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育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周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 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 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  相似文献   

2.
2006年初《对外大传播》开始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共同主办《新闻发言人栏目时,发表了新闻局局长郭卫民的专访文章《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2007年新年到来之际,《对外大传播》再次采访了主管新闻发布具体工作并主持过数十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郭卫民局长。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网络媒体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的新途径,借助国际互联网对外宣传河南,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02年4月15日至20日举办了“网上看河南”活动。活动得到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各大新闻网站、部分综合性非新闻网站和北京、上海、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11,(7):13-13
5月31日上午,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组织中外媒体记者集体采访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并在现场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次活动是中央外宣办在七一前为更好地满足中外媒体采访需求,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和采访的首场活动。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11,(7):9-9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在七一前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活动和采访活动。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更好地满足中外媒体采访需求,中央外宣办将从近日开始,  相似文献   

6.
本刊《发言人》栏目开办三年来。一直在追踪并记录着中国新闻发布制度的进程。采访了主管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高端人士、中央部委和地方的新闻发言人。对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也做了专访。另外,对于政府部门举行的重大新闻发布会,本刊也同样进行了深度地报道。 本文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兼全球新闻研究室主任。作为一位学者,他身体力行地在推进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2001年至今,他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球传播系列高级研讨班和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联合主讲。编著和译作有《新闻发言人全书(三卷本)》《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发布——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运营媒体》和《媒体与权力》等。编者拿到这篇文章时,的确感受到专业的理论含量,更感受到了实践的热度——  相似文献   

7.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担当发言人的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这是他自2005年8月上任后第二次在这里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工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推进,向中外记者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对外大传播》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感受了蔡武主任与中外记者近距离展开的答问和交流。记者们尤其是境外记者提问踊跃,会场气氛如同2005年年终蔡武主任履新后第一次亮相新闻发布会时一样热烈和活跃。在用了8分钟左右的时间简要作了介绍后,他将一个多小时留给记者提问。散会后他还在台下与上前围住的记者们继续交流了10分钟,他说:“能够有更多机会和媒体更直接地沟通,也是我的愿望,我一直在推动。”记者们都笑了。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8,(9):61-61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世界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元化。近3万名境外记者来到中国进行采访,面对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奥运外宣舞台,中国的新闻发布工作也将接受来自世界的检验。最近,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编辑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其电视蓝的封面底色,就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厅标志性的背景板一样醒目、熟悉,而简明、规范、实用也是这本手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网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始建于1997年,是一个用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韩文和世界语10个语种11个文版对外发布信息的“超级网络平台”,其读者分布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网坚持以新闻为前导,以国情为基础,向世界及时全面地介绍中国,是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的“网上百科全书”。中国网连续多年成为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独家网络直播发布单位,也是获授权进行“两会”直播报道的三家重点新闻网站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外大传播》2008,(5):56-56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世界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元化。据估计,届时将会有近3万名境外记者来到中国进行采访。面对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奥运外宣舞台,中国的新闻发布工作也将接受来自世界的检验。最近,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编辑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其电视蓝的封面底色,就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厅标志性的背景板一样醒目、熟悉,而简明、规范、实用也是这本手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8,(4):60-60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世界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元化。据估计,届时将会有近3万名境外记者来到中国进行采访。面对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奥运外宣舞台,中国的新闻发布工作也将接受来自世界的检验。最近,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编辑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其电视蓝的封面底色,就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厅标志性的背景板一样醒目、熟悉,而简明、规范、实用也是这本手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23日~27日,第100届“广交会”如火如荼,10月31日开幕的珠海“航展”也紧锣密鼓地在筹备之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选择了相对平静的中山市,举办了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广东的新闻官们齐集于此,练就内功,广东省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各地级市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助理,主管新闻发布工作的各地级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共约200人,参加了迄今为止广东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一次新闻发言人培训。《对外大传播》作为特邀媒体,对这次历时一周的培训班进行了全程采访,切实感受到广东新闻官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初,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有关领导的提议下,本刊开办了《演讲录》栏目,刊发了多篇国内外优秀的演讲文章,以期为中国的新闻发言人提供更好的参考。在同年第七期,本刊编辑部对原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女士做了专访,并以“扫描,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为题做了一组文章,对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作了较为全面的扫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2004年度第六十场发布会上,62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发言人的名单被公布。正在走向前台的新闻发言人这一群体愈加引人注目。本期我们将对部分“新闻发言人”聚焦。作为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工作方面一定有很多见解和感受,本刊记者请他们谈其所想,说其想说……?  相似文献   

