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标明确提出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地理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对教材进行情感分析,发掘利用教材中含有的大量的情感资源,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是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重要渠道;利用地理教材中蕴藏着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成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的人,是地理教师作为“人师”的基本之道。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对教材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信念等情感的生发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为核心,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为目的的教育。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呢?一、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文章不是无情物。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题材广泛,生动形象、文情并茂,无不包含着作家丰富的内心体验——情感。有些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如《五彩池》、《九寨沟》、《黄山奇松》、…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明确提出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现.地理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对教材进行情感分析,发掘利用教材中含有的大量的情感资源,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是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重要渠道;利用地理教材中蕴藏着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成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的人,是地理教师作为"人师"的基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阐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情感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手段,而一篇篇鲜活的教材正是情感的载体。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体验,并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必将起到积极作用。这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中情感培养与积淀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健全完善学生的人格特征,让作文教学沐浴"人文"的灿烂阳光。一是要通过挖掘教材经典课文以及社会与自然中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二是通过拓宽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把自然、社会变成学生情感体验的场所,让他们用眼去细察,用心去感悟、去理解,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积淀浓厚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三是积极倡导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把写作提升到生命的层面,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我们需要创新型人才。《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应摆脱俗套,力求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7,(3)
一、在阅读中培养情感作文的基础是阅读,阅读是习作的营养。阅读过程是获取习作知识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要使学生有作文情感,应先从阅读中培养情感。作文教师应研究作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策  相似文献   

8.
蒙爱华 《广西教育》2014,(21):47-48
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学习目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拓展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找到情感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有利于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契合点,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文山水 《考试周刊》2014,(31):54-55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摆脱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针对当今的作文教学状况,如何引导学生的作文别具一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是学生生活积累匮乏,情感认识不丰富,二是传统教学只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为“写”而写,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一是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储备.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在体验中感悟人、事、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积淀下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二是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调度,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或文题激情.或情境诱情,或问题引情,或以情动情。三是注重学生情感的保持.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保持住对作文的激情。  相似文献   

11.
王留荣 《辅导员》2011,(15):59-60
作文教学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乐于创造性地倾吐自己的心声呢?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一个关键点在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但是农村地区由于自身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要略逊色于城市,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抵触现象,所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难以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故此,教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对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新颁布的《语  相似文献   

15.
"曲调未成先有情",万事情为先,情为关键,作文也这样。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将情感融入到作文中能洗涤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特别是升入高年级后,学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教师如何巧妙挖掘,借助情感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开启情感体验,激发写作兴趣1.挖掘教材,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它收录了不  相似文献   

16.
学生怕写作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激发。社会生活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深广的,由此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又往往是多元的。基于此,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唤醒生活经历,激发直接体验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文教学也是这样,认知与情感体验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体验在作文中起动力作用,承担着作文的定向、维持和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程标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一理念要求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自觉的审美过程,让学生在不断丰富音乐情感体验的同时,唤起他们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一、物理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为了更有效地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功能:1.知识智能的强化功能。传授基础知识、开发智能是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但要落实并非易事。学生学习的每一认知活动,无不受到情感的制约。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具有动力、强化、调节等多种作用。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促使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想像丰富、理解深刻、思维活跃,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情感材料,在教学中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愉快的体验。2.思想教育的催化…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写作的技巧,具备了一定的写作技能。但读起他们的作文却感到生涩,缺少一种情感的因素。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发,来促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有真情实感的的作文能抓住阅卷老师的心理,使学生在作文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仅靠技巧写作向内心的情感表达转变,获得自我的表达方式,从而让真情在作文中回归。一、结合语文教材,进行作文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