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2年以来,我先后在市级以上报刊电台刊播各类新闻稿件近千篇,连续4年被河南省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通讯员。我的体会是:沉到基层抓“活鱼”。我是焦作市山阳区人武部的专职报道员。1983年退伍回乡后,一直在外干临时工。由于在部队时爱写写画画,经常也有些“豆腐块”见报或被广播电台选用,1991年底,我被推荐到山阳区人武部任专职报道员。我喜欢深入基层,经常与基层武装部的同志和民兵们打交道,认为只有和基层的同志打交道,才能发现新闻线索。我乐于坐夜,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因为我觉得只有坐夜才能写出好稿。一次…  相似文献   

2.
过去,各部门都有专职通讯员,通联工作网络四通八达。如今,绝大部分专职通讯员变为兼职或改行;而许多新成立的三资企业,根本就没有通讯员;一些老通讯员或提干、或“下海”、或离退休,地方党报的通联工作网络,频频出现断线和断路的情况。新的形势需要新的通讯员工作方法。 一、以变应变保持通讯员 队伍的基本稳定 党报通讯员队伍的不断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上,就是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通讯员队伍也在不断地变化。通联工作以变应变,就要  相似文献   

3.
在《工人日报》国内政治部召开的全国通讯员经验交流会上,一位年近半百的高大汉子,以纯正的京腔向大家娓娓动听地介绍了自己近30年的新闻写作经验。他那对新闻事业的执著,对企业通讯报道的钻研和孜孜不倦的写作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来自天南地北的通讯员,大家异口同声地称赞:“‘贵哥’好样的!”“贵哥”是谁?他就是铁道部北京二七车辆厂宣传部的专职对外报道员林贵。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前分别在部队和民航基层从事过宣传工作,后来到中国民航报社做了专职编辑,对一些基层通讯员写新闻的苦恼感同身受。因此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就基层报道员如何提高稿件命中率的问题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中共丰县县委宣传部和县广播电台、报社等单位,利用召开通讯员例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向通讯员通报报道要求,开展采写和评稿活动,努力提高通讯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收到较好效果。丰县地处我省西北隅。全县有着一支由300余名专职和兼职通讯员组成的新闻报道队伍。三年前  相似文献   

6.
孙现富 《军事记者》2014,(11):71-72
“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不论是专职记者,还是兼职报道员,既然选择了做一个永不疲倦的行者,就应该时刻背起电脑,怀揣着纸和笔,俯下身子,永远地走下去,用满腔的激情在实现强军梦的征途中书写出最动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是初学写作的报道员,在跟报社编辑打交道时,常听编辑批评我的稿件说:内容不错,就是犯了就事论事的毛病。我实在不知道“就事论事”的含义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克服这个毛病,请帮助我,谢谢。报道员王泰王泰同志:你来信提出的“毛病”不仅初学写作者常犯,就是专职记者也难以完全避免。我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虽拿不出根治这种毛病的灵丹妙药,例可以谈一点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按说,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显著事实的报道,只要把事实向读者原原本本交代清楚就行了。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的新闻是讲究党性的,与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8.
常常听到一些报道员发牢骚:我们投给编辑部的稿件总是石沉大海;又常常听一些报社编辑发感慨:要在自然来稿中选点好稿真难啊!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报道员与编辑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够。通讯员不了解编辑部需要什么样的“货”,编辑部不知道报道员手中有什么有新闻价值的“货”。因此,我们从本期开始,开设“编辑部信息”专栏,为部队通讯员介绍军报各部门、各专版、各专栏的特色和最新报道计划及其采写要求,努力成为通讯员与编辑部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9.
武警河南总队三门峡市支队政委王怀东在重视新闻报道工作的同时,积极带头撰写稿件。近日,个人在《人民武警报》、《武警教育》杂志发表了5篇有基层代表性的文章。在他的带动下,该支队干部写稿劲头蔚然成风,从而使该支队报道工作跃入总队新闻报道工作的前列。(张志生)去年以来,山东省邹平县人武部党委在全县建起了“三员”新闻信息网。“三员”分别是:县人武部专职报道员,各基层人武部兼职通讯员和民兵连新闻线索信息员。为提高报道骨干写作水平,他们还以《新闻与成才》为主教材,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新闻知识讲座等行之有效的方…  相似文献   

