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审美化教学”概念的界定及其特质 审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领会,既是智慧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体验和主动的探究。审美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受到深切的体验。研究“审美化教学”的主题,是实现教育教学全面的、科学的审美转化,从而达到有效、轻松、愉悦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本文中“审美化教学”是指: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教育实践行为,使学生置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英语审美化教学,是一种学科美育的教学模式。审美化教学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美学心理效应,达到以美促教、以美育人、美中乐教、美中乐学。本文探讨了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同时达到优化英语教学的效果,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翔 《生物学教学》2005,30(11):24-25
生物学课堂教学审美化是以教学美育心理规律为指导,将所有的教育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将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美的创造的活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审美发现和审美创造,以美的法则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力,身心愉悦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审美化教学旨在将学科中的审美因素以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内在逻辑美与外在形式美相互统一、科学性与审美性相互统一的学科教学美育渗透模式.明确审美化教学定义有助于加强教师对审美化教学的认识,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研究审美化教学特征有助于改善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审美化教学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课题规格: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立项课题 申报单位:镇江市宝塔路中心小学 研究时间:1997年9月至2000年5月 简介:“美育渗透”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以“美育”为突破口,采用“渗透”的独特手段,使学生自觉地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理解美、鉴赏美、选择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以美怡情”,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加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愿望,达到多种学习方法和谐完美地融合,形成学生学习过程的审美化。 课题的研究内容为“三线并进,重点突出”。我们按照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分成三条线,以教学过程审美化、活动过程审美化、环境教育审美化为三个支点,以课堂教学为研究重点。首先,教学过程审美化指教师努力挖掘各自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遵循教育规律和美的规律,努力使美育不知不觉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启发学生思维,陶冶其情感,使教学过  相似文献   

6.
这是在历史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师生共研历史为主线,以历史审美和乐学历史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力、创造力为主攻方向,构建研究、立美、乐学、创造的历史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艺术学科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在想象和创作中,美感能影响学生对美的感知,提高审美意识,在审美的过程中培养、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向 ,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近年来大家所提倡的“愉悦原则”和“乐学思想”就是要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趣味性和美感效应。也就是说 ,教学应在“趣”上多动脑筋 ,教出意趣 ,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 ,如饮甘泉 ,才能产生最佳的美感效应。中国是诗的国度 ,佳作浩如烟海 ,名家灿若繁星 ,曾留下无数倾国倾城、令人难忘的美丽诗篇。在古典诗歌教学中 ,努力抓住教学中的有关因素 ,激活古典诗歌中的形趣、情趣和意趣 ,使学生易于感知、感受和领悟古典诗歌的美。一、形趣…  相似文献   

9.
审美化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新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审美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吸取丰富的审美文化,而且更能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审美境界.因此,在学校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实施审美化教学,构建审美化教学模式,以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玲 《教师》2014,(11):71-71
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利用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科教学审美化,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审美,是一种学科美育的教学模式。审美化教学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美育心理效应,达到以美促教、以美育人,美中乐教、美中乐学。作者在实施英语学科教学审美化方面,根据英语语言及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和学习活动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进而学会表现美、创造美;同时在教学中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过程的审美化的实验,其结果对英语教学的优化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审美化教学,就是以美育的观点审视和处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语文教学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最佳状态,从而以美促教,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审美化教学应该是回荡于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本文先从营造课堂良好的审美情境入手,着重阐述了语文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要求和语文课堂的审美营造。然后论述了在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包括培养审美感知,激活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利用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实施审美化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审美化教育成功的关键。为此,确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审美化教育策略至关重要。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教育是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的有机结合,它要求教师以美的法则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理解学习过程的美、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审美化就是使学生能够在审美的实践园地(课堂教学中)自由而自然的发挥独创性,体现创造性。从而灵活的、本质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审美主体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利用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审美化教学,就是“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教学目标、内容、材料、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将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将师生教学关系转化为审美关系,使整个教学成为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静态和动态的和谐统一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都获得充分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操作模式和方法”。审美化教学是对教学进行审美化的创造性加工与提升,在中学历史等各科教学中进行审美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来,中学历史课进行审美化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相似文献   

17.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审美化研究张桂菊当今世界需要的人才是智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材。培养人的审美素质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按照美的规律组织化学课堂教学,从揭示科学内在美的角度去传授知识,从化学知识的特点出发,教会学生站在美的角度学习知识,理解...  相似文献   

18.
谭悦 《现代语文》2009,(3):73-74
备课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要想有美的语文课堂,备课也就应该是美的。“审美化备课”就是要备“美的课”。所谓“审美化”,即将所有因素都按照美的原则包括逻辑美、形式美的构成原则加以审美转换或转化。“备课”作为我们进行“审美化”的目标,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步骤,所包含的因素应基本与其他教学活动所包含的因素相同,即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所以,所谓“审美化备课”,必须是将以上四大因素按照美的原则加以审美转换或转化的。  相似文献   

19.
王琪 《华章》2010,(17)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审美因素,努力实现审美化的语文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是一种对话活动,在这一对话活动中必须贯彻语文教学审美化原则,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