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考场作文常见这样的要求: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写作态度的基本要求。那什么是真情实感?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中语教研员朱芒芒老师是这样解读的:"真情实感"一是感情要是真实的,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二是要有自己的感情,不要总说别人的话,说套话;三是感情要健康,要积极向上,要有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刘淑萍 《新疆教育》2013,(15):32-32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说的话,要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刚刚出台的广州市初中作文评分标准已明确增加了“情感真挚”的评分要求。本人认为,“情感真挚”的本质就是感情真实、自然。当然,感情真实、自然不是说不允许虚构,而是要求作文应该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艺术地展现出真实动人的效果,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境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能把中学的作文教学搞活?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所经常考虑的。我认为,要把作文教学搞活,就要从我们的认识上和教学实践上弄清楚几个问题。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有种种:有的生动活泼,有的机械呆板。要培养学生怎样的写作能力呢?当然是要提倡培养前者,力戒后者。叶老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最近几年又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叶老这些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一是作文是用笔来说话,怎么说就怎么写;二是要说实在的话,要有真实内容,要言之有物;三是要说自己的话,不  相似文献   

5.
陈洁 《成才之路》2013,(29):60-60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目前初中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距离新课标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学生真正对作文有兴趣的少,普遍害怕作文,厌烦作文。学生只有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时,才能有写作的欲望,才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由于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教学思维的定式化,教师在讲作文时,也多是讲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6.
文贵求真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作文的要诀在于求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学作文报》题辞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叶老的这段话强调的是作文要说真话。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也说:“回头看自己过去所写的那些描写乡村破产和农民生活的诗,可以说,它们是我真挚感情的结晶。”臧先生强调的则是真感情。虽然二位大师阐述的角度不同,但却向我们表明了:写文章要描述真生活,展现真体验,表达真感情,提示真见识。文章最忌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而三位小作者确是深谙作文之道的!刘婷同学《没有刺…  相似文献   

7.
"感情真挚",是作文特别是记叙类文章成功的关键因素。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往往能触动心灵,使人产生情感共鸣。刘勰的《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意思是,只有用真实、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文章才具有内在的魅力和情感的张力。何谓"感情真挚"?即在文中自然地表达真实感受,流露真情,而非虚情假意。作文做到"感情真挚"并不难,只要用好以下"三招"。第一招:记述真事,抒发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即,作文一定要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直倡导以真情作文。抒写心中想说的话。他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作文无非是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交流彼此的感情而记下来的话。情乃作文之生命,作文之灵魂。所以,我们Ⅱ乎唤作文的真情回归,鼓励学生写真话,诉真情,“我手写我心”,自然流泻灵动的文字。  相似文献   

9.
我想对你说     
●训练要求●最近,你有没有特别想对别人说的话?无论是自己做过的,还是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只要是你想告诉别人的,都可以写下来。写完之后读一读,有不妥的地方自己改一改。●习作指导●重点指导:本次作文要求写你“特别想对别人说的话”,既然是“特别想”,那一定是不说不快的,只有说出来了心里才痛快。至于说的内容,本次作文没有限制,不管你是自己做过的,还是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如果你心里早就有许许多多的话特别想对某个人诉说,那么内容就已经确定了;如果你确实没有特别想对别人说的话,那也不要紧,只要好好想一想,在你…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程倡导的就是生态作文。生态作文追求情感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在关于作文的“课程目标”中指出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一切 ,可以说是吹响了扫荡以“假话、空话、套话”为特征的“灰色作文”的进军号 ,同时郑重地让“绿色作文”登堂入室。那么 ,“绿色作文”的纯天然性体现在哪里呢 ?简单地说就是真实 ,即说真话 ,写真事 ,抒真情。唯有真 ,方显其美。《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已明确指出 :“要求学生说真话…  相似文献   

12.
李海螺 《课外阅读》2011,(6):286-286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提倡学生在写作文时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说真话,引导学生述真事,启发学生抒真情,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灵来感悟生活,把身边熟悉的一切,变成生命中最美丽的景色!让每一次习作,都成为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明确指出: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要写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可见,真实是习作的生命。但是目前,在我们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无论是在写作的形式上,还是词语运用上都有相似之处,使人感到缺乏真实性,给人一种“干人一面”的感觉。那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为文求真”呢?  相似文献   

14.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感情真挚”也是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之一。在中考作文的评判中,阅卷老师也把文章能否做到“感情真挚”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敏 《中学文科》2009,(16):77-77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教学效果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那样“少、慢、差、费”。作文教学的改革,应是使学生乐于写作文,轻松写作文。作文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潘文彩 《云南教育》2003,(17):16-16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第四学段(7~9年级)的作文要求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抄袭作文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利用手中的《作文宝典》,随机应变,应付自如,但作文水平不仅没有得到提高,而且还形成一种说假话的陋习。要想真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要求作文说真话。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论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写作比较反感,为什么呢?根本原因是对写作没有兴趣,不观察生活,没有深切感受,没有宣泄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教学效果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那样“少、慢、差、费”。作文教学的改革,应是使学生乐于写作文,轻松写作文。作文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人情”按《现代汉语词典》:人的感情;人之常情:评语:评论的话。作文评语就是对学生作文进行评论的话,为什么要求有人情呢?笔者就三点进行论述。第一,适应学生对情感的需求。现在的学生,有着张扬的个性,奔放的感情,不仅渴求知识,更渴求老师的感情。希望老师注意自  相似文献   

20.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是一篇文章能否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这里所说的“情”是指“真情”。如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真实是作文的生命,真情是作文的血肉。那么,如何让真挚的情感流淌在我们的笔端呢?一、积蓄情感“积蓄情感”是指我们平时要重视感情的积淀。“未成曲调先有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