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1-1945年在广袤的苏联平原上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场战争——苏德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可以说都是以倾国之力,动用了几乎当时世界上所有能够动用的战争手段,其战争的残酷性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不多见的。但是在这场战争之前战争双方却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关系亲密期。  相似文献   

2.
战后初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核武器巨大威力的显现,促使杜鲁门政府形成了一种核垄断和国际控制原子能并行,但以核垄断为主的核政策。这一政策排斥与英国的核合作,但由于原材料对美国核计划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杜鲁门政府又不能完全中断这一合作,因此形成了一种与英国有限合作的政策。该政策的出台,造成了战后初期美英核关系的恶化。  相似文献   

3.
核技术的发明以及核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一个与以往任何时刻都截然不同的崭新时代——核时代。芝田进午对核时代做了初步的哲学审视,认为核时代新哲学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并且把人类的存续与发展作为其最终价值的世界性哲学。芝田进午提出核时代新哲学应是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形态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作为核时代新哲学来展开自身。马克思主义在核时代应该出场,马克思主义"幽灵"依然在场。  相似文献   

4.
抗战爆发前十年间,中德两国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德国政府内部,就对华和对日关系而言、又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同中国合作;一派则视日本为未来战争中的盟友。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德国远东政策的重心逐渐偏向日本,其在华利益服务从于它的欧洲扩张战略。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使欧美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欧美之间裂痕的加大虽然难以改变双方“盟国关系”的本质。但随着双方矛盾的不断发展,联盟内部“美主欧从”的关系格局将会由此改变。  相似文献   

6.
从伊拉克战争看欧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之间在中东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 ,在当前的伊拉克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欧美之间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 ,并不是因为双方存在巨大的利益冲突 ,而是双方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差异 ,即双方在对待伊拉克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 ,分歧在于实现目标的手段和作法。欧盟主要国家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 ,与欧盟在中东地区的特殊利益密切相关 ,包括经济、安全、对外政策取向和欧盟对中东局势的某些特定的考量。即使是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的英国 ,与美国的出发点也并不完全一致 ,与其他欧盟国家也不存在根本冲突。欧美关系的基本性质仍旧是“盟国关系” ,欧盟国家在对伊拉克战争 ,特别是战后重建的问题上仍将与美国合作。  相似文献   

7.
开元末期(公元736年—公元741年)是唐蕃关系比较紧张的时期,在经历了开元中期的长期战争之后,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开始与吐蕃进行谈判。随着谈判的失败,双方又开始了长期的战争争夺。后来随着金城公主的逝世,唐蕃之间的"舅甥关系"也随之陷入低谷之中,双方用和亲方式连接起来的彩带也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核恐怖犯罪的威胁和挑战。《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为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核恐怖犯罪产生的威胁提供了初步的国际法律框架。解析核恐怖犯罪构成要件有利于认识和防范此类犯罪,在此基础上探讨核恐怖犯罪的预防控制机制以及打击核恐怖犯罪的国际合作措施。  相似文献   

9.
1946年美国制定了〈麦克马洪法案》,严格限制国家间的核情报交流,战时建立起来的英美核友谊随之破裂。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先后在1954年和1958年对原子能法案进行了修改,对核情报交流的限制大为降低,原子法案的修改过程也伴随着英美核关系从破裂到有限改善到最终形成核联盟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朱辽野 《丹东师专学报》2011,(2):127-130,136
2010年朝鲜半岛是在局势不断紧张中度过的,这是由朝韩双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质决定的,也是美国推行其东亚战略的结果。局势不时紧张,甚至发生武装冲突,已成朝鲜半岛的常态。朝韩目前的实力都不足以压制、吞并对方,美国也无力发动对朝鲜的战争,中俄是遏制战争的有力因素,斗而不破是朝韩关系的特征,半岛发生大战的可能性极小。2011年初朝韩都发出缓和关系的信号,下半年会进一步缓和。朝韩双方都无法支撑长期紧张局势的压力,美国也需要在缓和中寻求朝核问题的解决途径。2011年下半年朝韩双方可能重启经贸合作,有限恢复韩国对朝鲜的人道主义援助。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和东盟积极发展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经过努力,双方关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为未来的关系发展开拓了空间。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些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并未完全消除;但是在双方关系中,积极因素是主要的,友好合作是主流。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和东盟都将致力于深化全面合作,进一步推进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蒙元入主中原后,曾试图经略东南亚。至元十八年,元朝以安南国王陈日烜拒不入朝为由,改封其叔陈遗爱为王,并添设安南宣慰司,任柴椿为都元帅,护送其回国即位,欲以此增强对安南的监控,协助朝廷的东南亚政略。但安南既不接受新王,也不配合远征占城,从而激化了双方的矛盾,使元朝的征占行动演变为征伐安南的战争。元朝在这场战争中先赢后输,最后不得不接受安南贡而不朝的现实,使双方只是维持一种礼仪式的宗藩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法双方由越南问题而引发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有相当影响的战争。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直接参与了这场战争。在与宝海的交涉中,李鸿章不再拘泥于中越宗藩关系之虚名。而是从国家安全利益出发,与法国划定鸿沟,防止法国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中国西南。可以说,《李宝协议》的签订,实为李鸿章务实外交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非友好交往历史悠久.过去同为反帝、反殖统一战线的战友,进入新世纪,双方在原有友好交往的基础上开展了能源外交,以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目前,中国和非洲分别为能源输入国与能源输出国.因此,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前途光明.但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能源需求的新形势,双方需要进一步沟通以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英国政府一直谋求与美国建立核同盟,意在保持英美两国的特殊关系,并借助美国确保英国和西欧的安全,维系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日趋紧张的国际冷战局势、英国在核领域取得的实质性进展、英美相似的安全战略原则以及美国对自身全球利益的考虑,最终促成了英美核同盟在麦克米伦执政时期得以建立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恐怖活动的不断升级,恐怖主义利用核等放射性物质进行恐怖袭击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威胁,联合国大会于2005年4月通过了<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为预防和惩治核恐怖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鉴于此,应当将危害性极大的核恐怖主义犯罪化,并应制定惩治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具体罪名和刑罚,设立专门的机构,遵守特别的程序,加强国内监管和国际合作以更有效地预防核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战争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科技进步与战争演变的历时研究表明,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科技与战争都是紧密合作、携手并进的。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不仅刺激、制约与促进科技研发与应用的方向、目的和资源,而且是科技的试验场,还促成了国家组织的科研工作。同时,科技是战争的巨擘,不仅是战争的动力源,而且预示未来战争的走向。科技与战争的"联姻"与"联动"致使人类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要忍受战争所造成的残酷后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核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面临的压力,对核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以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一种推进核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原子弹的研制反映了美国核观念的初步确立和战略的转变,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罗斯福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决定联合英国与德国法西斯在军事科学领域展开"核军备竞赛"。20世纪30年代核物理学的发展,"敌国侨民"的担忧和战事的紧迫为美英合研制原子弹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杨虎城与中共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矛盾,双方的首次分歧和矛盾是皖北暴动,它是双方关系进入第二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1933年杨虎城与中共之间协议的终止中共应负一定的责任;中共与杨虎城达成反蒋抗日的秘密协定是在1936年4月,而不是1935年底;双方联合事宜进入具体磋商落实阶段最早是在1936年9月而非8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