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等师范院校提升师范生就业能力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受学校、社会、个人共同影响,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学校的培养环节。师范类高校需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不断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从学校自身来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师范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受学校、社会、个人共同影响,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学校的培养环节。师范类高校需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不断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从学校自身来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师范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校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对学生及其家长加强基层就业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同时建立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学校的基层就业教育使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其自觉性地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要想做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扩宽就业市场,收集就业信息;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咨询服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择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积极开展毕业生质量追踪,并及时将结果反馈到相关部门,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改革。通过对多方面工作的改进,使毕业生择业能力增强,最终达到提高学校的就业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就业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能否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体现,直接反映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的成果,培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四个嵌入",即将企业职业培训体系有机地嵌入到学历教育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内涵有效地嵌入到课程体系、将行业标准合理地嵌入课程标准、将企业文化嵌入校园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建设更具针对性。为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真正的生产性氛围和真实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和大学生要共同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特别是从源头上抓起,尽一切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依据前不久笔者跟随学校就业办走访省内上百家医院,通过走访人事科及科室主任了解我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特别了解到,历届毕业生中个人发展走在前面的往往是那些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学生。本文将从提升就业能力为切入点,探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我们安国市职教中心为使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顺利实现就业,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的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们建成了德育课教学、就业培训、班主任工作三结合的就业指导体系,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把就业教育、就业指导贯穿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中,收到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汪华林 《职教论坛》2003,(18):25-25
中专毕业生就业是各个中专学校工作中的重点。近几年,许多学校成立了招生就业办,还有一些学校与职介所、人才市场、企业等部门联系,推荐学生就业,这说明学生就业已成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但从我省几年来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我多次参加毕业生现场招聘会,在招聘会中发现了许多问题。许多中专毕业生可能因为年龄偏小,往往显得应聘经验不足,本来是可以胜任的工作,就没有抓住机会;也有一些毕业生不愿到外省就业,认为离家远,不方便,家长又不放心;很多学生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看法不一,认为到国有企业工作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一直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就好业,是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大考量。本文通过研究冰山模型,发现其不仅适用于企业的人才培养和招聘,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有指导性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冰山模型在高校毕业生求职中的有效应用,提出从差异化培养、学生能力塑造、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培养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并有效指导高校的就业工作,从而帮助毕业生高效就业。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学校在打造"冶金特色"的大环境下,我院立足就业状况良好、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大前提,不断强化就业工作,进一步促进毕业生求职观念合理化,帮助学生正确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自觉培养和提升职业素质;修订培养方案,增强了学生的就业选择能力和适应转岗能力;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及"订单式培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200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达到430万人,广西中职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11万。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队伍,认真做好学生就业推荐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各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为此,各中职学校纷纷对本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传达国家就业政策,介绍当前就业形势,明确就业、择业原则等。对于各校直到学生毕业在即时才进行就业教育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郑州师范学院初教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提升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我们对本校初等教育学院的146名2014届专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从就业心态、就业准备、就业意愿、自主创业准备等五个维度展开,获得了一些基本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存在着就业心态不佳、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意愿脱离现实以及自主创业意向较弱等问题;学校需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班主任、辅导员应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培养积极、务实的就业价值观,同时应当加强学生的学业管理,增强学生综合技能,提升其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学校建设与发展,关系到维护正常的教学程序和学校的稳定,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切实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在多年的就业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做好就业工作,就要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入手,明确"一二三四"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才能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对上海部分物流专业中职毕业生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和工作满意度都较高,但薪酬水平和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学生就业途径单一,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较为欠缺,学校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较为忽视.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一方面,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规范用工制度;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和设置专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强化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能力为本 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个人原因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不同因素,其中毕业生综合能力下降是就业难的核心因素。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是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关键能力、核心能力。要坚持以能力为本,循序渐进,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批毕业生的就业成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关注的焦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日益增大,特别是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要从多方面入手,着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开拓就业的新途径,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交通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学校培养学术大师、产业巨子和政治英才的办学使命,强调就业工作融入学生"学术成长",引导学生"事业发展"。通过就业联动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毕业生就业引导工程,树立学生"紧扣我国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国际化趋势"职业发展理念,努力推进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系就业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随着我系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从400多人到现在的1000多人,这无疑给我系就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使他们顺利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形势,我系应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根据毕业生所学专业,实施不同方式的就业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9.
沟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必备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沟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了企业挑选人才的首要因素,提高沟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要注重,第一课堂教育,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调查分析我校2002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力争从一个方面展示我校筹建本科院校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通过对就业状况的评价来找出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我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一定关系,从而对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在十一五期间加强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