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5,(9):68-69
平顶山矿区己组煤自然发火周期短,属易自燃煤层。本文利用煤自然发火实验台对平顶山矿区己组煤层自燃特性参数进行了测试,测出煤的特征温度、耗氧速度、CO产生率和CO2产生率等参数,确定了煤自燃氧化特性、放热强度和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为平顶山矿区己组煤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1301N综放工作面是新巨龙公司首个综放面,工作面所采煤层属于3#煤层,煤层地温达42℃,3层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最短自然发火期46天,工作面撤架中间掐架,采用支架车运输,需将原有通风设施拆除,因此,为保证公司首采综放工作面的安全撤除,需对撤面期间的通防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古书院矿15号煤易自燃煤层在开拓、开采期间防治煤炭自然发火技术进行阐述,分析了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的起因和原因。  相似文献   

4.
煤自燃的基本条件:a.氧气浓度;b.热量积聚;c.煤层厚度;d.时间积累。地质构造对煤自燃的影响,煤氧化放热、散热、蓄热及火势蔓延均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煤自燃的预防方法灌浆技术,阻化剂技术,惰性气体技术。  相似文献   

5.
芮君 《科技风》2013,(8):95-96
新集二矿13煤属易自燃煤层,最短发火期为21天,由于矿井停产检修,需停产20天,为了保证工作面防火的安全,矿采取了综合防灭火措施,并且取得了成功,同时对易自燃煤层长时间停产防灭火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金源煤矿2307工作面煤层自然发火,取该煤层煤样进行指标性气体的实验,得出了判定该煤层自燃的指标性气体为CO、C_2H_6、C_2H_4、C_2H_2等,根据实验得出的指标性气体的变化规律,能够判别煤自然发火所处的阶段,结合现场取样进行色谱分析,能够起到判定煤层自燃情况,有利于监测煤层是否有自然发火情况,为煤层的安全回采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7.
鸡西煤炭高兴勘探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城子河组。45、44、43、35、32、30、29、28八层煤为本区可采煤层。可采总厚度为9.06m,含煤系数为1.56%。主要煤层和煤层组曲线特征明显,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组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下一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铁东勘查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城子河组。59下、62、88、98、109五层煤为本区可采煤层。可采总厚度7.87m。主要煤层和煤层组曲线特征明显,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组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下一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区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石岩性变化较大,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石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其次由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及砂岩组成,岩性松软,顶底板岩石以软岩类为主。本次工程地质勘查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4煤组、8煤组及11煤组。  相似文献   

10.
华丰煤矿四层煤煤层倾角32°,厚度6.2m,为主采、易自燃发火煤层。通过查找发火隐患、进行高地温、强冲击地压影响下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规律及回采期间防灭火技术研究,实施了“旁路式”注氮、高位钻孔注氮、超前钻孔注氮、注浆新工艺,研究应用新型防灭火稠化剂,消除了发火隐患,确保了易自燃煤层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1.
七台河矿区龙湖煤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侏罗统鸡西群滴道组和城子河组。全区煤层数多,煤层赋存范围和厚度变化上有明显规律性。本文主要对龙湖煤矿矿井水文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与主要煤岩层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淮南矿区主要煤层的自燃特性,选取淮南矿区的五个煤样,采用热红联用仪分别在不同气氛下开展了煤自燃热分析特性及反应气态生成物的产生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各煤样来自不同的矿区,但各个煤样的实验曲线特征具有相似性,确定了各煤样自燃过程中的临界温度T1,干裂温度T2,活性温度T3,增速温度T4和着火温度T5等特征温度点;随着氧浓度的降低,煤样的TG与DSC曲线均存在滞后现象,即氧化相同质量的煤样,氧浓度越低,需要的温度越高;主要针对煤自燃氧化过程中CO,CO_2以及H_2O的气态产物进行监测,因煤样所含官能团种类相似但数量不同,气体生成物只有数量的差异,而无种类的差异。此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煤自燃机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岭煤业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矿井开采二1煤层和一7煤层。金岭煤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8.75m3/t,绝对瓦斯涌出16.90m3/min,煤层为Ш类不易自燃,煤尘爆炸指数20%。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目前开采两个二1煤工作面,两个一7煤保护层工作面。采取保护层开采,结合瓦斯抽放技术综合治理矿井瓦斯,即一7煤层作为二1煤层的保护层,两层煤巷道联合布置。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97.9-121.9m3/h,最大涌水量200m3/h,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二1煤层倾角在28到32度,局部达35度,且属于“三软”煤层,平均煤厚5.4米。  相似文献   

14.
淮北矿业袁店一井煤矿主采煤层10煤层属于自燃煤层,该煤层防治自然发火形势严重。经鉴定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存在火与瓦斯并存的安全隐患。1013工作面铺网期间,采空区、上隅角、高位钻场拦截孔发现CO、C_2H_6,通过采取注氮气、注液态CO_2、注凝胶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防止了该煤层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煤层易发生自燃区域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煤层自燃监测及灭火措施,提出了Ⅰ类自燃发火煤层采后综合防灭火技术。  相似文献   

16.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会遗留一定的煤炭,这些遗煤大多数留在了采空区里,当采空区存在漏风时,遗煤便会在低温条件下缓慢的氧化,氧化达到一定条件时便会引起煤的自燃。影响煤在低温条件下氧化性质的因素有许多,既包括煤炭的自身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同时也包括采空区漏风情况,采空区遗煤量等外部因素。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氧化气体产物,而这些气体中有些可以作为指标气体,对这些指标气体进行理论分析,可有效的预报煤炭的自燃发火。本文通过对某煤矿7128工作面煤层的煤样进行低温氧化实验,得出低温氧化气体产物特征及变化规律,从而分析出该煤层的氧化规律,选择可靠的指标气体,预防采空区遗煤再燃。  相似文献   

17.
东周窑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北,晚古生代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太原组,其中5号煤层为主力可采煤层,近全井田分布,厚度0.46~16.38m,亮煤和半亮煤为主,煤层显微组分镜质组含量为31.1~67.4%,惰质组含量为30.7~54.4%,壳质组含量为5.8~16%。扫描电镜揭示5号煤无机显微组分多为高岭石、绿泥石和黄铁矿为主,发育基质孔、植物细胞壁残留孔、次生孔和微裂缝4种孔隙类型,基质孔和微裂缝占绝对优势,微裂缝多为内生收缩缝和次生张性缝,其共同构成5号煤双重结构孔隙系统。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井下自燃是井下重大灾害,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及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现代化装备进行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系统,采用束管监测技术,该技术具有测定气体组分较多、数据存储量大和分析较准确、监测连续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束管系统对井下气体组成及各种气体的含量变化能够在任何时候有效的实现监测,而且可以在地面监测中心分析预测煤自燃灾害程度及发生发展过程,能够对煤的预测预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而且易于操作、方法简单易上手。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从采区内采空区漏风通道、工作面漏风情况、采空区遗煤赋存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了任楼煤矿Ⅱ7212孤岛工作面的自燃危险性,通过对自燃危险区域的论证、圈定,给工作面的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工作提供了方向,重点区域重点监测、治理,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与收作;同时也为矿井未来类似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20.
薄鸭河预查区主要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城子河组,共含煤19余层,以薄煤~中厚煤层为主,其中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自上而下为:7、9、14、20号煤层,共计4个煤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0.92m,大部分可采煤层有7和9二个煤层。具有经济价值的煤层,主要煤层和煤层组曲线特征明显,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组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下一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