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极拳运动对中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法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年人在7个月的太极拳锻炼后,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锻炼后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低于锻炼前;心境状态有明显改善,在消极情绪方面,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和TMD的得分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低于锻炼前;在积极情绪方面,精力、自尊感的得分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高于锻炼前。上述结果反映出太极拳锻炼对增进中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师范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调查问卷>、<心境量表(POMS)>、<大学生压力反应测量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对1 354名师范大学在读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师范大学生经常锻炼群体的总体情绪状态比非经常锻炼群体的情绪状态好,呈显著性差异;在"精力"、"自尊"这两个积极情绪纬度得分高于非经常锻炼群体,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在"紧张"、"愤怒"、"疲劳"这3个消极情绪纬度方面得分高于非经常锻炼群体,在"抑郁"、"慌乱"这两个消极情绪纬度方面得分均低于非经常锻炼群体,但无显著性差异.非经常锻炼群体在压力的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认知反应纬度上的平均得分高于经常锻炼群体,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压力的行为反应纬度上的平均得分高于经常锻炼群体,但无显著性差异.经常锻炼群体在心理健康水平得分高于非经常锻炼群体,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体育选项课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不同体育选项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篮球、排球、足球选项课教学对提高男大学生的自尊心、精力和身体症状以及降低紧张、愤怒、慌乱、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对人焦虑等消极情绪方面有其积极的作用;而健美操和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在提高女大学生的自尊心和精力以及消除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等,降低疲劳、紧张、抑郁等消极情绪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支持主效应模型,参考社会支持量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参与满意度量表对650名户外徒步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建构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会支持—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参与满意度4变量影响路径。结果发现,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亲友支持、群体支持、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两两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作用;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群体支持会正向显著影响积极情绪体验;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群体支持会负向显著影响消极情绪体验;户外徒步旅游社会支持、群体支持正向显著影响参与满意度;户外徒步旅游积极/消极情绪体验在社会支持和参与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户外徒步旅游积极/消极情绪体验在群体支持和参与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目标定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8所普通高校的87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考察了不同组别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目标定向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中目标定向得分表现出低任务定向得分和高自我定向得分的认知能力;男生在任务定向得分上高于女生且有显著差异;农村学生在任务定向得分上高于城镇学生且有显著差异;一年级学生在自我定向得分上高于二年级且有显著差异;跆拳道专项的学生自我定向得分低于武术和散打专项学生且有显著差异;按照目标定向的构成,可以将受试人群分为4类。建议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项目特点和学生特点等方面出发设置目标。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组大学生参加了为期6周每天1h的体育锻炼,采用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作为评价工具,试图考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结果表明,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5个分量表及消极情绪纷乱总分上,均与对照组大学生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大学生的心境状态优于对照组,表明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验法、调查问卷法以及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中老年女性锻炼者的心境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锻炼者的消极情绪,如愤怒、疲劳、抑郁等指数显著降低;积极情绪,如精力、自尊感指数则明显上升.结果说明,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的心境状态有改善作用,同时可为该功法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现实性--幻想性测验中的攻击性分量表,对132名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体育大学生攻击性水平有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体育大学生攻击性水平具有显著差异,高年级显著高于低年级;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攻击性水平不具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采用运动强度量表、POMS量表和基本人口学量表,对新冠疫情管控封校管理期间的471名大学生的运动情况、心境和情绪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封校管理期间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状态产生了消极影响,TMD高于国内常模水平;(2)大学生TMD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心境和情绪水平;(4)运动时长、运动频率对积极情绪有显著正向影响。各高校应当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