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爱你的孩子吗?"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爱。"但是,你懂得如何正确地智爱你的孩子而不是溺爱吗?相信不少家长对此会有些犹豫了。我们要爱孩子,但不是溺爱,在"爱"这个简单的字眼里,有很多学问等着我们去学习。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爱"这一课,看看怎样用我们正确的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言论     
《今日教育》2013,(6):59-59
啾啾(周国平之女)在四岁时问妈妈:"妈妈,你小时候不认识爸爸吧?"妈妈说是。她又问:"爸爸也不认识你吧?"妈妈仍说是。她接着编起了故事:"有一天,你见到了爸爸,说:‘哈,你不是啾啾的爸爸吗?’爸爸也说:‘哈,你不是啾啾的妈妈吗?’你们就认识了。"大自然和上帝都同意这个答案:孩子是男女之爱的目的和意  相似文献   

3.
长大     
升入初中的我,总感觉自己长大了许多:个子快要超过妈妈,体质和爸爸不分上下.于是,每天早晚都做运动,量身高.爸爸妈妈看着我的举动,笑着说:"傻孩子,一个人的长大并不是指身高、体重的增加.你懂得长大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4.
一位家长告诉我,自己的孩子问题严重。我问孩子具体有哪些问题,这位家长说,孩子刚上小学三年级,平日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总爱走神,学习又不努力,分析能力差,写作业拖拖拉拉。一天,家长满面愁容地带着孩子来找我,孩子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我问孩子:你觉得自己学习注意力集中吗?孩子很诚实,回答说:不集中。我问:是老师讲得不好吗?孩子摇头:不是。我说:那是为什么?孩子说:因为总想玩东西。我点点头:你上课净想玩什么呀?孩子的回答很出人意料:玩纸片。我有些奇怪:纸片怎么玩呢,你能教教我吗?孩子说:我拿纸片叠飞机。我一听就笑了:你喜欢飞机吗?…  相似文献   

5.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分享,是一种公开的"见证";分享,是一种"给予";分享,就是敞开了心,让阳光照射进来的感觉。你愿意分享吗?你有一颗美如橘瓣的心吗?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母亲说。"妈妈,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  相似文献   

7.
阿帕伊 《小学生》2005,(5):42-42
妈妈,你为什么老要把我和邻(lin)居(ju)家的小夏(xia)比呢?在你眼中,她"长得好看,学习又好,又乖(guai)又听话"。人家说,妈妈一般(ban)都(dou)喜(xi)欢(huan)自己的孩子的。可你为什么不喜欢我呢?难(nan)道(dao)我不是你的孩子吗?你看不到我已(yi)经(jing)很努(nu)力(li)了吗?  相似文献   

8.
一次,于丹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完《论语》后,天色已晚,节目组导演说,大家就不要走了,晚上在一起吃个饭,还有个领导来陪同。于丹听了,匆匆卸下妆,说:"我不能在这吃晚饭了,我还要回去陪孩子吃晚饭。"导演疑惑地问:"你女儿不是有你母亲带吗?怎么还要你陪孩子吃饭?"  相似文献   

9.
丁志强 《中华家教》2011,(10):18-19
消解孩子心灵的迷雾在校住宿的孩子周末回来后问了我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意志力怎样才能培养得起来?我当时觉得有些奇怪,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你的意志力不是很强吗?怎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呢?""不是因为我个人的意志力有问题才对它感兴趣,而是我的同桌在这方面有问题我才对它感兴趣。"孩子回答说。"那你的同桌在意志力上有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生硬的知识灌输,大量的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喜欢上我们,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呢?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会给学生增添无穷的学习动力。孩子让我检查数学作业,有一道类似的题期中考试刚考过,现在她还错了,还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我不由地发起火来:"你真不长脑子,期中考试不是考这个题了吗?上次错这次还错"孩子满脸的委屈,小声说:"我不是急着做其他的吗?你怎么不表扬我那些呢?光知道批评我。"我轻蔑地说:"哼哼,连做过的题你都做  相似文献   

