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情真言     
不是问题米卢提出的国家队多打比赛会不会影响联赛,我以为这不是问题。米卢作为一位世界顶级教练,提出一些“计划”,本属正常,而俱乐部队支持国家队也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回来卢提出的计划,对那些拥有国家队队员较多的俱乐部来说,影响损失确实更大一些,但肯定不是大到无法参加联赛的程度,而且这种损失是有补偿和回报的:一支俱乐部队能拥有一名或多名国家队队员,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2.
米卢来到中国后以他自己特有的选材眼光和用人标准,大胆地实施了“人事改革”和“人事调动”,为一些他认为会给国家队带来真正帮助的人迅速地办理了“农转非”手续。而那些通过“农转非”得以“进城”的人也用自己的努力表现回报了米卢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不拘一格用人才 迄今为止,米卢几乎没对外谈过他的国家队 建设的真正想法。米卢认为自己和球员相互了解的时间太少,对中国足坛的情况也不清楚。当初他曾满怀信心地提出飞行集训计划,但是,到了南斯拉夫才发现人员不整,伤兵满营,疲惫不堪,实现飞行集训的计划比想象中的要困难,毫无疑问,米卢不得不另外“想辙”。这个辙,首先要扩大国家队的面。 米卢是个精明人,不过他的国家队昆明集训名单总的感觉还是不太让人看得懂,比如年仅17岁、仅有1分钟甲A联赛出场记录的全兴小将刘成也在其中,虽然说一切都为了未来打算,但是一名只能…  相似文献   

4.
《新疆体育》2001,(10):32-33
2000年1月15日广州花园酒店米卢与中国足协正式签约 南斯拉夫人米卢·蒂诺维奇和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南勇代表双方在聘请米卢担任中中国家队主教练的合同文本上签字。中国足协从2000年1月15日起正式聘请米卢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合同期限为2年,到2002年1月16日结束。被媒体称为“世纪豪赌”也就从那一天开始了。而就在签约当天,米卢就曾强调过国家队的团结,“团结”二字在后来的冲击历程中的重要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米卢战术指导思想 米卢到中国以后,总共搞了17次国家队集训,参加了亚洲杯和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两次正经比赛以及大小若干次邀请赛。人员使用了多多,但是最终在正经比赛中上场的基本都是老一套人马。阵形始终坚持442,战术上更是看不出来有什么新东西,去年亚洲杯上国家队得到表扬,但是主要是指心理上成熟了一些.意志上顽强了一些,这里米卢的功劳不可抹杀。但是随后国家队胜少败多,今年小组赛国家队表现让人十分不满,意志方面不足不用说,面对绝对弱旅竟然在战术上打不出一个像样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世青赛中青队完成比赛后,准备在阿根廷再呆几天的米卢应召提前返回北京,随着他的回来,以及联赛第二阶段的结束和十强赛的临近,公众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中国国家队。 在足协新闻办公室,每天有大量的电话打进来,主要都是询问国家队名单的事情,本来联赛期间一周两赛的时候并不举行新闻通气会,但是足协还是搞了一个通气会,宣布新一期(17期)国家队名单,以及米卢在阿根廷回来后的第一次公开露面。  相似文献   

7.
李响李响,中国足球记者中的一个特殊品牌。虽然李响和米卢的零距离接触叫很多男体育记者不屑。但是,人们在提到体育记者的时候,却不由得会想起李响。李响的文章有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争议,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李响凭着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敬业精神赢得了米卢的青睐。只能说特殊性格的米卢塑造了一个特殊地位的李响。李响总是能够从米卢那里得到国家队的既准确又及时的最新消息。李响已经是一位跟国家队近两年的“老记者”了,甚至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位权威了。  相似文献   

8.
全国内足球联赛依旧进行,中国足坛风波依旧此起 彼伏,国内绿茵场依旧是一片是非之地。 在一片朦胧中,只是前一阵子国家队的亮相似乎给中国球迷一点清爽,一点温馨。在足坛乌烟瘴气的氛围里,南斯拉夫籍国家队主教练米卢好像在帅椅上坐得还算安稳。对南斯拉夫国家队一仗,米卢似乎很满意,只是多少有点“队员没有把握住机会”之遗憾,大胆假设这不排除南队是给同胞一个面子。球迷的反应确实是虽败犹荣。而韩国人两度将南斯拉夫国家队逼平,因为他们看出对手是很不卖力的,因为南队疲劳,没有从旅途恢复过来。 最近米卢对国家队的采取的一…  相似文献   

9.
感受米卢的 “享受足球、快乐足球” 米卢最初踏上中国足坛的时候,带给中国足球的并下是该如何去踢球、如何去提高技战术,而是他的足球理念“享受足球、快乐足球”,这些和以往来执教中国队的各个洋教头有很大不同,他的这一观点在中国足坛引起了不小轰动,同时也引来了不少的困惑和质疑,在国家队处于低迷状态的时候,米卢这一观念也遭到了许多人的抨击,但恰恰是米卢这种观念  相似文献   

10.
1.技术改造的可行性 中国球员本身的技术素质太低,米卢甚至总是在抓一些基本的动作,国家队的进展按照现在的程度到世界杯预选赛之前整体的技术水平不会有大的起色,米卢的技术足球思路无从发挥,神奇教练将失去神奇的依据(老米以前创造奇迹的球队,都是技术基础不差,至少比中国强的球队)。2.米卢的性格因素 在上海四国邀请赛上,有关米卢本人表现的说法不断,先是赛前联席会离席,后是新闻发布会迟到,最后是扬扬得意地炫耀那不值钱的胜利,加上总是油腔滑调,已经引起相当一部分人的反感,一旦在亚洲杯拿不出真家伙,米卢将遭到一…  相似文献   

