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源、师资、硬件、位置等方面先天不足的学校被人们称为"二流学校"。"二流学校"路在何方,众说纷纭。苹果掌门人乔布斯的离去,让我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更多的是被他大胆创新和不放过每个细节的精神所感动。笔者认为"二流学校"的发展,除了要有"心气儿",更需要像苹果公司一样着眼于"创新",立足于"细节"的精神。"二流学校"要搞好服务,从细节入手,创新管理形式作为"二流学校"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2.
杨林 《考试周刊》2012,(28):165-165
学校管理是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日常教学的重要保障,做好学校管理工作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四以",即"以纪律人"、"以‘三个坚持’为主"、"以身作则"和"以人为本"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学校"两型校园"建设不仅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化;"两型校园"建设与学校公民教育的主体相同、目标相融、内容相兼、效果相长,这使它与学校公民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实施"两型校园"建设也是进行学校公民教育,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将"两型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赵燕华  秦晓洁 《文教资料》2011,(32):107-109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越南抗美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帮助越南在桂林市郊开办阮文追学校、越南南方普通学校、越南南方民族学校、越南南方儿童学校四所,学校总称为"九二"学校。我们通过走访越南国内"九二"学校的老校友,和健在的中国方面的教职员工,对"九二"学校在桂林的办学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学校作为一个"育人"的场所,除提供师生学习、活动等功能性作用以外,更要体现出建筑和环境的"育人"功能,我们应将学校文化与历史通过显性方面呈现给师生,挖掘学校文化历史,学校建筑要体现学校文化,让学校的建筑和风格能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调整和完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是深化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明晰政府的"公共性"属性和学校的"公益性"属性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关系的价值基础。坚持政府与学校关系调整的公共利益取向,在公共行政改革的框架下,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责任政府;引入"治理"概念,构建政府与学校的新型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在基础教育中实施了新优质学校项目,重点是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新优质学校是用发展和动态的评价标杆来关注基于原有基础的增值,它凸显的是学校的办学价值,突出"每个人发展"的理念。这是新优质学校的核心价值所在。2009年开始,黄浦区教育局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目标,探索"让学生喜欢课程、喜欢教师、喜欢活动和环境"的办学途径,旨在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既作为一种理念来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又化为具体的行为融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论述"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在"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必须成为"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元素,并提出目前在学校中急需建立并完善的五种"安全教育制度":强化政府及各级领导责任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经费的制度;对组织实施安全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的制度;安全教育与学校课程整合的制度及建立安全教育合作网络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张一笑 《成才之路》2010,(19):90-91
校长的人格魅力所形成的教育创新领导力是实现学校教育创新的基本要素。"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校教育创新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者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以深邃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形成创意,提出假设,并进而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教育创新呼唤具有内在的"生成"意识、"理论"气质和"变革"能力的"魅力型校长"。  相似文献   

10.
《新教育(海南)》2009,(11):F0003-F0003
海口市英才小学创建于世纪之交,是一所传统与现代并举、学校文化浓郁的花园式学校。学校一直致力于"文化润泽英才园"的探索与实践,努力彰显学校"书香校园,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有了"文化立校,文化化人"这块沃土,  相似文献   

11.
周华  张毅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6):69-71,80
高职院校在日趋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开始重视学校的宣传工作并将其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宣传"理念是学校宣传工作的战略性指导思想,专题宣传是学校宣传工作的基本单位,将"大宣传"宏观战略与"专题宣传"的策划与实施紧密结合是做好学校宣传工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康而强健的体魄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之一,然而现实中的学校体育存在被"边缘化"、被"工具化"、被"技能化"、被"简单化"的认识偏差与实践错位。文章分别从"健身""、道德"和"审美"三个价值角度重新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义乌市鹤田小学创建于1924年,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以"明德至善知行合一"为校训,以"创建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教师舒心的生态型文明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加强文明校园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各方面工作。目前校园建设成绩可喜,"净化、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学校以陶研会为依托,开展"生活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培育知行合一的人。学校校风良好,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于2008年被评为"平安校园",2009年被评为"无邪校园"。2010年成为"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直属实验基地学校",2010年获得"义乌市文明单位"称号。2011年获得"义乌市卫生先进单位"、"义乌市绿色学校"称号。  相似文献   

14.
《学子》2014,(10):F0002-F0002
始建于1964的潍坊市潍城区健康街小学整整走过了半个世纪。在校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50人。学校秉承"开展幸福教育,营造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遵循"走健康路,做健康人"的校训,本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的原则,形成了经典诵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孝道教育——塑造学生高尚品德,少年军校——彰显学生个性特色,家校共建——拓宽学校教育渠道五大教育特色。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综合素质教育十佳学校"、"国防教育先进集体"、"国家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少年军(警)校示范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我在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俞国娣老师的报告后,对其学校管理的理念颇有感触,尤其她的学校管理要从"家长式管理"向"科学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观点引起了我很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学校文化的价值叩问及其力量发挥的路径求索,本期"校长论坛"聚焦"学校文化力"之二,从精神文化催生学校生命力,优化环境基因激活学校文化活力,学校文化力的方向及其着力点等实践研究视角,探索形成、提升、放大学校文化力的基本策略。这些源于实践视角的鲜活思想和策略智慧,对于中小学文化力建设,无疑具有"擦亮眼睛"和"开启心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亚娟 《江苏教育》2013,(12):37-39
学校文化规划的编制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自我描绘"的学校文化规划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学校文化规划对于学校发展的价值,需要在具体的"规划"实践中实现。即"学校文化规划"不仅仅是最后的一个文本,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动态的过程,它是促进学校自身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必要前提,是学校对自身未来的自我设计,是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是学校自主发展的推进器,它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8.
学校管理行为受学校管理理念的影响,学校管理理念的变迁又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管理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源自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分别派生出"物本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的管理理念.现代学校应该确立"能本管理"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德育》2014,(18):F0002-F0002
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成立于1943年。学校遵循叶圣陶先生"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的教育思想,确立了"童星教育"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了学生"人人有潜能"的教育信念。围绕办学理念,学校"童真"德育顺应自然:重身教、重体验、重欣赏,对生命本真的尊重是我们奠定"童星教育"精神底色的基础信仰;学校育人环境别具匠心:楼群赋名,梯廊装饰,班级建设,彰显以"童星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校"童化"课程精彩纷呈:普通项目,特色项目,知名项目,锻造以"童星教育"为愿景的办学品质。学校"童心"教师队伍名师云集:中学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4人。  相似文献   

20.
《广东教育》2014,(11):F0002-F0002
广州市广大附属实验学校原名:广州师范学院庆丰实验学校,创建于1998年。学校于2003年11月28日更名为"广州市广大附属实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8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048平方米,是一所全日制的住宿制私立学校。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教职工218人,在校学生2900余人。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2006年被评定为"广州市绿色学校";2007年被评定为"广州市羽毛球示范学校";2008年被评定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11年以"优秀等级"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