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课堂回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师:今天的教学特殊一些,在未解读课文之前先来读一首哲理诗。也许这样做有喧宾夺主之嫌,但分析这首诗和解读这篇课文是相辅相成、互释互训的。这首诗名为《言词》,作者是史蒂凡·格奥尔格。请大家看大屏幕,并朗读诗歌。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山村》是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  相似文献   

3.
课堂回放《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教学实录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师:今天的教学特殊一些,在未解读课文之前先来读一首哲理诗.也许这样做有喧宾夺主之嫌,但分析这首诗和解读这篇课文是相辅相成、互释互训的.这首诗名为《言词》,作者是史蒂凡·格奥尔格.请大家看大屏幕,并朗读诗歌.  相似文献   

4.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这是编者对古诗进行的"再创作",课文对古诗的解说虽有合情合理之处,但是过于片面和单线性。这篇课文仅仅是学习这首千古名诗的一个参考而已,但绝不是全部。这样一篇文包诗课文,为教师"用教材教"提供了  相似文献   

5.
《南湖》开头的一首小诗,作为课文的一部分,应该把它的意思讲清楚。这里说的“讲清楚”有两个含义:一是把小诗中的字词如“微、欲、眺、苍茫迷蒙”等讲清楚,从而使学生理解这首小诗的意思;二是要使学生懂得,这类文字,不同于常识性课文的阐述,常识性课文的阐述必须合乎科学,不能有任何虚构和夸张。文艺性的文字就不必也不可能这样严格要求。如这首小诗,有人说写的是雨前的雾景,有人说写的是雨景,还有人说雨后也有“轻烟满湖”“苍茫迷蒙”的景象,孰是孰非,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6.
林夏慧 《福建教育》2006,(11A):22-23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学“识字课文”识字。“识字课文”是编者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和多种识字方法而精心编写的识字教材。识字课文中的词串识字,分开来看,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又像一首音韵和谐的诗歌。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既识了字,认识了事物,又可以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文《〈咏柳〉赏析》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样新颖的构思,这样清新的艺术境界,即使在唐诗里也并不多见。”初看没什么,可细一琢磨,它是有毛病的。因为《咏柳》本身就是一首唐诗。作者说它有“新颖的构思”、“清新的艺术境界”目的在于强调它的超凡出众,但“即使”一词却是表示假设的让步。如果这里鉴赏的是一首唐代以外  相似文献   

8.
所谓整合课程,就是教师根据课文目标和具体内容,自主地划分课时。有的一课时完成,如苏教版第二册第14课的《鲜花和星星》是一首小诗,全文共两大段,两大段内容有相似的地方,分两课时就没有必要了;有的课文生字多,长句子难读,课文内容较为丰富,这样就可以分为两课  相似文献   

