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音乐格言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
民歌是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反应。汉族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三种。分析了山歌、号子、小调三种汉族民歌的种类特征,以点到面地概括了这三种体裁的民歌,从而分析了汉族民歌的演唱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3.
民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有鲜活感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世界性的元素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民歌在当代渐趋于沉寂状态.文章从民歌的自身特点变化、审美主体变化以及商品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对民歌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民歌在当代沉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民歌是一切音乐形式中与人民生活关系最直接的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它的身上体现人类社会是最自然、最单纯的美。民歌在音乐史上十分活跃的。在内容上,民歌对于时代脉搏、人民生活的反映总是最敏感、最迅速的,在形式上民歌的刚健、清新,没有死板的清规戒律,总是在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5.
民歌是语言与音乐的艺术。在我国众多民歌体裁中,山西民歌既有着和其他民歌一样的共性,也有着较为独特的个性,这是因为其独特的起源而形成的。若论山西民歌的诸多特色,歌词便是不得不提及的特色之一。很多山西民歌较难演唱,正是因为其中有很多即兴编唱歌词的成分在内,所以让歌曲变得更加复杂。本文主要探索山西民歌的歌词艺术特色,并详细讲解复杂歌词的咬字方法。  相似文献   

6.
会宁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其形成、演变与会宁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会宁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了会宁人的性格、气质、情感、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进而最直接地造就了会宁体裁独特、风格鲜明、旋律激昂的民歌形态。当地地理环境对会宁民歌的创作和流传有着最基本、最强烈、最稳定、最久远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地理环境的视角,探究会宁民歌风格、歌种、体裁、题材、情感等诸因素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袁媛 《学苑教育》2024,(7):94-96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为小学生对民歌中的文化感知不太清晰,所以导致这些文化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效果不理想。鉴于此,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了解民歌背景、赏析民歌语言以及感知民歌风格。此举,能让学生对民歌中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与通透的理解。与此同时,民歌中的优秀文化,也会成为涵育学生文化自信的一眼甘泉。  相似文献   

8.
民歌教学在音乐风格层出不穷的今天,面临着很大的冲击,面对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痴迷与对中国经典民歌的麻木,作为音乐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生机盎然的民歌教学课堂,以激发学生演唱民歌的兴趣,并利用民歌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因为民歌是最好的材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热爱民间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拓宽教材、利用大众媒体,为民歌教学课堂输入新的血液、师生共同参与实践三个方面,让学生真正感受民歌之美,让我们的民歌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9.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心声,它最真实、最生动、最直接地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而民歌又是其中最珍贵的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人民斗争走上了新的阶段,也使反映人民生活斗争的民歌取得了更辉煌的成就。民歌中出现歌颂党和毛主席这一主题,是它跨上新阶段的标志。党一直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从胜利走向胜利。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和人民结成了不可分离的血肉关系。随着革命的胜利进展,这种关系日益发展和巩固。我们这篇文章打算从(一)各革命斗争时期民歌、(二)反右斗争中的民歌、(三)大跃进民歌、(四)各兄弟民族民歌等几方面分析党和人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歌文化博大精深,尤其以少数民族最为典型,而内蒙古民歌文化作为少数民歌文化的一支,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的是蒙古族民歌。本文以蒙古族长调民歌为切入点,从其溯源、演唱风格和艺术特征、发展趋势以及传承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使人们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从中领略其深刻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篇幅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描写了一个江南女子对恋人的相思之情。语言清新明丽,结构整一,修辞巧妙精当,是南北朝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作品,当之无愧地代表了南朝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陕北民歌最能代表陕北的风韵和特色,被誉为中华民族音乐殿堂里的"音乐活化石",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陕北民歌歌词句式多变,有多样化修辞格的使用。本文选取王宏印教授的译作《西北回响》以及其他几篇为数不多的相关翻译研究作品作为语料,分析陕北民歌歌词中常用修辞格的英译,为陕北民歌走向世界作出贡献。2.比喻修辞格的英译陕北民歌歌词中最常见的修辞格便是比喻中的明喻手法,即用  相似文献   

13.
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人民勤劳勇敢,且能歌善舞,羌族民歌记载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羌族民歌是羌族文化的艺术灵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地区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文章以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初探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羌族民歌的演唱方式和演唱。  相似文献   

14.
大运河民歌指流行流传于大运河船民、渔民和沿线居民中的民歌俗曲.这些民歌俗曲的传播接受,以大运河为依托,具有因河而生、依河繁衍、沿河流转的特征.大运河民歌是大运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着大运河沿线区域的风土人情与民众的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等内容.大运河民歌是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重视、加强大运河民歌的整理研究,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助力大运河沿线地区打造最富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大运河文化资源整理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多赢.  相似文献   

15.
正海南省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生活在海南的各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作了很多以民歌来表达情感的音乐形式。这些民歌来源于人民的真实生活,是海南各族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民歌已经成为了海南当前吸引游客的主要文化形式。一、海南民歌资源概况(一)黎族民歌"诗言志歌咏言",黎族民歌是黎族劳动人民的心声,是黎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黎族民歌源远流长,黎族作为古越族的  相似文献   

16.
信阳民歌作为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信阳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传统使信阳民歌兼容吸纳了南北文化的精髓及多地民歌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人们通常把“豫风楚韵”作为信阳地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然而通过仔细分析信阳原生态民歌形成历史以及唱腔、调式、风格等,发现“楚韵吴调”更具信阳民歌的底色和精神气韵。  相似文献   

17.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是民歌最卓越的鉴赏家。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搜集了不少民歌,抄在一本纪念册里送给自己的未婚妻燕妮·冯·威斯特华伦。其中的民歌都是他从德国、西班牙、希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拉普兰、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民歌集中选出来的。恩格斯也是一个民歌爱好者,曾把一首古丹麦民歌《基德曼老爷》翻译成德文,刊登在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长调民歌是内蒙古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发展,环境变化,改变了草原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长调民歌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成分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中,站在民族文化弘扬的角度,就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进行深入思考,开辟长调民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对临沂民歌的研究,不仅具有音乐价值、艺术价值,而且还具有民俗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具有较深的理论意义。对临沂民歌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演唱者、临沂民歌的爱好者提供理论基础,他们可以透过临沂民歌音乐特征更好地对演唱进行把握。笔者选择《沂蒙山小调》这首最具代表性的临沂民歌就其旋律、曲式以及伴奏等音乐构成元素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音乐语言的特征,以期为临沂民歌的研究者、演唱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从而使临沂民歌得以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衬词是民歌构成中最具民族特色的结构要素之一,在巢湖民歌中衬词的运用比较普遍。民歌衬词反映出巢湖人的日常语言习惯,同样也是歌唱艺术在生活中的一种具体反映和表现。歌曲演唱中衬词的不同含义,彰显出巢湖的地域风情,有助于巢湖民歌的演唱方法更加多变。民歌衬词的独特内涵,决定了作曲者和演唱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歌唱技巧和审美价值。对巢湖民歌衬词的功能以及运用的研究,有助于对巢湖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创作方法的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