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是读者。我们体会到,在新闻改革中首先要树立读者第一的观念。有读者观念,新闻的其它方面的改革如写短、写活、服务性、可读性,也会相应地进行配套改革。1984年初,我们明确提出了“保持短活特色,认真研究读者,加重报道分量,逐步创出风格”的新闻改革目标。近  相似文献   

2.
新闻改革是一个大题目,从哪里入手?我们编委会经过研究,决定把提倡写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在报上开展短新闻竞赛。我们所以把提倡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一是扩大短新闻竞赛的成果。我们的报纸从1979年4月开始,在一版举办了《今日快讯》专栏,每天发表“短、快、新、活”的消息十条左右。读者反映,这个专栏象打开的  相似文献   

3.
湖北沙市报记者王家绵写的本报专访,在读者中有一定声誉。来沙市的名人他几乎都采访过。尽管他是一名小报的记者,在专访知名的“大人物”的时候,却从来没有畏缩过。1984年12月,全国人大四川、湖北视察组来沙市,王家绵得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在此行之列。他找到曹禺下塌的房间,刚敲门,便被省里派来的保卫人员拦住。他说:“我是沙市  相似文献   

4.
《开滦矿工报》于一九四九年创刊,四开四版,周四刊(含《星期天》专刊)。我们从一九八三年四月开始,围绕如何按照新闻规律办好企业报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带来的初步成效是:观念新了,文章短了,报道面宽了,版面也活了,报纸的发行量大幅度增长,达到三万八千份。打破生产报的旧观念正确把握企业报的功能企业报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按传统的观念,人们习惯于把企业报看成是企业的机关报、工作报、生产报。这种办报观念,反映在报纸上,则往往是:①领导活动多,领导的讲话、指示都要登在报纸上;  相似文献   

5.
湖北沙市报记者王家绵写的本报专访,在读者中有一定声誉。来沙市的名人他几乎都采访过。尽管他是一名小报的记者,在专访知名的“大人物”的时候,却从来没有畏缩过。 1984年12月,全国人大四川、湖北视察组来沙市,王家绵得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在此行之列。他找到曹禺下塌的房间,刚敲门,便被省里派来的保卫人员拦住。他说:“我是沙市报记者。”“省里人”说:“省报、长江日报的记者采访我们都拒绝了。”“他回故乡来了,见他一面也不行吗全”“不行!”王家绵只好暂时离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在新闻要写活写短的呼声中,中宣部将“现场短新闻”的报道方式,作为深化新闻改革的一方面加以提倡。而今,“现场短新闻”犹如春风吹又生的小草一般展露于众家报纸的版面上,深受读者的喜爱。 然而,笔者却发现一些报纸对“现场短新闻”的概念有  相似文献   

7.
写活经济报道,是新闻改革的一个方向,近几年来,我报记者发挥县报记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勢,写出了一些较活的经济新闻,其中三篇在全市、全省新闻评选中获奖,三篇在省、市新闻单位获奖。认真总结这些获奖的经济新闻,使我们看到了写活县报经济报道的出路所在。多向思维开视野。县报记者多是半路出家,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较深,这是县报经济报道难以活起来的一条重要原因,也是县报搞活经济报道的突破口。多向思维为我们开拓了视野,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反映万花筒般的商品经济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1989年,长安农村有偿服务刚刚兴起,人们褒贬不一,我报记者时捕捉到新闻线索,运用多向思维采写出了  相似文献   

8.
学会评报     
评报,就是评论报纸,研究新闻业务。许多通讯员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眼睛只盯在写作技巧上,殊不知学会评报,是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评稿的内容和范围1、评消息。报纸是新闻纸,是以发消息为主的。我们首先可以看报纸上发的消息数量多不多,对读者提供的信息广不广。《羊城晚报》一版的消息短而且多,平均每天二十二条左右,高出同类版面的报纸。还要看消息快不快,写得好不好,有哪些新的突破。2、评报纸上的言论。言论代表着编辑部的声音。我们可以评论它的针对性强不强,写得活不活,  相似文献   

9.
新闻改革是一个大题目,从哪里入手?我们编委会经过研究,决定把提倡写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在报上开展短新闻竞赛。我们所以把提倡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一是扩大短新闻竞赛的成果。我们的报纸从1979年4月开始,在一版举办了《今日快讯》专栏,每天发表“短、快、新、活”的消息十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现场短新闻,通常是指记者、通讯员及作者在深入现场采访时写出的现场新闻。一篇优秀的现场短新闻,使读者犹如亲临其境,产生出与新闻现场同时跃动的感知效应。那么,怎样写活现场短新闻?笔者认为:写活现场短新闻,应该把握好现场短新闻的三个写作要点:  相似文献   

