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些年报纸的一大发展变化就是刊发的图片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位置越来越显著,新闻照片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在版面上当“配角”或“点缀”,已步入了报纸“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时代,同时,新闻照片已成了一种独立的、被广泛应用的新闻体裁。有了这些变化,读者爱看了,记者肯干了,报社效益也好了:随着图片新闻在报纸上地位的增强,读者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办报人就要不断加强报纸图片的瞬间形象、新闻含量及时效性、真实性,力求做到动人、感人.印象深刻、余味无穷。一句话,要大力增强新闻图片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陈开尧 《新闻界》2001,(6):61-61
党报舆论监督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新闻稿件,即通过记者的笔披露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于这一点,各报都极为重视并下大力做好;二是新闻照片,即通过直观的、现场的、真实的画面抨击社会不公和阴暗面,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对于新闻照片在舆论监督中的独特作用,一些同行并不像对待新闻稿件那样十分重视和感兴趣,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在法制日益健全和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可以说,新闻稿件和新闻照片是报纸舆论监督的两翼。两翼齐飞,舆论监督的作用才发挥得更好。而新闻照片在舆论监督中的独特作用表现在:一是新闻纪实性强。新…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图文并重”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各家报纸都力争版版育照片,必要的情况下,不惜版面用大照片。但是在图文并茂的热闹背后,还存在一个新闻照片的表现力尚显不足的问题。如何增强新闻照片的表现力,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运用照片质量中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新闻照片的表现力是指新闻照片对于新闻事实表达的深度和力度。由于新闻照片反映事实具有瞬间性的特点,增强新闻照片表现力,也就是尽量使瞬  相似文献   

4.
陈健兵 《新闻前哨》2002,(12):40-40
如何拍好和用好新闻照片,一个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就是看新闻照片是否有新闻意境。一、新闻照片必须有新闻意境什么是新闻意境呢?新闻意境是渗透着新闻摄影者某种感情的生活图景所构成的新闻作品的意蕴和境象。新闻照片是对新闻事实忠实的纪录或表述,必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栩栩如生的图像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新闻照片是一种视觉新闻,它是通过照片上所看到的背景、人物、物体反映新闻主题,使读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新闻照片的纪实性。如果一张照片没有新闻意境,它可能是一张艺术照片…  相似文献   

5.
新闻照片档案指新闻媒体在采访业务活动中产生的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新闻摄影作品.它同报道、通讯等新闻作品一样。是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新闻事件的缩影,是文字材料的有效补充。一篇看似平淡的新闻报道,如配发一幅照片。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著名新闻学家马达在其著作中写道:“新闻摄影是报纸、电视不可缺少的一种新闻样式。它在传播现实生活中大量生动的信息时.通过可视形象。纪实、再现、保存了人和事的现场真实原型.对人们了解今天和昨天,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是其他新闻样式所不能替代的。”还有学者称:“新闻照片将社会前进的步伐转换成历史记录。将生活的瞬间凝固成历史脚印。”都充分体现出新闻照片的份量和作用。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报道的形式、途径越来越丰富、新闻照片的数量也与日剧增.并且越来越成为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由此也决定了新闻照片是新闻业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做好新闻照片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新闻单位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本文将加强新闻照片档案的管理,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是用视觉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一幅新闻作品不是简单的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记录,而是由记者通过镜头把现实中的形象组织成一个信息传播媒体。事实上,任何一幅新闻照片,都离不开记者对形象的选择、推理、提炼和抽象的思维活动。理解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是认识新闻摄影和评价新闻摄影作品的一个前提,对提高新闻摄影报道质量和形象表现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离开新闻摄影的实践,忽视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内在的联系,而断言  相似文献   

