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喜欢把教师比做“蜡烛”、“孺子牛”,这是社会对教师的最高礼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的确是教师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可我认为这仅仅只是教师良好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仅强调这一点,而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健全完整人的心理需要和内心体验,那么,长此以往将对教育产生不利的导向:教师岂不是苦行僧,幸福了大家却苦了自己?!更严重的将会损害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我们在颂扬教师照亮别人、奉献爱心的同时,千万别以燃烧自己、牺牲心理健康为代价,应关注教师的正常心理需要和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较明显的问题依次是强迫症状、敌对、恐怖、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健康对学业成就存在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业成就较高,反之较低。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对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训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3.
教师心理健康有其特殊的内涵,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生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也应从各方面注意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13):1-2
在农村初中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城市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作为发展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因此,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专业素养发展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很多农村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没有足够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和素养。本文对当前我国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而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更应该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育人重任。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建设才能保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有很多的研究,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其积极意义是多方面的: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自我期望值、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一句话,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高效的课堂,是教育智慧的—种表现。下面结售洲哮科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就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聋校教师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学业进步,更有益于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自身家庭和谐、生活幸福。由于听力障碍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认知局限。聋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十分直接、深远和重要。已有研究发现,特教教师心理症状为中等和较重的人数比例达到了15.9%,而且特教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正常人群。然而目前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很少涉及特教教师(包括聋校教师)。  相似文献   

9.
范源清 《中国德育》2007,2(6):54-55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由于其教育能力低下而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也应该包括教师。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其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生活、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也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谷慧霞 《学周刊C版》2010,(12):208-208
心理健康是学生学好各科的基础,心理健康是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石,心理健康是学生幸福人生的起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使学生乐观、自信、轻松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营造良好的身心发展空间和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促进人格健全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可否认,承担这一任务的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索罗门所言:“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由于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的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各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在有些学校还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发展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承担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从而收获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保卫教师的幸福,成就学生的发展,甚至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所以,健康的心理应该成为新世纪教师素质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发展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承担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从而收获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保卫教师的幸福,成就学生的发展,甚至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领域内.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往往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然而。现实情况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成为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如何提升和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3):F0003-F0003
学校目前有五名国家级心理咨询教师,多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心理剧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亮点。学校的阳光心理剧社成员全部由学生组成,他们把生活、学习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编成“小剧本”深入各个班级进行多场演出,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编演的校园心理剧“我们在花季雨季》获中国未成年人网第二届网络春晚优秀推荐奖。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心理素质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因素,是教师自身个性和谐发展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20.
教师心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有一定的科学实验的理论依据的,因而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而且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