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个性教育是在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教育理念。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而对“个性教育”中的“个性”一词,与其理解为“个人的独特性”,还不如理解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个性化的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也越来越个性化了。语言使用者打破“语法通则”而创造出的“词语个性”现象在书面语中也屡见不鲜。以2008年第3期《小说选刊》为例,对当代小说的个性化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词类活用、“副+名”、特殊缺省、特殊语序以及特殊离合是当代小说语言比较突出的词语个性现象。  相似文献   

3.
培养个性: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 《中学教育》2002,(9):13-15,18
一、个性及其本质特征 “个性”是一个众说纷坛的概念。哲学上把个性看作是与共性相对立的特殊性。心理学上往往把个性解释为“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我国教育学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研究者深入分析了“个性”一词的不同含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不同研究者在“个性教育”的研究中,对“个性”一词仍有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4.
在张扬个性的时代,“有个性”往往被视作是“有创意、有发展潜质”的评语。有不少初涉职场者也被告诫:保持“独特个性”,无论是求职还是职业规划上都能有“先声夺人”的优势。可现实给他们的印象却截然相反——很多个性鲜明的人在职场上并不被看好,甚至是四处碰壁;而一些没有多少个性的人却如鱼得水,更容易获得成功。在飘扬着“个性”旗帜的职场上,同样也有适用于颇得“中庸之道”真传的“无个性”的生存法则的土壤,职场“无个性”时代已悄然到来……“无个性”就是“个性”各行各业的分工协作越来越紧密,竞争力更多的是来自有如军队般整齐…  相似文献   

5.
“迷惘的一代”与“建安风骨”的享乐和功业追求之下潜在的是个性追求。“迷惘的一代”以一种混乱的出世之情反抗和否定社会;“建安风骨”则以积极的功业人世态度替代封建伦理纲常。“迷惘的一代”否定的是资产阶级的近代理性;“建安风骨”否定的是封建伦理理性。但是它们一个认可感性而失之于理性,一个认可功业而失之于心灵,从而导致自我的失落。因此一个迷惘,一个悲叹。而它们的对立调整面就是英雄和慷慨,代表人物则是海明威与曹植。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鲁迅的具体言论,阐释了其“尊个性而张精神”所蕴含的立人思想,同时对其早期立人思想中的两个观点“任个人而排众数”、“掊物质而张灵明”予以辨析,澄清了学界对鲁迅早期思想研究中存在的误解和非议。  相似文献   

7.
大家好!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朋友”是人称代词。它们的“家族”可大了,本领各不相同。下面分别从它们各自的名字、个性和特点给大家作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8.
人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个性观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一定历史条件下个人与社会环境实践关系的辩证考察,全面探讨了人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实现问题,深刻阐明了人的个性作为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一定个人的独特的自主活动的表现和结果,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自由个性”阶段,是人的个性发展的三大形态。  相似文献   

9.
斯佳丽那特殊的复杂个性,形成了她那特殊的婚恋形式:对阿希礼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三次以物质为前提的婚姻。  相似文献   

10.
学生喜欢有个性的老师,而每位教师教学个性的形成都有着他的自身契机和历史渊源,“四有”教师会让我们的教学“个性”起来。“四有”教师是指教师要具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探秘乙醇”单元复习课,运用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认识化学变化”单元复习,学生通过认识乙醇的用途、探究乙醇的组成、感悟乙醇的来源等三个任务驱动提升了兴趣和核心素养,建立了知识和思维模型,实现了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国罪犯心理测试1994—2000个性分测验(试用版)”,对未成年犯心理进行个性定量分析,揭示该特殊群体的个性心理的共性和目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章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四节内容。本章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本教材前半部分围绕着新陈代谢内容展开的“体内物质的运输”、“消化和吸收”、“呼吸”、“排泄”、“新陈代谢”五章内容,其核心是新陈代谢。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体内物质的运输,确切地说是“血液循环”,通过物质代谢将它们全部联系起来。因此,本节课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1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对“血液”、“血管和心脏”概念特点的复习,通过对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特点、比较的复习,归纳人体“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4.
阐述学生个性特征发展的重要性及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探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课堂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等发展学生个性的措施,最后指出发展学生个性应特别注意“活”而不“险”、“活”而不“乱”和“活”而不“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陆洪涛 《考试周刊》2012,(81):124-124
既然倡导让学生个性发展,就不能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搞一刀切,而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性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  相似文献   

16.
“唯本而教”与“个性教学”两种文本解读观上的迥异,对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同的影响。“个性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更容易实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价值追求,语文阅读教学由“唯本而教”向“个性教学”的转变是新课改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有胆有识的新女性——郝思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品《飘》中主人公郝思嘉,她是一个生活在南北战争时期的普通而特殊的人物,她的性格特征非常复杂,一方面表现了她高傲、自私、虚荣;另一方面表现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要求自由平等,追求个性解放。尽管大多数文章对她是持批判态度,如有评论写她“高傲自负”、“刚愎自用”、“倔强任性”、“贪图虚荣”、“激愤妒忌”、“冷酷残忍”、“唯利是图”……但我认为她的后一方面的性格更具魅力,更体现出她是“一个火热的小叛徒”。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个性”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观点,许多学校在表述、诠释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发展个性”,并把“发展个性”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什么是“个性”?为什么要“发展个性”?怎样去“发展个性”呢?  相似文献   

19.
刘桂华 《天中学刊》2007,22(3):63-65
周作人的文艺思想构架中包含“人的文学”与“个性的文学”。其中“人的文学”可以看作“五四”文学启蒙的文艺纲领,它指出,文学是以发扬人性为目的的,应从自然人性论出发构建人学体系,认为文学是包含着阶级性但却超越了阶级性的人类活动。而“个性的文学”是“人的文学”的深化,认为个性是文学的生命,文学的功利性是无形的。  相似文献   

20.
个性教育是在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教育理念,其本质特征正是体现在它与划一教育的根本对立之处。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而对“个性教育”中的“个性”一词,与其理解为“个人的独特性”,还不如理解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