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输》     
教学目的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3.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3.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法。(解说:诵读应作为学习本文的主要教学手段。可以范读、领读、跟读,可以默读、朗读,可以自读、齐读、分角色读。做到读熟读懂。)2.质疑法。(解说:引导学生根据…  相似文献   

2.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进一步培养诵读的习惯。2.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3.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讲述荔枝的特色及山市蜃景。4.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自读重点1.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2.把握文章语言简洁,说明生动、条理清楚的写作特点。3.能准确地划分课文的层次结构。(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因此“自读导言”意在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诵读习惯,进而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训练说的能力,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自读程序1.初读。通过查阅…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教学重难点】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法。2.归纳法。3.对比阅读法。4.“引导—探究”学习法。媒体设计1.课文录音。2.投影:用于展示课文结构、词义辨析、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4.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故事情节。2.揣摩对话中不同人物的语气、口吻和情态,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侧重点1.诵读训练,注意句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理解对话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注意揣摩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诵读为突破口,在读懂题意、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章的艺术特色。)自读程序1.默读。(1)读“阅读提示”,略知文章大概情况。…  相似文献   

5.
自读导言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2.把握剧情,了解剧本主题。3.分析人物形象,欣赏人物语言。(解说:戏剧是通过人物形象来揭示主题的,而人物形象又主要是借助人物语言来塑造的,阅读戏剧作品,要学会层层深入地分析理解。要了解戏剧方面的知识,对于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当然更应有所了解。)自读程序1.导入新课。欧洲文艺复兴是怎么回事?这个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是谁?他主要有哪些作品?(解说:这一问题,学生在历史课中已经接触到了,老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通过提问,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讲…  相似文献   

6.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欣赏本文出色的心理描写,特别是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把握其形象。2.分析本文巧妙的情节设计,领会其精巧的构思。3.联系背景,领悟作品主题。学习侧重点通过分析鉴赏人物复杂的心理描写,从而达到把握人物形象,领悟主题的目的。(解说:本文欣赏重点是把握人物形象,领悟作品主题。一篇作品的主题不是外加的,而是通过作品本身来表现的,因此只能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才能得到。陈奂生是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农民典型形象,特别是他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而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7.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节奏,体会诗歌内涵。2.通过联想想像,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和抒写的情志。3.收集与作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掌握读诗品诗的方法。学习重点1.对诗歌节奏、韵律的把握。2.对诗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领会,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解说:在学习了一些诗歌的基础上,学生应进一步掌握品味和解读诗歌的方法。按照学生的实际和“单元提示”中“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还要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  相似文献   

8.
【自读导言】1.进一步了解人物传记(史传文学)的特点与写法。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辨清文章的主题思想。3.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分析信陵君的人物形象。4.学习本文记事写人、布局谋篇的方法。5.掌握文章中“就”“过”“独”“下”“辞”“无”“存”等文言实词,“之”“以”“者”“所”“安”“何”“故”“且”“莫”等文言虚词,以及特殊文言句式。(解说: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前面已经学习了三篇司马迁的文章,因此,本课不必再对作者及《史记》进行介绍,也不宜搞文本串讲,但课文的基…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2.简单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理解本文寓意。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二、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0.
《哀江南》     
自读导言1.反复吟诵,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准确、形象、生动的戏曲语言,提高对戏曲文学的鉴赏能力。3.认识超现实的联想想像、借景抒情等中国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对表现优美意境的作用。(解说: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欣赏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本课是自读课文,学生经过了前两课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鉴赏古代戏曲的相关知识,故而本课学习的侧重点在于要求学生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并通过自主的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能力,提高鉴赏水平。)自读程序1.演。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戏曲”。由于本文的…  相似文献   

11.
《湘妃怨》是一个擅长于学术研究的文学博士写的文学作品,读之觉得与众不同,有点出乎意外而又合乎情理。细细品读,这与作者严谨的语言构思、精巧的言语策略,以及恰当的文言白话词语并用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通过默读训练,提高自己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2.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利用表格等形式来梳理文章内容。3.用“标注法”及“评注法”阅读文章。(解说:对于一篇自读课文,只有让学生亲自阅读,亲自感悟,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网络,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学习侧重点1.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小行星的发现史和命名办法。2.根据说明文的体裁特点,理解作者组织文章的思路,即说明的顺序。3.通过本文与学术作品的比较,体会科普作品的写作特色。(解说:对于本文的学习,首先应达到基本要…  相似文献   

13.
《核舟记》     
教学目的1.练习诵读,培养语感。2.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读准句读。2.掌握以下词语:为、贻、属、诎、衡、简、奇、泛、许、比、罔不。3.了解总—分—总的说明顺序,以及第5段的内部顺序。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法。(解说:语感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口诵心维。鉴于初中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很多,不宜作过高要求,但求能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就可以了。)2.点拨法。(解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不必字字落实、句句讲清,只在必要时…  相似文献   

14.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能读懂本演讲录的内容。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3.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解说:本文虽说是演讲录,但其实就是一篇科技论文,加上语言的欧化风格,要读懂全文并不容易,所以设置了第一个要求;生动、幽默是霍金的演讲风格,是其演讲独具魅力的原因之一,因此设置了第二个要求;本文是传播科学知识的演讲录,需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因此设置了第三个要求。)自读重难点1.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概括能力。2.探究本文的内涵,增强分析能力。(解说:这两点按本单元的…  相似文献   

15.
赵丽宏是当代散文名家,《雨声》是他早期的作品。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构思精巧.语言清纯,意境优美,抒情味较浓。在一次访谈中.他说:一篇优秀的散文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情、智、文。情就是要有真情实感,感情自然流露,不掩藏,不矫饰,不虚伪;智是指智慧的内涵,思考的深度:文则是语言的个性化表达,也即作者表现出的文风。《雨声》是他三十多年前的作品。我想,散文作品要经受时间的检验,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真情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6.
《柳毅传》     
自读导言1.初步了解唐传奇的特点。2.把握课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了解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学习正确评价古典小说的思想内容。4.品味课文语言,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自读程序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断好文句,了解全文故事情节。读毕,试写一则5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解说:认读课文,整体感知,为进一步赏读、研讨奠定基础,这一步一定要扎实。要有足够的认读时间,字句上的疑问在通读后互相讨论解决,或求教于老师。写故事梗概实际上是对认读落实情况的检查,稿成后,可在班上交流。)2.这…  相似文献   

17.
1.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常以女性的意象比喻自然风物;2.常用“梦”一类的词语;3.注意字、词的锤炼和句式的安排。  相似文献   

18.
自读导言1.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说明事理的方法。(解说: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说明的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采用举例子的方法,从平家蟹这个典型例子说起,具体说明人工选择的过程,既形象生动,又明确。)2.学习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安排层次的方法。(解说:本文从讲故事到提问题、说事理;在说事理时,又从人工选择的内涵、方法、动因、实质,说到自然选择;最后说其巨大作用。逐层深入,层次井然,是学习的范例。)3.学习品味说明文生动准确的语言。(解说:应当说,学习语言是学习语文的首…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教学设想】《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  相似文献   

20.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根据电影剧本用文字描绘画面、表现视觉形象的特点,体会画面以及画面组合的内涵。2.把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注意剧本是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来描绘人物性格的。3.体会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理解两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侧重点1.体会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2.理解两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说:提出上述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的重要依据是课文及本单元的单元提示,意在品味作品精华,从中获得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有益影响。)【自读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