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发展等级”中对作文“深刻”列出了三条内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的是考生透过表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相似文献   

2.
[解读考纲]《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语言有明确要求,“基础等级”提出文章要“感情真挚,语言通顺”;“发展等级”则强调,要“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个性特征”。[常  相似文献   

3.
【解读考纲】 《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语言有明确要求,“基础等级”提出文章要“感情真挚,语言通顺”;“发展等级”则强调,要“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考点阐释]关于“深刻”,《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相似文献   

5.
考点阐释深刻是就文章的思想高度而言的。高考作文的深刻具体就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如写记叙文,就要形象生动,思想深刻;写议论文,就要说理透彻,论点深刻。高考作文见解深刻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考试大纲》对作文发展等级之深刻有三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版)明确指出:“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7.
文章的创新是永恒的话题。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近几年高考《考试大纲》在作文“发展等级”中,明确提出要“有创新”。“有创新”包括三个方面: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那么如何在高考作文中“有创新”呢?下面笔者从“创新作文的内容指导”“创新作文的思路指导”“创新作文的方法指导”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技法指津】《考试大纲》中关于作文发展等级的首要要求就是深刻,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9.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考纲”)已经正式颁发,与《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旧考纲”)相比有较大的变化.高三数学教师应当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关注变化,领会精神,把握本质,科学备考.下面着重就新旧《考纲》的变化情况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中作文教学离不开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指挥,尤其是高三的作文教学尤为明显,在全国统一命题的全国卷的《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学,就成为每位高中语文教师最头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考测点导航关于“深刻”,首先要了解《考试说明》对“深刻”的基本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刻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思想而言。好的文章应该立意深远,见解深  相似文献   

12.
其他类     
文体解读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以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对作文的总体要求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这里的“实用类”是指原考纲中的“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从“实用”和“常见”角度看,主要指说明文、书信、日记、演讲稿、访谈录、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广告启事、会议记录等文体。一般适用于不限体裁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以下介绍常见并易学的几种: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对“有创新”是这样说明的: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人性特征。因此,要写出一篇有创新的高考作文,大致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有新颖独到的见解,二是有新鲜生动的材料,三是有新巧精妙的构思,四是有新奇独特的想像。这四方面只要有一点就能使你的文章个性飞扬。下面两篇考场作文就是凭借各自的创新个性而获得满分的。  相似文献   

14.
甲练前导引高考作文怎样寸能“深刻透彻”。一、“深刻透彻”解读关于“深刻”,首先要了解《考试说明》对“深刻”的基本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刻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思想而言。好的文章应该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如果说“中心突出,见解新颖”是立意的较高级的要求,那么“感悟思辩,深刻透彻”便是立意的最高级的要求。倘若  相似文献   

15.
1一滴水中见太阳 本题依据《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数学)》(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确立了试卷区分度的起点.《考试大纲》中关于复数的考试内容有“复数的概念,复数的四则运算,数系的扩充”,其中“复数的四则运算”显然是核心内容.对复数的“考试要求”有:  相似文献   

16.
高考《考试大纲》对"深刻"的表述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高考历史命题的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答案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以下简称《历史考试大纲》)的前言中表述得很清楚:“《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既是命题的依据,也是考试复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教学缘起】 1.用古诗词名句的可行性 《考试大纲》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要求文章“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恰当引用古诗词名句可以满足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最主要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表达(论证)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与2005年高考大纲相比,2006年高考大纲写作部分的要求,有几处变化,即:①2005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2006年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将“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调整为“常用应用文”,更符合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实际,更能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起到良好的高中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②2005年发展等级的深刻这个考点的表述是:“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2006年调整为:“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将“揭示问题产…  相似文献   

20.
从2004年秋季开始,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率先实施新课程标准实验,且实施新课程标准高考已有两年.2009年又将有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5省市实施新课程标准高考.关注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数学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课标考纲”)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大纲考纲”)的差异,领会“课标考纲”的精神,把握“课标考纲”的本质,科学有效的备考,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