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干热岩通常指埋藏于地下3000~10000m深,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其内部不含或含少量流体。干热岩型地热资源是指赋存于干热岩中可经济开采的地热能,零污染、零排放、低碳环保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成功建设利用干热岩发电的发电站,中国也已经开展了一定的干热岩勘查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国干热岩分布区域地质背景复杂,且差异较大,其开发利用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何大芳等,2018)。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茅荆坝乡-七家镇一带地热资源丰富,沿着两家-锦山北东向断裂带温泉常成群呈带状出露。良好的地热显示及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征,是该区存在干热岩地热资源存在的较好佐证。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供暖与发电等方面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大力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对国家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承担的地质调查计划项目“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通过对全国地热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新的地热资源分类方案,将地热资源划分为浅层地温能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资源,并创造性提出了新的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理念;评估了我国干热岩资源潜力,系统评价了我国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资源及开发利用潜力;完成我国浅层地温能利用适宜性评价。该项研究成果有助于各级政府制订地热资源规划,有助于加速新能源开发利用,缓解能源危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被中国地质学会评为2012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全市总面积2.11万km2(平方公里),土壤属高原红壤地区,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全市年平均温度超过15℃,5至8月平均温度在2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长达2 400多小时,无霜期达230天,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生产优质烟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烤烟种植的最适宜区或适宜区.  相似文献   

4.
龚威 《科技广场》2003,(3):43-43
今天,人们醉心于2008北京奥运的憧憬并翘首以待。那么,在环保人士的眼中,绿色京城的魅力何在,前景如何呢?采用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是举办绿色奥运的选择。 让我们想像一下,奥林匹克公园内按计划钻探10口深度超过2000米,温度达到70℃的地热井。地热是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染的热能,它利用地热一年四季温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地热资源相当丰富,应用潜力巨大,因此,大力发展地热能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很大程度上解决因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在我国,应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制定地热发展规划,在资源品质较好的地区发展地热发电,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各种地热直接利用技术,采用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今后开发利用地热能,政府应加大对地热能利用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开发商应做好规划和布局,优选技术路线,使得地热能的利用由无序变有序,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忻定盆地地热资源属山地褶皱隆起形成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地热水出口温度一般在50℃~60℃之间。根据地温场特征、热储分布特征、地热水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该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的控制因素主要为构造发育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深大断裂的发育情况,不仅导致高温异常,而且为地下热水的渗流、运移和补给提供了通道空间。在边山断裂和隐伏断裂的控制下,忻定盆地形成了深部带状热水和浅部层状热水共同赋存的地热资源复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选取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因地制宜,搭建蔬菜温室,使用智能控制系统,将巨浪牧场本地地热资源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底层传感器,单片机控制系统和上位机控制软件组成。使用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蔬菜温室内温度,将温度信息传递至单片机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RS232串口将温度信息传递至上位机软件。将蔬菜的最佳生长温度范围录入到上位机控制软件数据库中,通过实时判断将处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单片机调节供热管道开关来控制温室内温度,实现了温度的智能控制和地热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干热岩的概念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干热岩的基本理念、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内蒙古地区现状,阐述了赤峰地热地质条件及其优势,对赤峰地区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4,(4)
经过两年钻探验证,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中深层地热能勘查"项目日前取得重大突破,盆地中北部地下2230米处勘查到埋藏浅、温度高的干热岩,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可大规模利用的干热岩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正>地震监测网经常报道震源深度600多公里的地震。根据1~3℃/100m的地温梯度计算,600km深处的地温为6000℃~18000℃。在此温度下,岩石应该为液态。这与地震是固体地质板块断裂或断块相对滑动造成的相矛盾。原因应该为在计算震源深度的物理模型中没能计入因不同深度的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全市总面积2.11万km^2(平方公里),土壤属高原红壤地区,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全市年平均温度超过15℃,5至8月平均温度在2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长达2400多小时,无霜期达230天,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生产优质烟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烤烟种植的最适宜区或适宜区。  相似文献   

12.
