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贵州安顺地区,存在300多个自称为"南京族"或"老汉人"的村寨,他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在这些屯堡村寨,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社区的保护神。作者在对吉昌屯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吉昌屯"抬汪公"活动的仪式入手,展开对作为社会文化事象的"抬汪公"活动与屯堡社区稳定性的关系探讨。通过研究,认为其活动仪式对社区稳定性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黔中屯堡社区的汪公传说大致可分为捍卫民众安全、评判民众纠纷以及惩戒民众失敬等类别,这些传说产生、扩散、流传至今,主要在于它建构并维系了"汪公"的神圣性。屯堡民众以"汪公"来规训村民行为举止并生成村庄社会关系,也将之弥散于"抬汪公"活动而直接型塑出具有超越性的活动经费筹措和管理制度。"抬汪公"民俗在屯堡社区的实践表明,以民间习俗为基础而生成并维持的村庄"自组织"式的治理秩序,可以与现代科层式治理秩序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3.
屯堡人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特定的崇信理念.抬汪公、庆五显是古老的民间习俗,反映了安顺大多数屯堡人共同的心理意识.自明代以来,抬汪公、庆五显的祭抬活动一直在安顺的许多屯堡区域流传,成为维系安顺屯堡人情感的精神纽带.这两种祭抬活动,既庄严肃穆,又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屯堡村寨现代体育的调查,发现在屯堡村寨中最为常见的现代体育运动形式为篮球运动,其他形式的体育运动多见于学校.但近几年,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屯堡村寨中的现代体育运动在不断的衰退.  相似文献   

7.
以屯堡方言岛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屯堡村寨和云贵地区其他村寨的地名的比较研究,透视其文化内涵。首先考察了屯堡村寨及贵州其他汉族村寨地名中通名的历史层次;然后分析了屯堡一带十二兽地名的文化内涵,得出结论:十二兽地名是明代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的统治民族彝族在经济文化、民族心理及思维方式上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屯堡民间信仰来源广泛,是典型的移民文化。首先,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信仰和习俗是其重要来源。其次,屯堡人对祖先的崇拜,尤其是对汪公信仰构成了屯堡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再次,屯堡人受少数民族影响,笃信鬼神,自然神、家族神、傩戏鬼神、五显神等。同时,因其特殊的移民生态,造成了屯堡民间信仰的鬼神崇拜中神灵繁多,是多神信仰。  相似文献   

9.
大屯契约文书,见证清至民国安顺屯堡社区民间契约的规范化,体现清代“屯田”在屯戍制解体后成为高税田,而从永佃权到"一田两主"的顶田契约及其他杂契,作为藏于民间私家的乡村档案,对明清以来到20世纪50年代的安顺屯堡村落,尤其是废除屯戍制度后的安顺屯堡村寨的赋税、地租、生产力、生产关系、土地交换、家庭遗产继承、乡亲寨邻的人际关系等情况提供了研究的资料,对国内专家学者对研究屯田制度及其解体后的安顺屯堡村寨的研究以及中国契约文化、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较为难得的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
对典型屯堡村寨号营村展开扎实的田野调查,将聚焦的目标集中在乡村教育特别是民俗教育的主题上。通过号营村民俗教育的结构性呈现和分析,借鉴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襁褓”的说法,认为屯堡民俗教育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人的精神成长的“文化襁褓”。以此为前提又做进一步的分析,认为村落社区的公共知识、公共活动、公众空间、乡村社群四个相关互联的要素共同支撑起了“文化襁褓”这一概念,这对于当下的乡村教育,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亦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屯堡乡土小说主要以屯堡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屯堡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情风俗的描写,反映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情感以及集体性格。屯堡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屯堡文化的自觉、屯堡民俗文化"常"与"变"以及屯堡乡村文化精英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2.
孝道思想是屯堡人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佛歌、孝歌、丧葬仪式及地戏、花灯等民俗文化活动来展示。在自明初至今6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屯堡人孝道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儒学精神和宗族情怀,不仅促进了屯堡文化的发展,而且也维系着屯堡族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孝道思想是屯堡人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佛歌、孝歌、丧葬仪式及地戏、花灯等民俗文化活动来展示。在自明初至今6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屯堡人孝道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儒学精神和宗族情怀,不仅促进了屯堡文化的发展,而且也维系着屯堡族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九溪是贵州安顺市的一个典型屯堡村寨,属于屯堡方言的九溪方言在语音方面与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北京语音有同有异.本文着重以图表方式比较九溪音与北京音的声韵调,力图了解二者相互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和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5.
黔中屯堡地区有丰富的碑刻文献,既是当地乡土文化景观之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也为研究安顺屯堡乃至黔中村寨沿革、家族发展、民俗文化与旅游遗产等提供了重要凭据。据碑刻内容及形态,可将之分为禁约、纪事、述德、纂言等类。黔中屯堡区域丰富的碑刻文献对研究地方风土民情、村落与家族历史、明清贵州地方赋役与驿传制度等皆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4):F0002-F0002,F0003
科研是高校的重要功能和基本职责,也是其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安顺学院紧邻广受国内外关注的屯堡群落,众多屯堡村寨丰富的文化事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在汉民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屯堡文化现象”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特殊案例,它在贵州一体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安顺学院作为一个地方性高等院校,有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职责,在屯堡文化研究方面理当有所作为。学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调动、整合院内外资源成立了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7.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4):F0002-F0002,F0003
科研是高校的重要功能和基本职责,也是其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安顺学院紧邻广受国内外关注的屯堡群落,众多屯堡村寨丰富的文化事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在汉民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屯堡文化现象”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特殊案例,它在贵州一体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安顺学院作为一个地方性高等院校,有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职责,在屯堡文化研究方面理当有所作为。学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调动、整合院内外资源成立了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8.
乌江流域土家族村寨的社区教育发展经历了传统社区教育主导期,传统与现代社区教育交融期以及现代社区教育探索期三个阶段。现代社区教育探索期,村寨社区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传统社区教育生发根基的消解,新型社区教育基础不牢固,社区教育精英力量的缺位与新型社区教育的科学性不够等问题。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研究认为乌江流域土家族村寨社区教育的重建需要重审村寨社区教育的价值,重塑村寨社区教育的基础,重组村寨社区教育的力量,重建村寨社区教育载体与重回村寨居民的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鲍家屯村为例,考察了屯堡人招赘婚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屯堡招赘婚盛行是明代中后期以来屯政败坏的体现,对传统父权制下的"性别偏好"有消解作用。招赘婚还有利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同时,屯堡招赘婚也导致了一些婚姻家庭问题。  相似文献   

20.
侗族地区在民国以后,国家权力才逐步地进入到侗族村寨。以前,侗族村落主要是依靠家族组织、寨老组织、合款组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社区自我管理。民国时期推行"保甲"制度,国家权力渗入村寨,传统社区组织受到一定影响,但仍能够在村寨事务管理上发挥主要作用。解放后,传统组织在国家权力的强力挤压下,组织形式不复存在,停止了一切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权力开始从村寨中收缩,传统的社区组织又以新的形式出现。本文以阳烂村为个例进行分析,以揭示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