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流在马克·吐温小说《哈克·贝丽芬历险记》中充当着文章内容的主线索,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河流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哈克与吉姆所追寻的兄弟情谊。  相似文献   

2.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于1884年发表了他最成功的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这篇小说里,马克.吐温运用了当地的方言上语,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描述了白人孩子哈克帮助黑人逃奴吉姆获得自由的历险经历.故事贴近现实,真实可信,反映了马克.吐温对蓄奴制度所持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3.
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史上是第一个采用地方语言创作并获得成功的作家。文章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背景、语言和人物等方面 ,探讨区域色彩的运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年轻时,爱上了一个叫莉薇的漂亮姑娘,但姑娘的父亲表示,由于对马克·吐温的为人不够了解,所以不能答应他的求婚,除非马克·吐温能提供有关证明他品行的材料。后来,马克·吐温果然搞来6位知名人给他证明的材料。这些材料中讲了许多对马克·吐温不利的话,而且对这桩亲事表现得毫无热情。尽管这样,马克·吐温还是把材料交给了莉薇的父亲。  相似文献   

5.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他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他的作品具有众多的层次,无论年龄大小,也不论文化修养高低,人人都喜欢读,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汲取不同的精神养料。他的语言艺术是卓越的。马克·吐温只上过几年小学,他的语言是从生活中来的,经过他的加工锤炼,进一步创造了美国的文学语言;同时奠定了美国文学轻松愉快的、幽默的民族语言风格,他的每一部作品都通篇横溢着幽默趣味。马克·吐温所有文学艺术上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海明威这样评价这本书:“一切现代美国…  相似文献   

6.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为美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在语言艺术上具有其独特性,即口语化语言的运用。这种口语化语言的特征是:一、主人公叙述者的语言常常打破语法常规、与叙述者的儿童式思维契合、动词时态随意转换;二、其他人物语言多为土语方言,甚至俚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口语化语言开创了美国小说语言的新风,对美国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磊  辛磊 《大学时代》2006,(9):36-3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哈克帮助黑奴吉姆摆脱被奴役,被出卖的命运的故事,塑造了哈克这样一个与当时社会离经叛道的艺术形象。在哈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既他软弱的一面,也有叛逆的一面。这部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杰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1835—1910)的传世佳作《啥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文学名著,出版于1884年,是马克·吐温最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然而在评论这部小说的结尾部分时,观点却大相径庭,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作品以哈克的眼光观察生活和用对比叙写反映生活的角度入手,对马克·吐温代表作《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在构思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成就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小说通过社会环境的铺设,独特的景物描写,儿童语言,对比和衬托,心理描写,成功塑造了哈克贝利·费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经历了从轻快调笑  相似文献   

12.
马克·吐温的作品独树一帜,构思巧妙,语言幽默,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珍品。这部作品独具魅力,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成为美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早年当过水手,马克·吐温是其笔名,是水手常用的一个术语,即“水深12呎”的意思。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乘火车     
马克·吐温乘火车到外地去演讲 ,火车开得很慢很慢 ,他十分着急 .查票员走过来问马克·吐温 :“先生 ,你有票吗 ?”马克·吐温拿出一张儿童票给他看 .查票员对他看了又看 ,然后对他说 :“我看不出 ,你竟然是个孩子 !”马克·吐温答道 :“我现在不是孩子了 ,但我买这张票的时候 ,还是个孩子 .可见 ,火车开得太慢了 !”乘火车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和海明威的《永别了 ,武器》这两部小说 ,都以河流作为故事环境。两条河流分别对刻画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渲染作品主题产生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相似作用的背后蕴藏着两位作家的相似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6.
美国杰出小说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曼斯,马克·吐温是笔名。"马克·吐温",英文中意为"两寻"(即12英尺),作者为什么取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笔名呢?原来,马克·吐温出身贫寒,他四岁时,举家迁到西西比河西岸的汉尼巴尔城。长大后,受雇当上了汽船上的领航员,长年奔波在密西西比河上。领航员领航时,水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曾自述过这样的一则轶事:有一天,马克·吐温到教堂去做礼拜,刚巧当天是由一位外地来的牧师讲道,重点在于募捐。 马克·吐温端坐在台下,仔细聆听着牧师讲述他的教区亟需一笔钱的各项用途。听了五分钟后,马克·吐温深深觉得自己应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是中国人民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他的父亲是一个地方法官,收入微薄,家庭负担繁重.马克·吐温上学对就干各种杂活,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便开始了独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排字工人、领港员、金矿工人、新闻记者等。他一生接触的生活面特别广阔,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马克·吐温是一位杰出的幽默、讽刺大师,是  相似文献   

19.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遁世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遁世是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美国的遁世文学异彩纷呈 ,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费恩是遁世者形象的代表之一。哈克年龄虽小 ,却有不幸的生活 ,他孤独的心灵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文学形象的遁世者 ,表面看他是在逃避不能见容的社会生活环境 ,深入分析 ,他是在逃避当时的社会主流文化 ,逃避资本主义文明带来的种种弊端。现实不见容 ,理想无所在 ,只能转向孤独的内心 ,哈克身上体现了人类的遁世主题  相似文献   

20.
提起《汤姆·索耶历险记》或者《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人们大多知道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杰作。但若议论《傻瓜威尔逊的悲剧》,不少人会面面相觑,谈不出什么名堂来。作为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之一,发表于1894年的《傻瓜威尔逊的悲剧》确实没有在文学评论界里获得应有的重视。罗伯特·罗兰特1971年推出了《马克·吐温的傻瓜威尔逊:发展和构思》。即使在这部专著里;作者对《傻瓜威尔逊的悲剧》一书的评论也欠公允。罗兰特断言:“洛克茜和假汤姆的悲剧情节和傻瓜威尔逊的闹剧情节大相径庭。绝大多数读者认为该书缺少可以把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