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今,各大电视媒体都在追求节目人性化、取材平民化、行文故事化的目标,尤其是从平民化的角度来看,电视节目不仅应该与广大观众的口味一致,而且应该追求故事的趣味性,同时对社会的真善美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通过舆论来起到对观众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最终,有利于维护社会的正义,通过多元化和开放化的信息环境,追求在媒体营销时代的生存发展。在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观众的意识不断增强,因此,更需要媒体在采编播的过程中,注重平民视角的电视新闻的制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我国的电视平民化浪潮是一场从表达方式到话语形态,从报道角度到内容题材,从表征形态,到内在特征的巨大革命;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电视媒体制作中的平民化不仅体现在内容题材上,也体现在节目的表现形态上.但是,"平民化"必须防止的不良倾向:首先,一味的追求平民化,导致出现庸俗化的倾向,忽视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媒体在追求平民化之际,也易造成"商业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正一、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一)平民化的含义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故事化和平民化,尤其是平民化的创作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深入平民生活、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成为"平民化"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前提。而凸显"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也成为电视新闻"平民化"报道的基本特点。电视新闻的平民化既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口味,又起到很好的宣传、监督、舆论引导的作用,成为时下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而电视新闻的平民化实际上是要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以普通人的眼光  相似文献   

4.
宗戎 《视听界》2004,(5):42-43,41
目前,在中国电视片创作领域中,“平民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中国的纪录片来说,更是如此。“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几乎成了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口号。“平民化”的内涵“平民化”是一种基于平民视角,具有观众意识,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的创作态度。具体地说,从节目素材的选取上,要从老百姓生活视角、审美趣味出发。纪录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反映老百姓关注的题材;在节目制作流程中,要追随生活,参与生活。创作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记录者:从美学形态上说,“平民化”追求自然和本色,努力做到情感和观念的表达亲密无间;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周卉 《新闻传播》2005,(11):46-47
如今,媒体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争夺有限的观众资源成了媒体发展中的重头戏。要想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不仅要有好的节目策划、制作,有好的主持人,更要有好的宣传。加强媒体的自身营销,已经成为媒体发展过程中重要而且是必须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肖嵩 《视听界》2015,(2):120-121
方言节目以平民化视角、内容接地气见长,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不少城市台把它作为与央视、省台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手段。2014年,江苏、浙江城市台的不少方言栏目都有不俗表现。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绍兴台的《师爷说新闻》、宁波台的《讲大道》、扬州台的《今日生活》,收视率、市场份额在各台自办栏目中均名列前茅。各地方言节目迅猛发展,存在问题也不少,传播面狭窄,过度追求平民化而出现低俗、庸俗的倾向。此外,主持人在风格形成、品牌塑造、学识修养等方面的缺陷,使有些方言节目品味不高,收视也不理想。优秀的  相似文献   

7.
从“平民化的新闻表达”谈“方言说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新闻界》2006,(4):74-75
对于近年来方言新闻节目的勃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语言是桥也是墙”,认为方言新闻节目消解了大众媒体普通话示范功能,不利于外地电视观众对节目的接受,而且题材也相对比较局限。但是,不容否认,方言新闻栏目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栏目形式生动活泼,内容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不少方言节目创造了当地收视率新高。对此,正视方言说新闻节目,理解方言在新闻节目中的性质和定位,不论对此类节目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其他节目的借鉴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言说新闻:平民化的新闻表达平民化的新闻表达,是通过平民化的表达方式来传递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话语权,并尝试通过对话语权的追求和掌控,达到自我赋权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自媒体应运而生,为传播领域中公众的自我赋权提供了切实的依靠和有力的支持.自媒体具有鲜明的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特征,公众的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自媒体发布所见所闻,或是进行意见交流.这些都与自媒体本身的传播特性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历来是电视媒体的优势节目,自诞生之日起,由于其平民化选题、平民化视角和平民化诉求的报道方式,迅速圈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改变传统媒体格局的同时,也使得受众的新闻接收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处不在的海量化新媒体新闻在民生新闻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分流着电视民生新闻的观众群体,使其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下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视民生新闻要在新媒体语境下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必须创新改变,积极融入新媒体,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徐军 《新闻世界》2009,(9):27-27
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故事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尤其是平民化的创作手法、更是各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随着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推出,“平民化”的民生新闻便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从中央台的《实话实说》到江苏都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从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到滁州台的《大家谈》《民生》等栏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媒体娱乐化走到今天,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笔者以为,当前媒体娱乐的价值取向应该在于:摆脱过度大众化的困扰,淡化神话式英雄情结,向平民化路线靠拢;在通往平民化的途中,媒体绝不可忽略所肩负的民族价值重构的重任。基于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媒体娱乐应走以下路径:在追求创新理念的引领下,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要从大众文化中吸取快适、轻松的要素,使媒介在提供娱乐的同时,重塑起易于被民众接受的精神的崇高。  相似文献   

