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思乐教授曾说过: “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教育“.体育运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因而体育教育也应最大限度地依靠人的本能.然而几十年来的学校体育教学受到“军事化体育“的影响,远离了生命自然,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现实环境和理论也限制了体育教育回归自然的各种尝试,课改举步为艰.……  相似文献   

2.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曾说过:"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阶段。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入对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有了更新的要求。为了保证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就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本文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生本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以及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贯彻"生本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评价判定,从而控制和调整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体育教学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生本教育认为,教育本质在于实现生命的提升,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更多地关注人的发展,因而,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我们要贯彻“生本理念”和生本教育评价观,把评价权还给学生,充分尊重、信任、依靠学生,变控制生命为激扬生命,这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4.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方法。本文探讨"生本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问题,从学习方式的转变,转换课堂角色;先行导学,精心策划前置性学习内容,造就课堂的精彩;自由开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讲台"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四个方面阐述"生本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最大和最根本的规律是生本,生本教育中学生依托自身的生命需求、生命的本能,而获得学习绩效,无疑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要达到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的生本高效课堂,我们需要立足校本实际,运用"拿来主义"方法,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处理好课堂中的各种辩证关系,在教学中少一些做课,多一些用心踏实的践行。  相似文献   

6.
正"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教育",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就是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把数学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获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探究式教学也越来越成为数学课常用的教学形式,探究式学习也越来越成为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生本理念下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一、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一个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7.
<正>生本课堂最早由生本教育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提出。所谓生本课堂就是"依托生命的本能,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课堂"。其基本特点是"高效+健康+快乐"。其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那么,生本语文课堂的实践路径有哪些?1.确立一个支柱:语文核心价值华东师大郑桂华教授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她认为,在一篇课文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个有思想的鲜活生命。教育需要关注个体人的生命和生活方式,尊重个性。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和实施教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新理念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等,这是符合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的,也是"以人为本"国家理念在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观倡导"生本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可发挥学习本能驱动性作用,变直接"奉送"为学生尝试发现、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堂向学堂转变,提高教学实效。一、本能教育论与生本理念学堂本能属于一种非条件反射的"原始能力"。21世纪初,张世臣提出人类第三代教育理论——本能教育论。所谓本能教育,是指在教育中充分利用孩子喜欢学习的本能,促使他们再利  相似文献   

10.
郭思乐教授创立的"生本教育"是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生本教育的目标"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其目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体现".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宗旨是激扬生命,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犹如老燕不是教小燕子如何飞到南方,而是依托小燕子飞翔的本能,引导它飞向蓝天,飞得更高更远.应该说生本教育既把新课程关注人的核心理念阐述得清晰明确,又将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模式.对生本教育的理解,笔者从以下方面谈谈个人感受.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推进,我校把生本教育理念引入了体育课堂,在探究中,逐步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生本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要我们教师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仔细想来,生本教育其实距离我们并不远,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原来的我们,总是想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练习,结果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乐意.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一年的接触,特别是到生本实验学校的观摩,我们内心不断涌现一种奇妙的兴奋和感动:课堂上,孩子思维在飞跃,灵性在飞扬,智慧之火花时时碰撞生命的惊喜。生本教育的哲学基础、先进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探索,使我们在教育路上苦苦寻觅中眼前豁然开朗。“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激扬了生命的本能,与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指向一致;它以人为本,是高度遵从教育客观事实和规律;它也坚定了我们的生本教育教学的信念。  相似文献   

14.
生本教育,即"以生为本",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型教学理念。生本教育规避了由于教学体制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克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表面性与暂时性,从而使小学体育工作有效、科学、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生本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生本理念是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郭思乐教授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的教育观念,即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充分利用学生本能的、潜在的学习意识和能力来开展、维持教学行为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萧红的<生死场>中写出了一群人在乡村中动物式的无意识生活,他们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动物的"本我"生存,被本能的欲望和需求所驱使.无论是亲人还是夫妻之间,他们都在人的文明之外呈现非人的状态.作品中的人物生命意识很淡漠,于是作者尽力地用死去唤醒活着的人,妄图给他们还原一个"人"的称谓,但最终却将生写成了死,让生命在死亡紧紧的跟随中遗失.作为经历了太多坎坷的女性,萧红看到女人的平面存在是因为男人首先将女人当成工具当成符号来对待,于是她将男人也最终符号化,抹平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而生命也因为生的缺失和死的绝对存在变成了一种符号,最终人也变成了符号.  相似文献   

17.
正这两年中,我校开展生本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两年多的实验、学习与研究,我们不断摸索和探讨生本教育下的高效课堂也让我们深刻体悟到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也是提升生命的教育.它提出的"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学过程中的"前置作业"必须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因此,教师在布置前置作业前,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传授性或接受性课程占据了太多的分量,而学生缺少时间、空间,也没有精力去进行自己能体会意义的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必须"小立课程,大作功夫"。5年前《教育走向生本》一书着重从理论上阐述了具有突破性的生本理论,郭思乐的著作《教育激扬生命》则深入到生命层次,鲜明地提出教育不应控制生命而应激扬生命,使生本理论更加深化、更加系统。生本理论  相似文献   

19.
生本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立场和教育的根本规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师本教育的旧局面,弥补了传统教学有效性、创造性、主体性、情感性的缺失,是对人本身的关注,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学管理人员,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生本理论中的"儿童观"、"教师观"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一、强化管理意识,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生本思想落实的关键在领导的态度、决策和执行力度。一是领导对生本思想的认识和决策。要使生本思想得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生本教育——在一次研讨会上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什么呢?教育是在尊重学生、尊重学习者,相信他们的生命潜能的基础上,来帮助学习者、援助学习者。在这个阶段中,如果能把一个人内在的对学习的热爱、对事物的热情、对事物的积极参与的那种人格培养起来,我认为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生本教育重要,就是因为它接近儿童生命的本能。接近生命本能的自然的东西,才是比较牢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