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新兴语体,网络语言的变异更是体现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特殊交流方式。网络语言的变异主要体现在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对于网络语言变异现象应持理性态度,遵循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同时加以规范引导。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语言中,变异现象普遍存在,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等。以近几年的热门网络流行语为例,对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为我们进一步正确理解和分析网络语言提供帮助,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3.
马原  贾勤 《教师》2015,(17)
自1969年计算机网络的诞生,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并且逐渐影响至世界各地,甚至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于是,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其标志性特征就是语言的变异性.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网络语言变异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的变异.本文以英汉网络语言的谐音变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英汉网络语言变异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出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也为跨文化网络语言交流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是人们在参与网络交际时,为适应网络交际语境,而采用的现代汉语语言变体。网络语言的变异有其自身的方向,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内部层面,如语音、词汇、句子等。本文拟通过对网络语言变异的这些表现形式分析以及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分析,以期更全面地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是阐释语言及其相关语言现象的新理论。网络语言是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通过重复和类推的方式获得广泛的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网络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变异,可以为研究网络语言变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网民心理作为客观世界与网络语言的中间链条,它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更是导致网络语言变异的直接原因。导致网络语言变异的网民心理有:网上交际追求快捷方便的心理;年青网民张扬个性、藐视传统、崇尚创新的心理;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的心理等。由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导致网络语言的变异。  相似文献   

7.
马荣 《考试周刊》2009,(13):31-32
网络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变异的原因,如语域的特殊性,社会文化和规避风险的原因。因此,网络语言表现出数字化、字母化、谐音化和符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标点符号及文字的变异。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捷、自由轻松、生动幽默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因此很受网民尤其是学生们的欢迎,但其中出现的有意与现代汉语语言文字规范背道而弛的现象应引起重视。若长此以往,将时学生的语言文字素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从现实语言中衍生出来,却又区别于现实语言,因为语境的不同,网络语言较于现实语言往往会发生语义变异。而网络语言的语义变异又受到各种社会心理现象的影响。探讨由省时、创新、减压、从众等多重社会心理而产生的网络语言的语义变异规律,有助于引导和构建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充满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词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生活。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变异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网络语言,树立正确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