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我们在2017年3月曾进行过樱桃表皮微生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樱桃保鲜方法的探究。在查看实验图片时,指导老师指出了实验中几处不规范的操作。其中一处是在培养基配置完成装入锥形瓶并进行包扎的过程中,棉塞松散,棉线打结不规范,难拆开。取出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时,其底部有少量白色丝状沉淀物,我们猜测,这是在灭菌时掉落在培养基内的棉花。这也表明,我们并没有调整好包扎用品。  相似文献   

2.
正流言:带黑斑的香蕉不能吃。真相:香蕉上黑斑形成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香蕉炭疽病导致的。香蕉炭疽病由香蕉刺盘孢菌引起,属于真菌性病变,在香蕉成熟时显现,被侵害的香蕉果柄和表皮上会出现一个个褐色的圆形斑点。另一种是储存、运输不当导致的。如果把香蕉长时间贮藏在过低温度下,或者在运输途中发生碰撞导致香蕉的表皮受损,  相似文献   

3.
镉和菲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DNA序列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重金属镉和多环芳烃菲复合污染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15d和30d,镉-菲单一和复合污染均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增加。实验证明,污染早期,镉和菲会引起土壤微生物DNA序列本身发生变化,其中镉-菲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DNA序列多样性的影响最大,与单一污染相比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的筛选在农业、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一直是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然而由于生物技术行业的特殊性,大部分情况下他人很难从同一环境中筛选出一模一样的菌株,导致发明难以重现,因此审查指南中规定特定微生物的筛选方法因不能再现、不具备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性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如何判断微生物筛选方法能否再现历来都是讨论热点,也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是否所有涉及微生物筛选方  相似文献   

5.
彭悦  李艺  杨欣欣  陈环宇 《科技通报》2021,37(1):39-44,55
台式微生物培养反应器由于体积小、生物膜采样过程简单、培养生物膜用水量不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而CDC台式反应器作为典型的台式反应器,其内部的采样片通常被当作平行样本来对待,但实际上它的微生物空间分布是有差异的.为了探究CDC台式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差异性,尝试提出该模拟装置的适用条件和适用的研究目的,故依托建设于实际...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所影响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是人体胰腺不能正常产生胰岛素(胰岛素缺乏)或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高于正常的一种综合征。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基于糖尿病的巨大危害,各国政府都在糖尿病防治,管理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本  相似文献   

7.
邱善海 《科教文汇》2013,(29):172-173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却缺少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偏离现实生活。这就导致教学模式的封闭性,不能将思想品德教学同社会生活相结合。本文主要从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含义、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等方面进行思考探究。  相似文献   

8.
正一、创意构思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的成功与否与实验器材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在探究原电池方面的实验中,经常看到老师使用鳄鱼夹将两片金属片放置在烧杯里进行一些实验(如图1),实验现象不便于观察,并且在演示原电池反应时,需要进行对比实验来探究哪些是可以产生电流的,哪些是不能  相似文献   

9.
王晓媛 《科教文汇》2010,(27):129-129,161
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本身的科学,其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生物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分别从课前、课堂上和课后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开展学生生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Antibiotics),又称做抗生性物质(Anti-biotic substance),是一种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放射状菌等)所分泌的化学物质,对于其他的微生物,具有专对性的遏制生长的作用。这种化学物质如果能够提制纯净,即成为有强效的抗菌药物。抗生素是近年来医学上一个重要的新发明,例如青霉素,即为其中著名的一种。最早创立抗生素学说的人,是细菌学的鼻祖巴斯德氏,他在1877年的时候,就设想利用微生物间的“残克现象”(Antagenism),来扑灭细菌性的传染病。微生物的残克现象最早是在土壤中发现的,在土壤中生存着有许多对人类无害的细菌,这些细菌对于和他们不同种的传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学有着很强的应用性与实验性特点,微生物实验教学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从微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来看,还有着实验内容陈旧、验证性实验过多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性不强,学习效率很难得到提升。对此需要尽快改革微生物实验教学,妥善解决以上问题,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本文将简述微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由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因此,各个行业均开始应用这一技术。当然,环境工程也不例外。在目前的环境工程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主要就通过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并分析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应用特点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洋葱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会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自动复原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我展开了探究。一、实验假设K~+和NO_3~-被植物细胞吸收,进入液泡的细胞液。  相似文献   

14.
受到新农人张大发卖樱桃案例的启发,想尝试一下微商.”某著名生鲜电商的一位副总裁向笔者透露.他做微商的构想大致是: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寻找一些吃货(类似KOL),然后由这些KOL再开发下一级微商,从而拓展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判断ICU病房中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方法 选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ICU血培养阳性患者84例作为研究样本。鉴定病原菌使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以及配套的药敏卡片,补充药敏使用KB纸片法相结合,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血流感染的病原菌革兰阳性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嗜麦芽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ICU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治疗需要一系列的检查,其中包括一些侵入性的特殊检查以及临床医生的经验用抗生素,提升了患者受到感染的机率。鉴于此,为了更好的医治患者,应根据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结果,调整ICU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抗生素使用不当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由传统的培养技术逐步朝着精确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的分析技术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它能够有效的控制因食品微生物种类或含量不合格而导致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研究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20多年里,大量的新被认识或新出现的导致人类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不断涌现,有些仅局限于一定地区,如扎伊尔的埃博拉(Ebola)病毒,有些则遍布全球,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多种原因造成了这些微生物的出现。有些微生物  相似文献   

18.
在迈向21世纪之际,我们在为生命科学中的一个悖论所困扰。正当我们实施遗传工程和开发更先进的培养技术之时,现代植物育种技术和环境开发却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减少。在这方面,至关重要的是必须保护好微生物的种质,从而使地球上的微生物遗传遗产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9.
Nature     
正用转基因干细胞再生人表皮Nature封面:源于人表皮干细胞的细胞群(全克隆)。Nature杂志第7680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名7岁男孩的基因改造全克隆细胞被用于重建他受损的皮肤。该男孩患的是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种会破坏皮肤完整性的遗传疾病,导致其皮肤出现慢性大疱和伤口。Michele De Luca及其同事描述了他们治疗该病的方法,通过病毒载体,利用该基因的功能正常版本转导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西藏不同地区酥油微生物菌群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日喀则、拉萨、那曲3地具有代表性的酥油样品60份,依据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对样品中7项微生物指标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西藏各地酥油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平均为(3.71±1.13)g-1(对数值),霉菌及酵母总数平均为(3.97±1.33)g-1(对数值),大肠菌群平均为(0.79±1.42)g-1(对数值),致病微生物中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检出外,其余均未检出。结论西藏三地区酥油卫生质量均较差,菌落和霉菌总数超标严重。日喀则地区酥油卫生质量相对其余两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