9.
[教例简述] 这是宁鸿彬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93.3期P16)。教师开讲:这首诗的标题是“有的人”,课文中还先后8次出现了“有的人”这一说法。就是说,诗中写了有的人这样,有的人那样。读课文的时候,要认真领会诗中每一处“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教师布置:下面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第一课时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内容.教师可提问: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题有什么好处?帮助学生弄懂:①这是一首著名歌曲的歌名,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②这是个疑问句,能够引起读者思考;③它直接揭示了课文要说明的内容. 二、学生再次自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划分段落层次,并填写《花色成因说明表》(包括说明角度、花色成因、色谱系等项内容)。填写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语文单元教学,不论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教师常常是平分秋色,担心学生学不好,每篇课文都精讲不厌。其实,教师这种周而复始、无限重复“、嚼馍”注入的辛苦教法,不仅降低了学生的“消化”功能,而且也淡化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采用教好单元首篇、传递自学钥匙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大增,都说课改的春风真正吹进了课堂。发挥单元首篇的领航作用,大致有以下三个步骤:领会编者意图,把握单元全局。要教好单元首篇,先要初识整个单元;要了解整个单元,必先略知编者编著本单元的用意。学习钻研教材,不只是教师的事情,也应该成为学生学好课文的需要。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浏览单元目录,比较课文的标题,快速翻动每篇课文。这样,整个单元的概貌信息进入大脑。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单元提示,进一步了解全单元的内容及学习意义,并明了编者对学习本单元的要求。例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共五课:《1.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3.生命生命》;《4.紫藤萝瀑布》;《5.童趣》。其中1、3两课是略读课文,其它课文为精读课文。从标题和课文不难知道,这个单元全部都是写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的,作者中有中国现代作...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一篇课文,必须把握住它的中心。怎样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中心呢?一、抓课文题目。有些课题揭示了课文中心。如《我的心事》,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把握中心:“我”的心事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事?有这样的心事说明了什么?二、抓课文开头。总括性开头常点明中心。如《詹天佑》,可抓住总起句“詹天佑是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将几篇文章组合为一个单元,意图非常明显,是想让学生通过几篇课文的学习,达到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训练的目的。首篇(前两篇)课文为讲读课文,起着领航作用,后面的课文为略读课文,每个单元中的一组课文之间都有相关的联系。其训练的步骤是首先师生精学首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领悟知识要点;然后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学习略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是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习课文,并作适当的引导。然而,有些教师不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插翅翱翔的“鸟儿”应该是什么?一次,听一位老师上《背影》公开课。首先,老师由《父亲》(MTV)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曲慢慢导人本课的学习。接下来是同学们初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处理字词,老师简介作者情况。再后,老师就提出了许多问题。让同学们再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回答。问题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一、用真情感染学生语文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有真实的情感,用真情感染学生。教师要用自己诚挚的教育热情来感染学生,主动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文本,开展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从这样的对话中形成对于文字乃至生活的独特感受。教学《小巷深处》这篇课文时,笔者采用以情感人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先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这是一首女儿献给母亲的歌。正如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诗既表达了诗人真实的情感,又有美妙的语言,所以这些诗选入教材后经常会有仿写的要求。《我们爱你啊,中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后就有这样的要求:"请模仿课文的第2~6自然段的样子,写诗。"这首诗共7节,分别写我们祖国  相似文献   

17.
《华南虎》是中学教材的一篇课文,它是诗人牛汉在湖北劳动改造时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这样一首内蕴丰富的诗歌在中学教学中应该教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达到怎样的效果是值得教师用心思考的.本文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15个课例,就其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教了哪些内容”做相对全面的综述和评议.  相似文献   

18.
“读写例话”标明了每册课文中读写训练的重点项目,使每组课文由重点讲读课文到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在“例话”的统辖下,形成一个整体。 “读写例话”是通过举例说明来指导学生怎样阅读和写作的课文。由于“读写例话”一般是以各组首篇课文为例来阐明读写规律和方法的,而且又安排在几篇课文之后,因此,如果按课文编排顺序教,一定要返回来对照前面的课文,这样势必要走迂回路,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改变了一贯采用的循序教法模式,将教材原定的编排顺序作了调整,即将每组教材的“读写例话”安排在重点讲读课文的后面先教,教学顺序为:课文→例话(教规律、学方法)→阅读课文  相似文献   

19.
一、紧扣学习重点,启迪积极思维。每篇课文都有其学习重点.围绕重点来设计导语,能够将新鲜感和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入该篇课文的学习轨道,从而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和探求,以期突破学习重点.《崇高的理想》是一篇用分论点来阐述中心论点的论说文.根据本课的学习要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青春、理想、事业是最为迷人的字眼,也是我们青年最感兴趣的话题。关于理想,诗人流沙河曾在一首题为《理想》的诗中这样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北师大教材第七册课文《桥之思》时,我找到了这样一个突破口:跟学生一起思考社会,感悟人生,真正将教材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落到了实处,师生共同跟作者的情感一起共鸣。《桥之思》是一首散文诗,阐述了人们对桥的认识和联想,从真实的桥联系到了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桥。文中有这样几句话:“世界上还有一种最值得珍视的桥,那就是以尊重、谅解、关注和信任构筑起来的无形的桥。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这样的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和谐,越美好。”课文的主旨也就在这几句话中。为了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