊木雕》、《短文两篇》是自读课文。这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家庭生活的内容。因为文章表现的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容易理解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和矛盾,因而思想内容不难掌握。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学习怎样构思、如何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主题等。因而本单元的突破口是:把握文章的段落层次和中心意思。  相似文献   

6.
小语第二册《自读课本》学习设想贾恩亮小学语文教学1、课本特点五年制第二册《自读课本》紧密配合第二册语文课本中九个单元38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了九组45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明上口,为小学生所喜爱。每篇文章全篇汉字注音....  相似文献   

7.
自读导言这是一篇传记类文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徐霞客以毕生精力孤身游历祖国山河,并以日记的形式记下其所见所闻,最终完成自成一家的巨著《徐霞客游记》的过程,肯定了他在文学、科学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赞扬了他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阅读此文,达到下列要求。1.用普通话,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平实语言中所蕴涵的真情、深情。2.查出下列词语的读音,掌握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宦途涉猎羁留危垣杀戮散佚踌躇草莽3.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整体布局,理清文中写徐霞客父母亲的内容与课文…  相似文献   

8.
自读导言1.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短文,教学重点应放在诵读上,读读议议,从中感知思想感情,体会写景方法。2.品味作者细致观察景物、用心感受生活的审美情趣。3.阅读活动中,侧重理解准确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本文简洁明快、形象活泼的语言特色。4.课外搜集有关描写西湖的诗文,以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解说:这4点,分别从教学重点、理解感悟和课外阅读等方面提出学习要求,以帮助教师在备课中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学习重点。)自读程序1.诵读感知。本文是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辞清丽简洁,内…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2.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5.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2.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3.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重要意义。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自读—质疑—释疑—练习。2…  相似文献   

10.
自读导言1.了解人类探索精神的可贵之处,理解发扬这种精神的意义。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举例论证、层层深入说理的特点。3.品味、领悟文中蕴涵丰富的语句。(解说: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评论文章,作者由此及彼,层层深入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给人以启迪。指导学生自读时,一定要紧扣“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对于文中一些蕴涵丰富的语句,教学时也不能忽略。)自读程序1.速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表达作用:故障、开拓、启迪、震耳欲聋、“高处不胜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细读…  相似文献   

11.
五篇科普说明文的写作顺序、结构与说明内容的关系,说明文体在初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本单元属于科普说明文,重点是把握说明顺序、文章组织思路的结构,了解科普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安排说明文的写作顺序,要先想清楚说明的目的是什么,因目的不同,文章结构、内容和顺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进一步培养诵读的习惯。2.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3.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讲述荔枝的特色及山市蜃景。4.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自读重点1.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2.把握文章语言简洁,说明生动、条理清楚的写作特点。3.能准确地划分课文的层次结构。(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因此“自读导言”意在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诵读习惯,进而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训练说的能力,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自读程序1.初读。通过查阅…  相似文献   

13.
课文《一夜的工作》写作者给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歌颂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表达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教学中我立足读中学写,一课一得;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一、把握内容,直奔中心1.继续学习课文:一夜的工作2.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3.指导学生抓住“劳苦”、“简朴”、“多么”等重点词语理解…  相似文献   

14.
【自读导言】1.进一步了解人物传记(史传文学)的特点与写法。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辨清文章的主题思想。3.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分析信陵君的人物形象。4.学习本文记事写人、布局谋篇的方法。5.掌握文章中“就”“过”“独”“下”“辞”“无”“存”等文言实词,“之”“以”“者”“所”“安”“何”“故”“且”“莫”等文言虚词,以及特殊文言句式。(解说: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前面已经学习了三篇司马迁的文章,因此,本课不必再对作者及《史记》进行介绍,也不宜搞文本串讲,但课文的基…  相似文献   

15.
黄中 《语文天地》2010,(12):56-57
一、设计理念课文介绍了关于麇鹿的知识。是一篇知识性短文,属说明文范畴。教学这类文章,让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有关知识.学习说明文的特点及说明方法。学生通过读书,弄懂课文写什么、  相似文献   

16.
【学习目标导航】 1.结合现实生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既要把握其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的共同特点,又要了解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 2.逐步学会精读,注意理解关键语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及运用。  相似文献   

17.
《柳毅传》     
自读导言1.初步了解唐传奇的特点。2.把握课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了解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学习正确评价古典小说的思想内容。4.品味课文语言,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自读程序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断好文句,了解全文故事情节。读毕,试写一则5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解说:认读课文,整体感知,为进一步赏读、研讨奠定基础,这一步一定要扎实。要有足够的认读时间,字句上的疑问在通读后互相讨论解决,或求教于老师。写故事梗概实际上是对认读落实情况的检查,稿成后,可在班上交流。)2.这…  相似文献   

18.
《逍遥游》     
自读导言1.了解庄子及其作品。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3.赏析本文精巧的构思,奇特的想像,以及借寓言形式、综合多种论证方法,阐述深邃思想的写法。4.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说理形象化的语言特色。(解说:庄子的散文构思精巧,语言瑰丽,想像奇谲,论证严谨,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只有抓住难点,突出精要,恰当引导,方能化难为易,提高自读效果。)自读程序1.简介庄子及其作品。(解说:简介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为理解文章的思想作准备。)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并归纳文言词语和句式。文言词语:怒、…  相似文献   

19.
陶四清 《学语文》2004,(4):12-12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安排了两篇短文《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启示。两文一正一反,一实一虚,写法明显不同,若进行比较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文章的特点更明确。  相似文献   

20.
【自读导言】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观点。2.结合有关语言知识或现象,理解文中富有深意的语句。3.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能力。(解说: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在理清全文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语言理论知识,特别要抓住作者的观点,进而更好地阐释文章中富有深意的语句。学习是为了运用,要通过应用文中的理论解释相关的语文现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自读程序】1.预习课文。(1)根据单元提示,明确学习目标。(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初步把握作者观点。(3)围绕课后练习一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