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帅亮 《教师》2011,(18):40-41
本文针对文言诗文教学分量足、任务重、效率低的特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方言与古汉语的联系,提出汉语方言可以在文言诗文的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文言诗文教学分量足、任务重、效率低的特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方言与古汉语的联系,提出汉语方言可以在文言诗文的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方言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作为活的语言材料,方言在古汉语词汇教学上有其重要利用价值,对于古代汉语的教学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古汉语词汇的教学和学习中也要有意识地运用方言材料.  相似文献   

4.
成语保留了古汉语词汇的许多特点,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借助成语讲析古籍中的历史词语、文言词语以及词语古义、古音和古字形,可以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汉语成语保留了古汉语语法的许多特点,因此,古汉语教学中从成语入手来讲析文言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省略用法等语法知识,可以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温州方言语义为立足点,结合方言口语语料,深入探究温州方言中程度副词的语义产生原因及其在现今方言中的语义结构搭配,进而与英语类似的程度副词作对比。温州方言程度副词语义使用是沿袭古汉语语义的结果,较好地保留了古汉语的一些古老特征;再者,英语中也能找到类似的程度副词与之相对应,两种语言在搭配结构和语义上都有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语源释义法在古代汉语语汇教学中有重要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古汉语语汇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古汉语中的方言语词意义,亦可借今方言语词解释古雅言语词。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中的互文、变文、互训知识,学生认识比较模糊,应引起重视,在教学中应结合文言翻译,需要交代清楚。  相似文献   

9.
读王建伦同志《浅谈文言以今证古教学法》(《天津教育》1987年第3期),颇有同感。该文论述了挖掘现代汉语中的古汉语遗迹,以今证古,把各种文言语法形式教活的具体做法及理论依据。这里仅就怎样运用这种古今联系的教学方法,将许多难懂难记的文言实词教活,试作补充。文言实词词义艰深,数量繁多,是初学古汉语的主要障碍。传统的文言实词教学法,对词义变迁、古今异义的一面强调得多,对词义承传、古今相通的一面注意得少。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遗传性”,在词义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代汉语的双音词,绝大多数由古汉语的单音词发展演变而来。这些双音词内,往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受高考指挥棒影响的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古汉语语法现象的解释中,只注重引导学生对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等细品慢嚼,忽视了启发学生领悟阅读文本中深藏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事实上,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考的功利性影响,我们平时的文言文教学大多偏向于具体的文言知识,从而把文言文变成了简单的古代汉语.这样的文言文教学一则忽略了文言作品的文学性,二则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多角度地解读文章,而不单着眼于具体的文言知识.否则,与背《古汉语词典》无异.文言文教学应该遵循这样的梯度.  相似文献   

12.
天水方言词汇继承了一部分古汉语词汇,本文对天水方言中保留的部分古汉语词汇作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我国白话文替代文言文成为传播交流的语言工具尽管不足一个世纪,但它的使用和发展却让我们远离了文言。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文言更是一个遥远而深奥的概念。“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把握古汉语实词含义不仅能轻松应对考试,在笔者看来,它更是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克服文言难关的制胜法宝。如何才能让学生更轻松地把握住古汉语实词的含义呢?笔者在多年文言教学中总结了四个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慈溪方言的"文言"特性的阐述,从识音辨义、迁移语法、提供情境等三方面探讨了慈溪方言在文言文课堂的运用方向并分享实例,明确了方言介入文言文课堂的定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庆和 《新高考》2004,(1):16-18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聂玮  赵晓 《商洛学院学报》2006,20(4):69-70,86
方言词语中的一部分是古语的保存。按照音、义对应规律,结合文献材料,以商洛市商南县青山话为基础,考求了商洛方言中常用的三十个古语词,为利用方言材料辅助古汉语教学和探究现代商洛方言的来源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17.
我们阅读文言著作,学习古汉语,都了解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词在音节构成上有显著不同,即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优势,古汉语中却是单音词占优势。语文教学中,串讲文言文,一般常是逐“字”(单音节)解释,这也正是根据古汉语词的这一特点而需要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闽东方言孕育于福建省东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任何一种语言在发生与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闽东方言也是如此,其地点方言寿宁话更是如此。一种语言的特点一般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上,寿宁话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也从三要素上谈。寿宁话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比如前者没有翘舌音、前鼻音,但却保留入声的弱化喉塞音。在词汇上,寿宁话保留较多富有中古色彩和近古色彩的汉语词,比如:箸(筷子)、厝(房子)等。在语法上,也有一些富有古汉语特色的句式和用法,比如"有"字句,宾语前置句等。闽东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次方言,它必然与普通话有着联系。由于中原汉人入闽的时间和地点不尽相同,所以闽方言保留了不同时期古汉语的特点,同时不排除受古百越族语言影响,所以闽东方言可谓是不同时期不同语言的融合,其地点方言寿宁话也是如此。研究寿宁话与普通话的异同,一方面可以了解闽东方言的现状,更重要的是给闽东方言区人民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提供一点借鉴,达到推广普通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普通话和开封方言对古汉语词汇的继承并不完全相同,很多词语没有被普通话继承下来,却保留在开封方言词汇中。其中有单音词,也有复音词。分析这些词在古汉语和开封方言中的使用情况,对了解古汉语和开封方言在词语方面的传承关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日 ,有报道称 :“南京今年高考 ,一考生的一篇奇文获得满分”。这篇“奇文”奇在何处?原来 ,它是一篇“之乎者也矣焉哉 ,安排准了进秀才”的文言作文 ,题曰《赤兔之死》。古汉语学府霸主 ,文言文高考夺冠 ,在21世纪的中国 ,真有点令人不可思议 ,不能不提出些异议。第一、文言文不能显示考生素质 ,难以作为考核依据。文言、白话虽为一个语文系统 ,但已经是两个支系 ,故有文“译”白之说。今日高考生作文 ,还谈不上文学作品水平 ,总体只是一个表述阶段。这种表述能力 ,便是素质。文言表述能力强 ,不等于白话表述能力强。这是因为 ,古代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