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出版》2005,(4):41-41
照着当今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趋势,谁能想像得出或者预言出:未来的网络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对于这个问题,估计谁也不会信口狂言,做出毫无根据的判断。因为“不是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言真意切。但是,就目前网络发展的态势来看,谁也不会否认:融合的网络,起码将是人们在近几年努力追求和为之实现的目标。融合的网络被追捧  相似文献   

2.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网络舆情具有文化多元特征,加之境外“分裂势力”通过建立网站对涉疆敏感问题造谣生事、煽风点火,使得涉疆网络舆情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态势.深入分析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并找到应对策略,是涉疆网络舆情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分析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准.就地缘政治而言,新疆地处中亚,西方曾有“谁控制了中亚,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的说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又使文化安全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宗教等传播活动之中.这就使涉疆网络舆情出现了国际背景、国内形势、新疆区情的“三维动力”机制特征.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20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网络视听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今时代,谁站在互联网发展的前沿,谁就把握住了发展的制高点;谁引领网络视听发展,谁就掌握着广电未来发展的主导权。加快发展网络视听,推动融合传播、融合发展,既是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4.
人类已经认识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也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新引擎,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传播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以互联网技术构造出的网站将会成为传统新闻媒体的新居。  从“互联网媒体将成为 21世纪新闻传播的主导媒体”,“谁掌管住第四媒体,谁就会成为媒体巨人的候选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网络这一新兴的超级媒体的确对现存的传统媒体构成了威胁。为此,许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络版或建起综合网站。然而,在网络世界中,它们不仅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甚…  相似文献   

5.
"我"是谁?一个在现实社会中可能很容易就得到的唯一解,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却不一定只有唯一的答案,或许可以得到颠覆性的多重解,"我"能够随时改头换面,扮演任何角色,"我"可以是男人,是女人,是老人,也可以是孩童,甚至是一条狗。1993年《纽约人》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后来变成了对网络的经典描述: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个性"真言"形象地为互联网上烙了自由与匿名的标签,但网络实名制的出现,就会让这风靡了二十多年的"狗"随之消失,而一直习惯了畅游"自由王国"的我们,也很可能要脱掉各色"马甲"、猫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房间"里享受"冲浪"、互联网自由与匿名的光环将会褪去。那么,网络实名制到底是何物?它为何而生?为什么它的出道,会在互联网世界哗然一片,引出众多争议?这激烈争议的背后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经济的发展,人类已迈入了一个信息传播时代,信息是现代社会的宝贵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的价值将不断飚升.正如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7.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哲学命题。要谈网络,就不太适合这般严肃了,尽管说认识“网络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一样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建成目前全球最大的4G网络。"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是全球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此次会议上,中国移动发布了TD-LTE"双百"计划:2013年,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G标准TD-LTE网络覆盖将超过100个城市,4G终端采购将超过100万部。中国移动工作人员表示,TD-LTE技术和产业已经迈向成熟,具备了规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中国移动将扩大试验网络建设规模,构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由于其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征,而被部分乐观人士称为"三无世界"--"无法律、无管治、无国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把互联网当做"无法律"和"无管治"的"世外桃园"的观点完全是言过其实的.①实际上,在互联网这个所谓的"世外桃园"中的表达是有法律界限的.并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网络控制与管理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②,纷纷制定了各类法律,为网络表达划定了边界.  相似文献   

10.
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谁赢得时效性,谁就在争夺舆论影响力方面占了上风。随着3G网络的逐步完善及相机即拍即传技术的日趋成熟,新闻摄影的数据传输方式也在悄然的发生着转变。  相似文献   

11.
李冬安 《中国广播》2009,(12):60-62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号角,强大的网络评论频道是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网络评论几乎跟紧每一个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展现了非同寻常的影响力。谁能赢得评论,谁就能更好地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设计一个完善的主页是建好网络评论频道的前提,发展网评员队伍是建设网络评论频道的组织保障,紧跟社会热点是网络评论频道争取网友注意力的必然选择,整合网民观点是网络评论频道贴近网民的有效方法,原创评论是网络评论频道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2.
国家档案信息政策研究在北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有句名言:"谁掌握了档案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美国在强调档案信息的自由流通和市场机制的同时,显示出强调国家档案信息政策的势头和动向,从其档案信息的生产、传播、政府资助、知识产权保护、公共利益保护、竞争与垄断及信息的国际化等方面以求达到国家对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克林顿总统也于1998年12月28日签署了<数字千年版权法案>.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话语权?说得通俗点,就是人对社会发生现象的"说话权"、"解释权"和"发表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一个社会中,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将"自己的利益"反映出来,谁就能将"自己的意志"表达出来,谁就能引导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14.
“网络推手”与网络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小胖等一连串名字构成了近期互联网世界的喧嚣与躁动,一个个造星神话也让这些明星背后的策划人渐渐浮出水面。让人们不得不关注他们背后的"功臣"——网络推手。"网络推手"这个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当今世界,谁能更好认识和把握信息化大势,谁能更好适应和引领新生产力发展方向,谁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谁就能赢得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  相似文献   

16.
"谁控制了传播的入口,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从默多克的这句话里,我们不难看出强大的媒介力量对社会的作用。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媒介给我们刻画的世界。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可以达到即时传播,我们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伊拉克战争的现场,也正是因为这种"身临其境"和与生活方方面面联系的海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6,(24):65-72
互联网阅读早已成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常态。从阅读史的视角看,研究一个时代"谁在阅读"、"阅读什么"、"怎样阅读"等问题可反映社会的深刻变革。网络超链接文本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体验,并由此重塑人的思维模式,进而改变人类社会的传播形态和组织样貌。互联网技术通过传播"赋权"使人人都成为"读写者",在消弭了时间逻辑的多维网络空间里,网络阅读与网络意见表达呈现出再加工、碎片化和浅思考的特征。本文从阅读史的视角去探讨我国网络意见表达的生态演变,并探析在当前社会化媒体构筑的社会图景下,网络意见表达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田伟伟  刘成新 《青年记者》2007,(22):108-109
现在,网络传播已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麦克卢汉曾经预言的"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的"地球村"已经实现。网络把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连到了一起,"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当  相似文献   

19.
徐升 《今传媒》2004,(1):20-21
从认识网络到离不开网络,从被媒体瞧不起眼的板砖到光芒夺目的金砖,网络不经意问便占据了传媒各个角落。报纸.广播、电视,谁也离不开网络。网络文学一时成为新文学.新思想的代名词。人们惊呼”第五次冲击来了!”可就在人们对网络文学寄予厚望的时候,网络写手们却变得暖昧起来。  相似文献   

20.
高西广 《今传媒》2012,(6):114-11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开始进入"快速点击阅读"时代。正是依靠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等特性,网络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流"媒体。传统纸质媒体的地位受到了猛烈冲击,甚至有人预言"报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亡"。那么,在咄咄逼人的网络挑战下,传统纸媒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