11.
大海无边一个6岁的孩子终于看到盼望已久的大海,他说:妈妈,看到大海才知道你说谎。妈妈不解地问:什么意思?孩子说:你不是说过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吗?妈妈:是呀。孩子:那我们现在怎么站在大海的边上呢?  相似文献   

12.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头痛"的孩子.然而,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为这些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可以试着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你会发现,在你的帮助下.这些孩子会慢慢地变得"可爱"起来.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帮他改正错误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帮他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呢?其实,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并不是为孩子的错误开脱,更不是有意寻找老师或家长的所谓"不是".因为,只有帮孩子找到了犯错的理由,才能帮助他真正认识犯错的根源,进而使之逐步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3.
张爱国 《师道》2006,(6):25-25
什么事?上课时间跑我这来了?哦,语文老师赶你的。那就去……去向老师道个歉。怎么?不愿去?你没有错?呵呵,这就是你的错了嘛。不愿向老师道歉,就冲这一点就是你的错了嘛,还怎么说你没错呢。去吧,去向老师道个歉。什么?老师骂你了,骂得很难听?好,我问你,你是老师什么人——是老师的孩子吗?不是吧。是亲戚?也不是。是老师朋友的孩子?还不是。那就是说,你和老师本来是没有关系的。那你说,老师骂你是为了谁呀?说不上来了吧?去吧,去向老师道个歉。哦,老师还打你的。哎,你这个孩子呀,我刚才不是说了嘛,你不是老师的亲人,也不是老师的朋友,你也说了,…  相似文献   

14.
宋新华 《教育》2013,(13):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你问我答     
我孩子属于肥胖吗问:我儿子今年6岁,长得很壮,体重30公斤,他属于肥胖吗? 答:很抱歉,你没有告诉我你孩子的身高。想知道孩子是否肥胖,可根据身高、体重来判断。若体重增加的速度符合生长曲线就属正常,反之就是过胖了。另外,可参照BMI值来计算,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教育。著名的日本教育家佐滕学教授说:你的课堂让孩子有一种幸福感吗?你的课堂富有文化吗?你的课堂充满激情和智慧吗?你的课堂影响着孩子的变化和发展吗?教授的阐释给我们提出了一种课堂教学的境界,那就是:如果我们的课堂能给学生带来幸福的感觉,并因  相似文献   

17.
大话爸爸     
在孩子的眼里,你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你会因为自己工作繁忙而经常不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吗?孩子的心里话愿意说给你听吗?身为父亲的你,自己的不良行为是否正在悄悄地影响着孩子?你经常用“我是你爸爸”的口吻来教育孩子吗?  相似文献   

18.
这是天方夜谭吗?不是. 如果不是,那你肯定会异常惊讶. 但是,如果你知道了他的身高就不会惊讶了,因为他只有46厘米高. 这位身高如同婴儿的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遭遇到什么呢?找不到工作,娶不上媳妇,还是会遭人歧视?  相似文献   

19.
青春悄悄地走进了我的世界,我还没有准备好,接下来发生的事又让我难以置信。有的时候,我会跟镜子里的那个"我"说话。"你认为你的父母真的爱你胜过爱他们自己吗?你认为你的父母什么都相信你吗?你认为你的同学、朋友他们背后没有说你吗?你……"镜子里的"我"说。我说:"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给我闭嘴……"我用拳头把镜子中的自己打碎,我慌了。  相似文献   

20.
曾经见过这样的情形:一位老师拿着张画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呀?”孩子兴奋地说:“我画的是荡秋千……”教师严肃地说:“谁叫你画秋千呀,不是说了画火车吗?重新画!”孩子眼中的神采黯淡了,委屈地拿着画离去……或许,在成人眼中那些不过是涂鸦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