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随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走进了中学课堂。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成立研究机构和制度,把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强调过程目标和生活真实的彰显,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让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真正拥有参与权。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是对政治课程方案、政治教学实施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评定。其体系设计上应包括委员会的成立、育人目标的确立、定期进行师资培训、课程方案的制定、评价体系的建立等过程。  相似文献   

2.
开发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就是为了能在教学中达到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真正能以学生为教学根本,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力等方面入手,以求达到课堂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校本特色,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并通过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希望。教师要有效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充分整合学科资源。  相似文献   

3.
“课堂学习研究”对香港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不少地方正在进行教育及课程改革,然而不少教育研究的结果却告诉我们,绝少教育改革能真正对学生学习产生正面的影响;而能够产生明显作用的,都是那些直接涉及学习内容的改革。课堂学习研究就是针对学习内容为出发点,以变易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行动研究的模式,聚合教师、教育研究员的集体智慧,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每个学生学得更好。经过六年的探索、实践及研究,香港已有超过100多所学校参与,并已开展了130多项课堂学习研究。在这过程中,课堂学习研究被发现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得更好。更是一个成就教师发展、校本课程发展及学校改革的有效工具。本除阐述课堂学习研究在香港的发展外,更探讨其对教师发展、校本课程发展及学校改革的影响,以及其未来发展所要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李志金 《考试周刊》2012,(81):98-98
本文就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运用做分析.围绕资源整合、情境互动和延伸课堂学习来阐述开发的重要性。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发挥乡土资源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多元化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基于学生认知表达和综合运用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是课程教学过程的深化,有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要求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高职教师的素质制约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和质量。高职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具备的素质包括:科学的课程意识;课程知识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精诚合作的精神;行动研究的能力;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这种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转化,为学校在课程的自主创新方面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本文结合我校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实践,谈谈对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特点和意义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探究合作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为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构建他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发手段,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其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一、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发展的意义(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特长的形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来开发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清单,从中圈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坚持学习下去,形成特长。在此环境下,学生拥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既可以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学什么,…  相似文献   

9.
王华 《继续教育研究》2013,(11):140-142
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确立了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以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制能力为主要培养任务,以重实践、重应用为特点,以选修课程、教育实习和学生科研为实施切入点,以任务驱动和案例研究为主要教学方法;开展了调研—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动态研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就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质量问题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需求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作为解决此矛盾的思路,以保证高师生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不断的推进,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笔者根据民勤县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于我县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校本教材开发方面,必须以学生为本,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尊重教师的创新能力,努力开发阅读课程、实践体验课程、网络课程等。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对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科学运用,调动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素养,增强了教师专业水平的能力,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中进行导学模式评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导学模式评价主要是从课堂上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学生地位的突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关注等出发进行评价,通过导学模式评价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一些改进意见。进行导学模式评价可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对内在因素、社会因素、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学质量等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高师计算机课与中学数学新课程整合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师数学系计算机课中整合中学数学新课程,以在职和职前教师能胜任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为研究出发点,选用中学数学新课程充实深化重组计算机课程内容,实施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六个步骤:教师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教师分析问题和明确方法、学生自主探索和寻求解答、小组协作学习和解决问题、师生总结和评价成果及教学反思,培养学生基于信息技术平台更有效地学数学与教数学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其教学模式亦需要不断探索创新。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转变思路,树立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的现代、科学的教学理念,注重开放性和学术性的结合,积极探索多元有效的学生自主式学习教学,如自主型小组主题发言,双向互动式问题教学,多元化阅读教学,学科研究方法教学,多媒体手段教学等,并建立与自主式学习教学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课程评价方式,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切实推进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不仅是对一线中小学教师,更是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此,高师院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精品课程建设应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建设高品质课程体系,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实践活动、写作指导、评价方式的改革为切入点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Curriculum materials are crucial tools with which teachers engage students in science as inquiry. In order to use curriculum materials effectively, however, teachers must develop a robust capacity for pedagogical design, or the ability to mobilize a variety of personal and curricular resources to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s in which 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mobilize and adapt existing science curriculum materials to plan inquiry‐oriented science lessons. Using quantitative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preservice teachers' curriculum design decision‐making and how their decisions influenced the inquiry orientations of their planned science lesson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were able to accurately assess how inquiry‐based existing curriculum materials are and to adapt them to make them more inquiry‐based. However, the inquiry orientations of their planned lessons were in large part determined by how inquiry‐oriented curriculum materials they used to plan their lessons were to begin with.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teacher education experiences that foster 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pedagogical design capacities for inquiry,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inquiry‐based science curriculum materials that support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elementary teachers to engage in effective science teaching practice.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Res Sci Teach 47:820–839, 2010  相似文献   

16.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教师要立足于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明确学习目标、科学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要正确定位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优化小组合作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香港地区关于朗读教学的研究不多,教师难以得到专业上的有力支持。香港一所中学的教师凭借“课堂学习研究”这个平台,与香港教育学院协作,在初中三年级进行了一次有关朗读教学的研究。研究由诊断学生朗读中的困难开始,继而找出学习内容及关键特征,并运用变易学习理论设计教学。三个循环的课堂实践不但让学生普遍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而且让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成果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仍然是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树立学生即资源的资源观;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形成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学生群体;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9.
从教学督导角度看,凡参与教学活动的各方均应参加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活动,建立由“学生评教”、“教师自评”、“督导评教”和“行政评教”构成的“四位一体”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有利于实现科学、合理、公正的研究生课程评教目标,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与其他学科的课程资源相比,农村地区中学英语课程资源相对比较稀缺,教师教学观念僵化,缺乏英语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而学生则主要以背诵方式来学习英语,其接触和使用英语的场所常局限于教室环境,学生的英语学习严重脱离日常生活实际。这背离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拓展学生学用渠道"理念。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现结合农村中学校内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现状,探究农村中学校内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