14.
在经常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记者印象中,最多的是那些围绕重大热点问题和突发公共事件而组织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发言人出席的新闻发布会。本刊一直在追踪报道这样的发布会。中国政府正在推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区市三个层次新闻发布工作和发言人制度建设,因而省区市级的新闻发布工作也成为本刊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周音 《对外大传播》2006,(10):48-49
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报道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常言道,新闻报道“七分靠采,三分靠写”,便是对采访重要性的评述。新闻采访的特性,决定了它既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也是一门艺术性很高的学问。根据本人多年新闻采访的实践,总结新闻采访的艺术性应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美国著名记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埃德加·斯诺诞辰100周年,北京大学将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于2005年7月19日-20日联合举办“让世界了解中国——斯诺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活动,将在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的层面对斯诺的新闻理念和实践进行研究,继而探讨全球化时代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相关领域面临的新课题。在北京大学和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的支持下.本刊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和媒体人,本刊推出一组特别报道——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1日开始,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央对外新闻单位乘青藏列车采访团”在青海、西藏两省区采访,历时七天.沿途经过青海的西宁、格尔木,西藏的拉萨、当雄等地,就青藏铁路通车后的运营状况,对西藏、青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农牧民生活改变,环境保护、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文化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广泛采访。来自全国32家对外新闻媒体的51名记者参加了此次大型报道活动。大规模地组织各路外宣媒体采访西藏,这是第一次。谈及组织这次采访的背景和起因,领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七局副局长王丕君说: “三年以来,国际、国内都非常关注青藏铁路的修建,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外的报道很多,大部分报道是负面的,主要是引用国外从事“藏独”分裂活动人士的话来说三道四。因此在通车以后一个月,我们想组织记者乘青藏列车去亲眼看看通车一个月以来的实际情况.作个判断,让西藏、青海当地的各方面人士说说他们眼中的‘环保路’、‘幸福路’、‘致富路’,可能更有说服力。” 记者们此行肩负着向世界介绍青藏铁路和通车后藏区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的使命,大部分人又都是第一次踏上雪域高原。让记者们兴奋不已的不仅是列车途跨越莽莽昆仑.穿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翻越唐古拉山,绕过藏北草原,直抵拉萨,还因为对他们来说列车就是捕捉新闻的一个绝好渠道。乘车途中,他们接触到乩车长到调度中心,乘务员等铁路沿线的基层人最;到了青海、西藏的藏区后,他们可以直接到普通藏民和参与青藏铁路建设的建设者家中.和他们进行交谈。一路走下来,他们不但获得了很多新闻故事,而且也产生了很多感受和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多长时间发布一次信息?怎样才能满足渴望得到政务信息的媒体和公众的需求? 正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大力推动定时定点的新闻发布制度的时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向社会公布了。这是中国第一部政府信息公开法规。它对上述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答案:各级政府的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公开信息必须准确,及时。 参与立法的一位研究员指出,立法工作八年前就已开始进行,2003年那场肆虐中国的“非典”暴露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严重滞后,从而加速了立法步伐。而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非典”之后开始广泛建立起来的。这可以说是历史的一种契合。这部条例的实施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也起到推动和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建立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制度。同年9月,批准设立国防部新闻局。2008年5月中旬,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首次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国内外媒体认为,我军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向世界展示我军风采,塑造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军事传媒专家也指出,  相似文献   

20.
于淼 《对外大传播》2007,(10):12-15
前不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召开的自主新闻发布工作交流会上,国家林业局的同志介绍在今年风沙肆虐的时刻,新闻发言人到现场召开发布会,做法很有魄力,吸引了在场中外记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