11.
陈融 《青年记者》2009,(24):93-94
现场短新闻,是报纸宣传中常博得读者欣赏和喜欢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最能代表新闻记者特色的一种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比一闪即逝的动态报道有生命力。写好现场短新闻,有助于推动新闻改革,改进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12.
一 现场短新闻,是报纸宣传中常博得读者欣赏和喜欢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最能代表新闻记者特色的一种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比一闪即逝的动态报道有生命力.写好现场短新闻,有助于推动新闻改革,改进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13.
文章宜简洁凝练,新闻尤应短而精,“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契诃夫语)。多写多登短新闻,是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共同需要。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如何适应受众的迫切需求,把新闻写得短而精?本文试从新闻写作、语法修辞和受众心理三学科的结合部,对新闻语言的跳跃和合理跨度作一些探讨。一多年来,在我们的报面上,一个突出的带有普通性的问题是,大量的新闻语言粗糙,冗句冗字此此皆是。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版面,直接影响到新闻媒介承载的信息量,也影响到新闻宣传的效果。难怪不少读者感叹,报纸没有多大看头。  相似文献   

14.
卫生科技新闻由于涉及较强的医学专业知识,要求语言表述准确、严谨,往往流于“老套”,不容易写“活”,读起来枯燥乏味,不吸引人。对于卫生类专业报来讲,卫生科技新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大的读者群,怎样写好卫生科技新闻,从而吸引读者,活跃版面,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条好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标题,往往会与读者失之交臂,而好的新闻,配以精彩的标题,往往会夺人眼目,使读者“一见钟情”。对于很难写活的卫生科技新闻来说,做好新闻标题尤其重要。而如何做好标题这个“新闻眼”呢?我的体会是巧…  相似文献   

15.
报纸要改革,从版面上来看,头版的改革尤为迫切。头版叫要闻版,称得上是“寸金之地”,它是整张报纸的面孔,面孔难看,读者第一眼的印象就不妙,当然就没有兴趣读下去了,于是就倒过来看,即从“报屁股”看起。要除此弊,就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加以改革。文汇报从1978年以来,新闻改革抓了多次。改革以来,新闻的报道面广、篇幅短、题材新、共同兴趣浓了。当短、快、新、实的“活新闻”大量涌到夜班编辑桌上的时候,怎么办?首先在选稿上,我们让重而活的新闻优先上版面;  相似文献   

16.
我们报社今年为我们每位同志订阅一份贵刊,14人人手一册,看了今年两期,我十分赞叹:贵刊办得好,办得活,活跃了新闻界。我在南化公司南化报干校对工作,平时也很关心我们企业报的新闻,尤其是我喜爱收集珍藏企业报,目前已经收集到全国各地八百多种,我时常翻阅企业报,强烈感到企业报应利用它的发行优势(发到基层每个班组),增加新闻的可信性,可读性,可亲性。我看了第一期贵刊《当寒流袭来的时候》一文的“编者按”,很有感触。虽然我的工作以校对为主,但我天天与基层读者见面,读者对什么是好新闻自有读者的评价,对一个记者的“功”“过”,读者也是清清楚楚的,至于“新闻背后的新闻”,可以看出记者站在什么角度说话,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读者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提倡写现场短新闻 新闻改革中呼声最高的是写“现场短新闻”,回想起来,这个呼声是非常合理合情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读者的要求。那么,“现场短新闻”究竟有何好处呢?笔者以为它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短:它符合新闻改革的方向,短是新闻本身应有之义,只因文革中新闻都越写越长,粉碎四人帮后人们拨乱反正,呼吁还新闻本身就有的属性——短,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二是“现”,即“现场”,这倒是应强调一下的。“现场短新闻”更难做到的是“现场”,要“现场”,这就要求记者事事时时要深入下去,到现场抓新闻,到现场去写新闻。新闻只有“现场”了,才会形象化,富有感染力。记者写稿能触景生情,富有激情,写出来的稿  相似文献   

18.
写活新闻是媒体生存、竞争、发展的要求。有一个新潮的词叫注意力经济。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吸引了眼球的东西我们才会去了解。新闻以什么吸引读者眼球?新闻靠其活来赢取读者。新闻的活并不排斥新奇快,并不与新闻的真实对立,活不是媚俗。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强调引导性、政治性。活写新闻,是指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是创新的,变化的。著名新闻工作者艾丰说“新闻是变动的,新闻是流变的”。真正的新闻是活蹦乱跳的,从来不一成不变。活的新闻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而且指事物有了新的动向,那么这新闻是活的,是“活鱼…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报道,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一些专业技术名词术语、技术过程等方面的问题,不写吧,说不清楚;写吧,“隔行如隔山”,一般读者看不懂。这是我们经常碰到的苦恼。近年来,新闻改革从多方面展开,使我们深受鼓舞,在日常新闻业务活动的改革方面也作了一点大胆的尝试。不久前,我们冶金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20.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评价和组织新闻内容的最简炼的文字。读者翻开报纸,除报头字以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广大读者,常常依据标题来选择自己需要阅读的内容;好的标题,也常常以其自己特有的吸引力,吸引读者阅读新闻的内容。 新闻标题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是新闻作品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那么,农民报的新闻标题,应具备自己的什么特色或风格呢? 农民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农民群众、农村基层干部,以及涉农部门的干部职工。农民报的读者对象,比起大中城市来,其文化水平较低,知识面较窄,这是客观事实。农民报的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应该考虑读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实际阅读能力。总结办报宣传经验,笔者体会到,农民报新闻标题的风格,可概括为短、土、活、实四个字。 短。大家知道,新闻宜短不宜长,标题更是如此。请看下面几则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