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对"创客教育"的广泛关注,催化了我国部分地区对"创客"理念和学校教育的融合。创客,就是将创新的想法实践到现实成品制作中,创客教育就是将创客文化与教育融合,以兴趣为学习驱动力,以项目的实践为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借助"互联网+"的"互联网辅助各个行业发展"的思想,利用创客空间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校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主体,开始创办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平台载体,但是院系层面建立的创客空间不多,对人才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少。首先对创客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对高职院校创客空间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归纳出创客空间的一般特征,结合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践,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创客空间为例,提出了二级学院(系部)层面建立创客空间的发展思路及人才培养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今,创客空间不仅意味着一种新业态,也是一种新文化。高校创客空间是"创客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据统计,高校内设置的创客空间占到6成以上,学生主体性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了高校创客空间的实效性与可持续发展,深入探究高校创客空间主体性缺位问题,以期真正实现"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力发展"创客空间"时代背景下,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首先分析创客空间的起源与发展,进一步明晰创客空间的含义。其次对全球知名创客空间的类型与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创客空间的分类、资金来源、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而后分析了创客空间的物理空间布局和硬件设备的配备。最后结合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创客空间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在建立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的实践中实现了新的发展,并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众创空间"这一概念。众创空间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本土化创客空间,即在西方创客文化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创客空间中融入了中国特色。从创客空间与众创空间定义入手,将众创空间与创客空间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众创空间案例,进一步挖掘众创空间的特征,尝试对众创空间这一学界尚未给出明确定义的概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6.
曾敬 《现代情报》2017,37(3):116-118
创客空间移动化是创客空间发展的新趋势之一。研究旨在调研"移动式创客空间"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图书馆界的服务拓展提供借鉴。本文结合网络调研、文献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阐述了移动式创客空间的特征、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优势所在。研究结果显示,国外已经对移动空间的建设、运行进行了积极探索,部分形成了固定模式,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图书馆界建设移动创客空间几乎处于空白。本研究认为,移动式创客空间克服了图书馆以往建设创客空间面临的诸多挑战,图书馆在移动式创客空间方面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的时代背景下,能否在体育院校中组建创客空间。通过分析现阶段体育院校组建创客空间会所面临的问题,论证体育院校组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创客空间是创客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场所,有效推动了非正规教育,特别是STEAM教育。近年来,许多国外科学中心等公益性非正规教育机构选择引入创客空间,供观众在其中开展实验、发明、创造和探索等创新实践。在"双创"、"四众"等科技创新模式的鼓励下,国内众创空间的数量和规模得到了很大提升。鉴于近年来国外科学中心创客空间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本文提出国内科学中心创客空间建设须秉承科技创新精神,考量科技馆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科技馆众创空间。  相似文献   

9.
黄丽 《现代情报》2018,38(9):92-97
[目的/意义]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是图书馆"固定式"创客空间的服务延伸,是新兴的创客空间服务模式。探析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的构建,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移动创客服务,以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方法/过程]通过阐述移动创客空间概念、特征与构建模式,探析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的构建现状、服务意义以及相关问题,以为国内图书馆构建移动创客空间,开展移动创客服务提供一些建议。[结果/结论]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国内图书馆构建移动创客空间相关建议,如协同构建移动创客空间、合理筹集与使用经费、构建网络信息平台等。  相似文献   

10.
用"创客空间"的理论解释了创建高校图书馆的创客空间的重要意义,指出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创客空间的创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改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创客空间"起源于美国的图书馆,开启了图书馆新型服务的篇章。近年来,创客空间在国内发展也比较快,笔者介绍了创客空间的概念、特点、国内外的发展概述以及建设时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创客及创客空间的发展能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发展速度,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发展。拟通过研究创客空间的发展特点,分析广东创客空间发展的优势、总体情况及典型案例,探讨广东创客空间发展的问题及障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继续塑造与创客模式相匹配的产业体系;(2)健全创客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3)加强宣传,强化创业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创客空间是为了提高全民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成为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的源泉。基本类型包括"自己玩"型与"集体玩"型、兴趣型与创业型、综合型与专业型、无配套型与有配套型。创客空间可以办成公益非盈利组织,但商业化却是其发展趋势,应当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创客空间商业模式主要有:工具服务+社交服务+知识服务+创投服务,创客空间+购物中心,创客空间+实验室,创客空间+互联网。创客空间是对开放式创新理论、隐性知识理论、民间创新理论的应用性实践,也是对开放式创新理论、隐性知识理论、民间创新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姓名:苏祺伦学校: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在校职务:创客空间社长年龄:17生日:2月4日星座:水瓶座生肖:兔兴趣爱好:养花读书特长:钢琴最敬佩的人:木心最喜欢看的书:《月亮与六便士》《守望的距离》最喜欢看的电影:《海上钢琴师》《至爱梵高》最想做的事:去文化圣地旅游  相似文献   

15.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让"创客"一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创客教育也迅速在广大中小学之间走红,"创客挑战赛""创客空间""创客秀"……一夜之间,似乎所有的学生都挤在了通往成为一名"创客"的道路上。然而,这风风火火的现象背后究竟是教育的需求,还是商业利益的驱动?不少业内人士呼吁,要警惕"创客教育"走上弯路。"高大上"设备成了摆设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催生创新组织形式的不断演变。近年来,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进一步融合,重构了传统的制造业和创新活动的边界,正在蓬勃发展的"创客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文献调研、历史分析与参与式观察,本文追溯创客运动发展的历史,对创客运动和创客空间的概念、模式及特征展开初步分析,进而总结了创客空间的创新模式。本文认为,创客运动的发展根植于不断扩展的全球"创客空间"网络,显示出了以开源、大众创新为特征的新型创新模式,成为数字世界真正颠覆实体世界的助推器。本质上,创客运动代表了公众参与创新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双创"战略的持续推进,创业主体逐渐由"精英"变为"大众",双创平台也必须从"高大上"变为"接地气",从高新区科技园走进街道社区,在此背景下成都市首家社区职工创客空间——"永兴职工创客空间"应运而生,运营一年多来,帮助几十位职工创客和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和就业梦想。通过对"永兴职工创客空间"进行深度调研,将其发展模式概括为"1+3+5+N"和"党政主导、工会引领、社区搭台、高校助力、企业参与、协会运营",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可以为全国范围内职工创客空间的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文化与创客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催生创新组织形式的不断演变。近年来,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进一步融合,重构了传统的制造业和创新活动的边界,正在蓬勃发展的"创客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文献调研、历史分析与参与式观察,追溯创客运动发展的历史,对创客运动和创客空间的概念、模式及特征展开初步分析,进而总结了创客空间的创新模式。通过介绍国内几个较具代表性的创客空间,展示当下国内与创客相关的群体及其活动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月4日,李克强在深圳考察柴火创客空间,体验各位年轻"创客"的创意产品,称赞他们充分对接市场需求,创客创意无限。潘昊回忆,总理在参观考察期间反复提及说,这些奇思妙想和丰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hacker",它与传统意义的"黑客"截然不同,是指以兴趣为动力,把各种创意转化为最终的作品,即play with technology。"创客空间"是为年轻的创客提供交流、合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初兴起的创客运动发展至今,已衍生成为一种当代亚文化,即创客文化,在该文化推动下,形成了创客实体创作空间,即创客空间.创客的众创精神给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创客空间.国外高校、图书馆已成功引入创客空间,部分科技馆也建立了创客空间,但国内创客空间与科技馆的结合尚无先例.本文在阐述创客文化内涵基础上,回顾国外科技馆建立创客空间实践,分析科技馆建立创客空间的可能性,并对科技馆建立创客空间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