10.
我从1997年开始写作新闻以来,一晃就是十年了。作为一名从基层业余通讯报道员成长起来的新闻人,在边学习边实践的编采工作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好一名基层通讯员的艰辛和光荣,再回头看看自己在从事业余新闻稿件撰写时曾陷入的误区,以及在担任编辑期间的工作体会,我总想把自己的亲身感悟写出来,希望能对通讯员朋友们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迟红 《新闻三昧》2004,(2):41-41
我是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沧州输油处一名年轻的干部,自1996年一直从事企业宣传工作。通过和广大通讯员、编辑的通力合作,已分别连续8年被石化管道报社评为先进报道员。我深知,企业宣传干部是通讯员和编辑之间的纽带,也深知通讯员采写稿子和编辑老师编发稿件的艰辛。在此,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谈一些  相似文献   

12.
《盐阜大众报》从一九八○年复刊以来,每年都办过通讯员培训班,学员都是乡镇的专职报道员或县(区)通讯站选派来的,“炒冷饭”的多,来“完成任务”的多。从一九八四年起,我们改变了培训通讯员的办法,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与有关县(区)和机关单位联办培训班,着重于普及,主要进行新闻道德和党报传统教育,讲授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常识。前年,仅与建湖、阜宁两县联办的培训班就有学员1136人,与盐湖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业余报道员,由于写稿的需要,经常求教于专职新闻干事和一些老报道员。他门有的对我说:“写稿要写得长一些,详细一些,文中引用的事例要多几个,便于编辑同志在改稿时选择,这样做稿件的命中率也高。”以这些话我将信将疑。后来,我采写的稿子见  相似文献   

14.
勤可补拙     
我是2000年10月走上团报道员岗位的。期间,共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作品380余篇,先后被几家新闻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通讯员。能在短短一年内创出佳绩,实践给我最大的人生启示就是:“勤可补拙。”腿要勤———写作要求写作者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而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想做到这些,腿不勤怕是不行的。当报道员不到一月,我就跑遍了全团所有连队和小远散单位。坚持隔一段时间到基层单位“滚”上三五天。去年,在新兵入营前,我迈开双腿下到连队,发现有几个单位迎新兵的室内拉彩条、扎红花、挂灯笼,布置得…  相似文献   

15.
“现在登篇稿子没有关系可真难啊!”很多通讯员发出如此的感叹。然而,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业余报道员只要写出高质量的稿子,并非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编辑同志是认稿不认人的。我是刚步入报道行列不久的业余报道员,也曾怨过编辑为  相似文献   

16.
张宁 《军事记者》2012,(6):70-70
有幸到军报编辑部学习.能够翻阅许多通讯员的来稿。不过,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拜读一些过去名字时常在报纸上“闪光”的通讯员稿件时.真觉得那些稿件不如他们过去的见报稿写得好。我问编辑老师.是不是通讯员的来稿都是这个样.后经编辑修改润色后才变“好看了”。编辑老师告诉我,这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是有些报道员平时一味忙着写稿.不注意学习.肚子里的那点知识渐渐掏空了.所以写的稿件越来越没味道。  相似文献   

17.
我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写真实的我的故事。我忍不住要告诉你们:我被招聘了。真的,我这个江苏农村姑娘被河南省宜阳县城关乡招聘为专职通讯报道员。  相似文献   

18.
我当通讯员10年有余,如今虽然成为专职新闻工作者,但对通讯员的酸甜苦辣深有感受。为通讯员说几句话,是我早有的心愿。通讯员苦衷种种:一是苦于采访报道没时间。通讯员写新闻的时间不能保证。他们有的人一身兼几职。刚刚得到一个新闻线索要去采  相似文献   

19.
去年,报刊、电台和县广播站共采用我写的稿件有一百多篇。谈体会,可归纳为三个字:苦、巧、乐。苦:我被分配到镇政府通讯组以后,虽然明文规定是担任专职报道员,但实际上是“业余报道员”,除经常参加镇上的中心工作外,还要写各种总结材料,打杂差,家中又有6亩多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某旅加强培训新报道员一批新战士加入通讯员队伍 本刊讯 函授学员解晓来报道:3月6日,济南军区某旅报道员培训班开学典礼在军官学习室隆重举行,有18名报道员参加培训。这是该旅为提高报道员采写素质,培养人才,开拓新闻报道工作新局面而采取的一项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