大庆地区不仅有石油、天然气矿产,而且存在地热资源。由于北方高寒地区对热能需求量极大,勘查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地热进行供暖、供热、洗浴、疗养、保健、温室种植、养殖,发展特色高附加值农业,无疑是对发展区域经济、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利国利民、造福于子孙后代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内干热岩资源前景可观,近年来国家已在多地相继开展了干热岩勘查。本文在分析干热岩物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利用航空磁法、航空重力及航空电磁法圈定干热岩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例对部分方法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开发利用价值的清洁能源,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都有重大作用。近年来,部分地区市镇已经较大规模地利用地热资源开展供暖,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与粗放的管理引发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本文以衡水市某地为例,介绍了该地区利用地热资源供暖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解决思路与技术、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用光学解偏振法测定了2.6—PEN的结晶速度的温度依赖性,得出其快结晶速度区域是在180℃至230℃之间,而在低于180℃或高于230℃的温度区域,结晶速度都是慢的。测定了不同结晶度试样的动态力学—温度谱,用以研究其结晶行为,得出α损耗峰随结晶度的变化。此外,将上述各实验结果与同法测定的PET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2.6~PEN与PET的结晶行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引力势能做功转化为热能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固体地核半径大小的方程式为:,在这个公式中C是铁的比热(4.6×106尔格/g℃),ΔT是铁的熔点温度(1535℃),ρ是固体地核的密度(约10g/cm3),G是万有引力常数,代入数据可求得地核半径R增大到1228km时吸引的铁质开始熔化。固态地核实际半径是1251km,与理论计算相差23km。地球天文阶段演化过程中使地球内部物理圈层出现:固→沉→液、固→沉→液、固→沉→液→气这样一种循环往返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很多地区都在广泛开发本地区的地热资源,以达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目的。但在我国北方高纬度、高寒地区的地热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缓慢,影响了地热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勘查、开发、利用齐齐哈尔市区的地热资源,对促进该区的经济全面发展,以一业带多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戴勇  来世煜 《内江科技》2013,34(3):118-120
地热资源所在地区构造复杂,断裂交汇发育。为达到理想的勘探效果,采用多种物探方法对测区进行综合勘探。本文通过总结各种物探方法在江西南昌东岗桥地区勘探地热的情况和效果,分析多物探方法勘探地热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勘探工作和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170多个站位的深海探测结果表明,深海海底犹如一个巨大的天然"冷库"。在水深超过3500米的海域,海底底水温度在南海约2.5℃,西太平洋(~1.6℃)和东印度洋(~1.3℃)略低,而南大洋则在0℃以下;而水深超过4800米的海域,底水温度因绝热自压随着水深稍有升高(升高率~0.1℃/km)。不过深海热液喷口处,温度可高达300-400℃,甚至更高。这些探测结果可为地球物理和物理海洋提供准确、可靠的深海海底温度边界,并有助于海底油气和矿产资源的调查与评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温带地区不同界限温度下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农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研究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演变对农业生态环境、作物布局和种植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中国温带地区及外延200km范围内840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气象插值软件ANUSPLIN空间插值,基于偏差法计算了格点尺度稳定通过不同界限温度(≥0℃、5℃、10℃、15℃和20℃)的起止日期、持续日数和积温,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格局及不同时段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和春玉米可种植区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带地区均呈现出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和积温增加的趋势,≥15℃的热量资源变幅最大;不同界限温度初日自南向北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和积温逐渐减小。起止日期和积温年代距平从1990年开始正负转变,1960—1980年与2000年以后差异显著;寒温带持续日数和积温低值区域减少、中温带和暖温带高值范围增大。时段Ⅱ(1990—2015年)温带地区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和春玉米可种植区相比时段Ⅰ(1960—1989年)存在不同程度北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