12.
赵爽 《新闻世界》2014,(9):43-44
媒体融合是本世纪媒体革命的核心,对地方电视台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媒体融合既给地方电视台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增加了其经营的难度。要在媒体融合中生存和发展,地方电视台要充分发挥自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势,不仅要做好节目,更要做好电视节目的传播,让自己的特色节目和品牌节目能够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实现全媒体的传播,以提高节目的宣传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以地方电视节目传播创新为研究内容,研究媒体融合环境下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传播策略,为地方电视台在媒体融合浪潮中谋求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打牌类电视节目生存现状及特点综述电视棋牌类节目主要是在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互相结合的基础上,将平民化的棋牌游戏搬上电视屏幕,并定位为文体休闲性质的综艺性娱乐节目。这类节目在全国多个电视台都有引入,典型的例如浙江电视台出品的《欢乐英雄PK大擂台》,其采用电视直播擂台赛的形式,涵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电视界兴起了一股婚恋节目热。几年来,婚恋节目长盛不衰,究其原因是与它的艺术特征分不开的。综观这类节目,其主要艺术特征可概括为平民化、娱乐性和戏剧性。一、平民化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婚丧嫁娶。可以说,婚姻、恋爱问题始终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之一。电视婚恋节目以演播室为背景,用高品位的婚介方式,通过电视媒体为未婚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电视新闻报道必然会向着平民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在阐述电视新闻平民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谈谈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表现形式。一、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内涵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镜头及重点报道的对象是平民百姓,电视媒体的受众是广大百姓。第二,突出电视新闻中的商品信息。基于商家投放广告的立场来看,电视媒体要充分考虑到商家的感受,否则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媒体活动的运作就无法有效地持续进行,而商家投放广告的根本意愿就是  相似文献   

16.
实现新闻报道的平民化,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选择。为什么要实现企业新闻报道的平民化,怎样才能实现企业新闻的平民化?一、企业报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必然性从大的方面讲,实现企业报新闻报道平民化,这是时代对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人们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与愿望越来越强。这就使得读者对新闻事件的了解状态也从过去被动的“告诉我”转变为现在主动的“我要知道”,从简单的得知事情真相发展为思考事件的前因后果。同时,在信息时代,受众接触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  相似文献   

17.
安徽电视台经济频道晚间新闻《第一时间》在播出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在合肥地区的最高收视率已接近30%,创出了骄人的业绩。从节目中可以看出,其成功之道来自于他们平民化、人际化的传播追求。去年年初,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三贴近”的新闻传播要求。这是对我党光荣传统的继承。目前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追求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草创时期。1920年8月由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劳动界》周刊就提出要努力成为“中国劳动阶级有力的言论机关。”从那时起,这一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8.
周莉 《新闻前哨》2004,(7):12-13
当代中国媒体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价值取向:平民化与精英化。这两种取向影响着媒体实践、决定着媒体的最终面貌。 媒体的平民化浪潮 平民化浪潮在当代中国媒体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媒体经历一场从表达方式到话语形态、从报道角度到内容题材、从表征形式到内在特征的巨大革命。从媒体的内容来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竞争越来越市场化的大环境下,节目低端化和通俗化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低端办节目、办报在深受广大受  相似文献   

20.
张琦 《新闻知识》2012,(7):12-14
高雅表演艺术一直以"高品位、小众化"为特点,但是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只有打破这种小众化的局限,实现高雅艺术的平民化、大众化传播,才能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本文就广播电视媒体在高雅艺术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巨大优势,以及优化传播过程的频道策略、节目策略、编排策略及拓展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