11.
国家队在广东江门冬训的最大新闻不是聘请了3个外教,也不是李娜四处找人道歉, 最大的新闻制造者是19岁的彭帅。彭帅入选国家队本身就是个新闻,而在国家队训练期间却想着要继续单飞更是新闻中的新闻。不过“单飞”的背后最关键的因素是“担费”, 没有了天津队的资金支持,谁来为彭帅的单飞“担费”就成了一个焦点话题。彭帅回国家队从一个侧面意味着试行几年的“天津模式”的搁浅,从这一点上讲,马  相似文献   

12.
在联赛最初,表现出色的球员不是外员,而是国家队队员,世界杯就在眼前,这至少令人欣慰。国家队的队员也许认识到自己重任在肩,所以都有意无意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力求拿出好的风貌、技术、意识,以求得米卢青睐,力争在国家队中有个好位置,这实际上是一场看不见的竞争,所以国脚们都是暗提着一口气。  相似文献   

13.
李玮锋是个很有人缘的队员,外表英俊、球 技精湛、性格随和,因此颇得球迷们的喜 爱,在本栏目的嘉宾中人气指数名列前茅。“大 头”是长春人,秉承了东北人淳朴、率直的个性, 虽然奔波于联赛和国家队之间,感觉有些疲惫,但对于球迷们的提问,他仍然认真地做了解答。他说:有球迷关心我,那是我的荣耀。河南沈丘一中高三(9)班 谷登伟call:你对米卢、老塔两位教练有何看法,哪一位较好。复call:我觉得不能简单的把两位教练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更何况塔瓦雷斯教练已经不是我们队的主教练了,所以我也不想过多地评论他。米卢是…  相似文献   

14.
《新疆体育》2001,(11):11-11
过去,前国家队主教练施拉普纳曾运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德国某啤酒品牌进行市场开发活动,不过因为那一届国家队战绩不佳,施氏很快走出了中国人的视线。然两这次不同,十强赛上米卢得到空前的成功,在短期内造成的明星效应远非一般“造星运动”可比。米卢商业价值的想象空间随时间的推移不断膨胀。  相似文献   

15.
《新疆体育》2001,(1):5-5
在第十二届亚洲杯上,中国队与以往相比最大的进步就是这支队伍比历届国家队都要稳定,也表现出了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球员心理稳定,能够打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水平,使比赛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没有明显的失误和漏洞,这一切都得益于米卢的调教。尽管国内媒体对米卢有这样那样的非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家队在米卢的带领下水平正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李毅:我对未来不敢奢望太多 李毅重回国家队后,训练很卖力。没能随米家军参加十强赛对他来说已经是相当大的遗憾,这位老米昔日的“手下爱将”已经能够洒脱地面对一切竞争与压力,“对我来说能够重回国家队就是最大的荣誉,我非常感谢米卢给我这个机会。”李毅淡淡地说。  相似文献   

17.
并非游戏     
米卢刚来中国时,从球员到媒体对他在训练中安排的某些内容颇感不解,其中疑惑最多的莫过于他“游戏人生”的训练方式了。 通过一段时间在沈阳绿岛宾馆门前那块临时训练草坪上对米卢和他的弟子们的观察,我们发现目前“游戏”在米卢的训练中依旧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不同的是,队员们思想上对“游戏”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其实,网式足球也好,橄榄球也罢,在米卢的战术思想中绝非只是游戏。从队员们的言谈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游戏”至少产生了以下一些效果。如果非要队员们说对这些“游戏”还有什么看法的话,他们一定会撇撇嘴说:“米卢这老头儿太爱‘耍赖’了。”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年初,米卢来到中国,这个时候的国家队因为久没有重大比赛而似有似无。2000年3月中国队的世界排名为第66位。虽然我们都知道,国家队世界排名的数字不是一个很准确的衡量标准。但是米卢喜欢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中国队和自己的工作。 在2001年1月份的时候,国际足联公布的世界足球排名中,中国队位居76位。在亚洲球队中位居第九。列在中国队之前的亚洲球队是伊朗队和沙特阿拉伯队,日本队和韩国队,甚至泰国队,阿联酋队、乌兹别克斯坦队、科威特队都跑到中国队前面。这个时候,正是米家军连连失利,走到最低谷,米卢信任危机开始的时候。 十强赛前米卢预言:“我相信十强赛结束后,到11月时,中国队的排名还会上涨。”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马”这个词我就忍不住要笑。有一天,一名女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将了米卢一军。我知道这位女记者的本意是好的,她说“2002年是马年,中国有个成语叫‘马到成功’,米卢先生对此到底有何见解?”哪知搞得米卢一头雾水,你马什么马的和我成不成功有什么关系,就答道“那就希望马越来越多,有非常多的马,马越多越成功”。当时在场的记者都强忍住自己没有爆笑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一个漂亮的大都市 上海,米卢的足球大集。 在“卖掉”了泰国和伊拉克之后,米卢像所有的小贩一样,兴高彩烈.手舞足蹈,尽管 当那个在黎巴嫩是悬乎乎地进行的亚洲杯一天天的逼近之际。米卢的足球大集是 不知为什么.站在场边观看米卢反他的手下在上海大集上的“买与卖”心情总觉得舒展不起来,尽管米卢的手中终于有了一座看上去设计得呆头呆脑的奖杯。 在那个“四国邀请赛”结束的当晚.同行们见面说得最多的、句话就是。“今儿写什么”。就像一个家庭主妇在问:“今儿吃什么?”透着对“日子”的无奈与烦躁。 可日子还得过呀,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