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公众对重庆中小软件企业员工形象的评价与认知,采用自编问卷对360名外部公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员工形象整体上趋向“中上”的评价;不同性别、学历的公众在对员工的生理形象、风度形象和才学形象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职业的公众只在对员工的风度形象、才学形象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公众认知员工形象的渠道依次是报纸、电视、亲身经历、网络等。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角色规范着教师的职业形象。从教师职业角色的不同角度去审视教师形象 ,可推知教师形象的多维性 ,即从角色的适应性上看 ,教师形象是个体形象与集体形象的统一体 ;从角色的专门性上看 ,教师形象是教育形象与社会形象的统一体 ;从角色的内外表征性上看 ,教师形象是外显性形象与内隐性形象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国家形象是在大众意识上形成的,对一个国家的理性和感性认识的总和。国家形象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修辞行为。因此,在进行国家形象传播时,具有修辞意识的不同层次的发话者,应该选择符合受众特点的话语内容,以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4.
试论教师形象设计的多维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职业角色规范着教师的职业形象。从教师职业角色的不同角度去审视教师形象,可推知教师形象的多维性,即从角色的适应性上看,教师形象是个体形象与集体形象的统一体;从角色的专门性上看,教师形象是教育形象与社会形象的统一体;从角色的内外表征性上看,教师形象是外显性形象与内隐性形象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形象的迷失、定位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体现,教师职业形象的合理化建构是教师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我国教师职业形象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应当着眼于教师职业本身对教师职业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在教师职业基本形象的基础上探求教师职业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而构建以专业自我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形象。  相似文献   

6.
塑造海南地方政府形象是提升海南岛整体形象,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海南地方政府改变形象,提升自身价值的客观要求。通过对三亚市政府形象的实证调查,发现三亚市政府在对内形象和对外形象上存在一系列问题。从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三亚实际,从隐性和显性两种途径找到提升三亚市政府形象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形象建设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形象是高职院校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是体现职业院校竞争实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学校形象的内涵、分类及特征的分析,认为形象建设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形象的塑造本质上是职业院校精神的追寻和弘扬.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对女性经验的传达,是出于作家对人和人生的认识与理解。海明威注重在生物学和文化意义的层面上对女性形象加以艺术概括和表现,从而传达出他认为是不变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经验;而且,海明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对女性经验的传达更是与文学传统保持着基本一致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南宋文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身份、性格、行为模式上都与前代的文言小说不同。但无论是市井女性形象、守礼女性形象、情欲女性形象,或是复仇女性形象,都是小说作者在对现实中的人进行道德上的教化,而这一创作动机是受了南宋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词语的形象色彩义是指附着在词语的理性意义上,通过词形引发联想而获得的一种生动的形象体验。人们主要通过造词法和认知模型来产生或获得新词语的形象色彩。对语言系统(词汇子系统)而言,形象色彩词容易完成新词语由扩散到固化为词汇系统成员的过程,形象色彩义具有丰富词义内容、增添形象性体验、表明新义来源等作用。对言语系统而言,形象色彩义有唤起心理体验、完成概念定位等认知功效,语用上具有鲜明、特殊的表达作用。因此,在词汇学研究和语言认知研究中,形象色彩词是非常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个族群。  相似文献   

11.
国民形象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国民形象才是真正的国家形象。本文拟运用态度资源系统对《韩国时报》上有关中国游客的英文报道展开分析,探究韩国民众眼中中国游客的国民形象。研究发现韩国民众对中国游客多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且更为看重中国游客对当地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女吊》是鲁迅散文的杰作,研究者历来关注女吊形象所体现的鲁迅一贯的复仇精神,但忽视对这一形象本身的具体辨析。《女吊》一文中所写的实际上是鲁迅心目中的“复仇者”的形象,她与原本存在于绍兴民间戏剧舞台上的“女吊”形象并非是一个统一的形象,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知道为何文章中作者的情绪会突然转折,并进一步领会本文在构思和写作上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13.
《女吊》是鲁迅散文的杰作,研究者历来关注女吊形象所体现的鲁迅一贯的复仇精神,但忽视对这一形象本身的具体辨析。《女吊》一文中所写的实际上是鲁迅心目中的“复仇者”的形象,她与原本存在于绍兴民间戏剧舞台上的“女吊”形象并非是一个统一的形象,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知道为何文章中作者的情绪会突然转折,并进一步领会本文在构思和写作上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来源国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一直以来是两个相对独立、平行的研究领域。作为长期以来的热门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焦点。对于来源国形象来说,从解释消费者行为到指导国际营销,来源国形象一直是营销学研究的主流领域。从理论基础来看,来源国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均是基于心理学的态度理论作为解释基础,且两个构念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和关联性。文章在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来源国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交叉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该交叉研究领域的文献发展脉络,对归纳出的三种研究类型进行评价,并对该交叉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发展与华裔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华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舞台形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华裔的社会地位。从19世纪中期华人移民美国开始到20世纪中期的近一百年期间,在美国的华裔舞台形象经历了智力上被幼儿化、外貌上被妖魔化、文化上被另类化的负面化的过程。这些形象广泛见诸于美国社会。匡正华裔刻板形象的努力是促成美国华裔戏剧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这些负面形象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从历史的视角了解美国华裔戏剧的产生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华裔舞台形象进行梳理和阐释,说明华裔舞台形象的负面化与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华裔戏剧的相关性,并说明戏剧舞台不仅是华裔的表演平台,也是他们实现自己政治和文化诉求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6.
金丽梅 《新疆教育》2012,(3):58-58,68
1利用多媒体手段直现美的形象 美的来源在于形象直观。黑格尔在《美学》中认为“形象是美的母体”。美感教育离不开形象,离开形象对视觉的直观刺激,美感教育必然是虚无的。在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是渗透美感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投影、幻灯、录像、VCD影碟等多媒体协助下,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感受美的形象,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美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缔。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产品形象是个整体,是产品整体概念中各层次形象的综合体现。产品整体形象从内部结构上看,是表层形象与深层形象、理性形象与感性形象的统一,塑造产品整体形象应重视创造产品特色和传播产品形象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汉语教师形象是来琼留学生认知海南的重要概念源。运用"自由联想法"对来琼留学生进行测试,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来琼留学生概念认知中的汉语教师形象。我们看到,被试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汉语教师形象总体上是积极的,受试者对汉语教师的联想从语义上分析,是多重身份的统一,其中"知识传递者"形象最为突出,"海南代言人"形象则占比最低。由此,汉语教师形象是一个深刻影响海南走向世界的重要论题,汉语教师形象再定位则为海南建设自贸港提供了切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比较文学形象学意义上的"形象"是一国文学中的异域形象,是制作者对被制作者文学化和社会化的产物。用佛教观念考量,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制作了乌托邦化和意识形态化两类异域形象,它们分别具有寄托希望和质疑现实的意义,特别是乌托邦化的异域形象,从中可以反观玄奘的心理动机和初唐社会的现实需要,对唐王朝调整宗教策略、提升佛教地位具有镜鉴功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时代,视听形象以电子文本的广泛传播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而且逐渐形成对语言形象的侵扰乃至替代。因此,积极探询数字化语境中文学的应对策略尤为重要。文章认为文学语言形象的“综合形象”化当是必然的选择。“综合形象”不但是语言形象与视听形象的技术融通,更是在审美形态上的融通,同时又是既有网络文学的延展与超越。“综合形象”的文学改变的仅仅是传统文学的存在形式,并不改变文学的精神本质。“综合形象”仍然坚持语言形象的主导性,视听形象既隶属于语言形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