7.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作为一个新闻爱好者,第一次举起相机拍新闻照片,没想到在省级党报《河南日报》(2005年5月18日)和《河南日报·农村版》(2005年5月17日)上了两个头版,这虽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笔者以为,拍新闻照片要有“三心二意”,才能拍出好的新闻照片来。“三心”即细心、耐心和信心;“二意”即吃透“党意”和“民意”。2005年5月15日是伊川县白沙乡集会时间,笔者外出时发现在白沙乡农村信用社的大厅里人山人海取款的情景,这使我想起前几天母亲拿的一个信用社的存折,存折的“注释”项为“粮补”。母亲还高兴地对我说,现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闻照片以其独特的视觉直观性、形象感染性,越来越被军内外报刊所重视。但作为有独特视角的军事新闻照片并没有和军事新闻改革同步前进一齐“图并茂”。仔细观察报刊中的军事新闻照片,多为构图雷同、画面单一、缺乏个性,没有使瞬间画面具有更多的内涵,表现感染力差,很难引起受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新闻图片,是媒体通过视觉手段来传达信息的新闻报道体裁,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具有纪实性、证实性、实感性等特点。广义的新闻图片主要包括新闻照片、新闻漫画、新闻图表等,而狭义的新闻图片则仅仅是指新闻照片。本文主要对新闻照片焦点即主题的表现手法进行粗浅探讨。新闻照片是作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景的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和平面媒体的发展,给新闻图片市场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内外各种新闻图片网站越来越多,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和媒体之问搭建起一个相互流通的平台,摄影记者发表照片更加便捷,媒体也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择采用各种新闻照片,增强了新闻照片的时新、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不能再用双重标准来评价新闻摄影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前身——首都新闻学会新闻摄影学术组提出了评价新闻照片的“五求”标准,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十几年来的全国新闻摄影评选也基本上是按这“五求”标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王文利 《新闻知识》2000,(11):39-40
新闻照片要想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拍出新意。新闻照片的新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新,一是形式的新。在新闻摄影界人们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以为凡是对着新闻事实拍摄下来的照片,都是新闻照片,其实不然,并非所有的瞬间都具有新闻性和新闻价值。内容的新表现在必须是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形式的新指的是对截取的新闻事实瞬间形象的表现要新,即瞬间的画面组合──构图要新颖独特,能够赋予新闻照片更深的内涵和视觉愉悦。新闻照片主要靠形象说话,要拍出有新意的新闻照片,首先要善于捕捉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一、不能再用双重标准来评价新闻摄影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前身——首都新闻学会新闻摄影学术组提出了评价新闻照片的“五求”标准,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十几年来的全国新闻摄影评选也基本上是按这“五求”标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解放军报》新闻摄影宣传曾经创造过辉煌:军报刊发的抗洪救灾新闻照片曾被《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大报和香港报纸大篇幅转载;军报发表的众多优秀新闻照片曾经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或者在国家级摄影比赛和展览中获得大奖;军报的许多新闻摄影佳作曾经被全军官兵传为佳话,被基层部队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军报曾参加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被评为“报纸要闻版运用好新闻照片”一等奖;军报推出的新闻摄影新人很多成为全国新闻摄影界的新星……荣誉已成为历史。荣誉只代表过去。在荣誉和成绩面前…  相似文献   

15.
王伟  房宝树 《新闻传播》2005,(11):68-68
“如今的媒体已经进入一个读图时代,人们喜欢看电视活动的画面,看报纸第一眼进入视线的是生动的新闻照片。所以一张报纸没有好的新闻照片就会失去很多读者,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是鹤岗日报社社长杜广成说的一番话。鹤岗日报社十分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要求摄影记者多深入现场,多下功夫,多拍好照片:要求编辑们要重视图片新闻,好照片要上头题,要给大版面。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二十世纪人类进入“读图时代” 起,军事新闻图片已越来越成为军区军兵种报纸上一个主要的新闻品种,围绕部队军事训练这个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中,无论是政治教育、后勤保障还是装备管理,都可以用新闻图片的形式加以宣传。作为军区报社的一名编辑,笔者经常接触到部队新闻干事的图片来稿,从来稿情况看:一是数量少;二是主题表现“平”、“浅”、“死”。“平” 是指平面化,“浅”是指深度不够,“死” 是指缺乏动感表现。无论是报道典型人物,还是反映工作专题,内容雷同、主题轻微模糊的稿件多达80%以上,图片难以走上版面,主题表现力不够是主要症结。下面结合笔者对提高军事新闻图片主题表现力的几点思考,和部队新闻干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中人物情感的捕捉与表达,是新闻照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人物的情感捕捉准确及时,人物的神态表达好,则新闻照片才会传神,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笔在新闻摄影实践中,对人物情感的捕捉与表达,一直在作努力的探索。这里,仅以去年“抗击非典”时期的成功实践为例,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新闻照片的形象表现力,是新闻照片的一大特征,要求新闻照片要吸引读者、打动读者心灵、对读者有着强烈感染力的画面形象。如果新闻照片缺乏形象表现力,仅靠文字说明来传达新闻内容,那就失败了。形象表现力好的照片,会使读者一目了然,看到照片如见其人其事,如身临其境,照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情、意、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闻照片主要由主体形象和背景形象构成。下面,我就新闻照片的背景形式,谈谈自己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美国一九七八年最佳新闻照片比赛,它向我们提供了美国新闻摄影界当前的一些动向。它可以使我们了解美国新闻界选择新闻照片的标准。这些新闻照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日常生活中抓住富于表现力的瞬间,在一定程度上形象地表现了主题思想。这种拍摄技巧,可供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晴晓 《新闻窗》2005,(4):37-38
一张好新闻照片的标准是什么?中国新闻摄影界比较公认的提法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一任会长蒋齐生在1985年提出的“新、真、活、情、意”的标准。《华盛顿邮报》评判新闻图片分五个档次:即“信息含量、形象价值、情感因素、亲切感、观点性”也被国内一些媒体图片编辑认可。这两种标准有一个共同点:新闻照片应该具有情感的感染力,也就是说,要想让照片打动读者,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就必须具有“情感力量”,以情动人!1993年我在《中国青年报》学习期间,我的指导老师就是拍摄《我要读书》(大眼睛姑娘)的作者解海龙,这位著名的摄影家给我的教益颇深:“要定格最佳的一瞬间,只有用真情触动快门,自己才会先被感动,拍出来的画面才有情感力量,才能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