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爪功     
龙爪功是民间传统功法的一种,亦称擒拿手、提坛功。专练手指肩臂劲力,属软硬兼融之功。坚持习练一定时间(约1~2年),指力、臂力大增。此功为擒拿格斗点穴的基本功法。其练法主要包括硬练、软练两种。具体练法如下: 一、硬练法 1.选择小口坛,以五指能抓扣坛口,内装10至20  相似文献   

2.
铁臂功     
铁臂功,亦称“铁扁担”、“打三星”、“磕膀子”等。专练两臂前臂硬度,多用于防守。内容主要包括单练和两人对练两种。单练是对着木桩或树干练,对练是两个人臂对臂练。现介绍三种传统练法,即树干练法、木人桩练法和双人对练法。 1.树干练法:呈马步或弓步站立;左手叉腰,右手握拳直臂;面对碗口粗树于。然后右臂内旋,由右向左用前臂挠骨侧为力点,向树干磕击;右臂不停向左上方摆臂,摆至肩高后,右臂外旋后向右回摆再以前臂挠骨侧内力点向树干磕击(图1)。 此法两臂可交替练习。初练时穿衣服磕击为好,避免臂部受伤,每次练习力尽为止。每日一次或两次均可。  相似文献   

3.
跳跃练习的方法很多,原地纵跳、助跑纵跳是最基本的方法。在各种测定中常采用原地纵跳(摸高)以评价弹跳的能力。关于原地跳跃方而研究已有过报导。作者也曾对人体下肢形态、膝角与纵跳关  相似文献   

4.
一、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第一跳叫“单足跳”;第二跳叫“跨步跳”;第三跳叫“跳跃”。三级跳远的成绩取决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还与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三跳的比例有关。二、三级跳远的类型1.弹跳型(亦称高跳型):第一跳跳得既高又远,且每一跳都相对跳得较高,三跳比例约为:38%左右、30%左右、32%左右。2.速度型(亦称平跳型):第一跳  相似文献   

5.
来稿介绍:在跳绳中每向上跳跃一次,使绳子从脚下通过一次叫单摇跳,俗称“单飞”;每向上跳跃一次,使绳子从脚下通过两次叫双摇跳,俗称“双飞”或“双飞跳”。通常,我们练习的双摇跳都是跳起一次脚落地前,绳直摇过身体两周,即双摇直飞跳。事实上,双摇跳还有另外一些花样,如快花、  相似文献   

6.
铁布衫     
铁布衫与铁腿功、铁臂功的练法有所不同。此法专练肩、背、胸、腹等部位抗击打能力,使肩、背、胸、腹等部位皮肉象铁布衫一样坚实耐打。是防守者的有效练功方法。本法主要包括:肩背功、胸部功、腹部功等传统练法。  相似文献   

7.
孙宏建 《武当》2011,(8):35-36
膝法是泰拳中最凶猛的技法。该法以膝部为武器,以敌方任一有效部位作为打击目标。膝法有冲膝、直膝、弯膝、扎膝、穿膝、侧膝、飞膝、砸膝、跳膝等,其中某些膝法有着同工异曲之效。本文将以下列五种膝法为例,介绍泰拳膝法的练法与应用。一、冲膝技法:以右冲膝为例。两手上抬,高过头顶,然后,将身体重心置于左腿,两掌向下用力挂拉的同时,右脚迅速离地,并以膝盖上部为力点向上向前冲击。左式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两组不同离心训练背景的女性运动员在跳深动作中下肢生物力学的特征及运动表现的差异,探讨长期下肢离心训练是否在预防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方法:招募女性大学生运动员24名,并根据有无离心训练经验将其分为跳跃组(跑跳类田径运动员,n=12)和非跳跃组(游泳运动员,n=12),所有受试者完成优势侧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向心/离心120(°)/s]和40 cm高度跳深动作测试,采集并分析测试动作相关运动学、动力学及表面肌电信号。结果:1)在膝关节等速肌力中,跳跃组表现出更大的膝伸肌离心肌力和膝屈肌向心肌力(P<0.05),但H∶Q无显著性差异。2)在跳深动作中,跳跃组表现出更高的重心腾空高度和更短的动作完成时间(P<0.05)。3)在跳深动作中,跳跃组表现出更小的着地跖屈角,髋、膝、踝关节ROM,膝关节离心功及贡献度,更大的踝关节离心功贡献度和更高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P<0.05),两组运动员着地膝屈角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下肢离心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跳跃膝” 通常把反复多次地跳跃而引起的膝伤害称谓“跳跃膝”。包括跳高在内,所有的跳跃项目都有较多的膝伤害,即是反复多次地跑也能造成这种伤害。因此“跳跃膝”是一种过度训练的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田径跳跃运动员这种膝伤害比排球、篮球运动员格外地多。这是因为在非比赛期间,跳跃  相似文献   

10.
<正> 跳台阶有多种跳法,它能有效地增强学生腿部力量、提高跑跨跳的基本能力。根据这一特性,经自己多年训练实践,有两种最为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那就是: (1)双(单)足直膝连续重复跳下跳上台阶,简称双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和掌握连续前跳和丛林追捕游戏的动作方法,并能学会运用. 2.能连贯轻巧连续跳跃和灵活快速奔跑游戏,90%的学生会集体合作连续前跳;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等素质. 3.在练习中获得与同伴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接受挑战,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竹竿舞是我校广泛开展的一校一品活动,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巧用竹竿开发了多种形式的健身练习,有发展学生奔跑能力的集体持杆跑,提高单双足跳跃能力及灵敏素质的跳滑竿和集体“跳绳”,培养学生快速移动与反应能力的闯关游戏,发展学生平衡能力及腰腹肌力量的双人翻转角力比赛,趣味横生的“钓鱼”“抬花轿”等集体项目,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孙国玺 《精武》2003,(3):8-8
对小说、电影、电视里所描述的身轻如燕、踏雪无痕的高超轻功,人们都赞羡不已,但更多持怀疑态度。尽人皆知,轻功的成就非一朝一夕、三年五载之所能,而轻功的练法也有很多种,如负重长跑、直膝跳高、跳沙坑、跑绷子、提纵术、梅花桩等等,尤以负重为主。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 目标:团队合作,发展跳跃能力。 方法:7名学生1队,其中1、3、5、7手持棍,2、4、6双手握棍,挂膝干棍上,另一脚支撑。口令发出,全体积极向前跑(跳)进。  相似文献   

15.
田径运动项目里,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较强的,力量与耐力较多的协调性项目。三级跳是由三次连续的跳跃组成,第一跳叫“单足跳”,第二跳叫“跨步跳”,第三跳叫“跳跃”。即简称为:一跳二跨三跳跃。要想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好的身体素质和跳跃  相似文献   

16.
一、主题目标。本课内容选自省编义务教育二年级七册《体育与保健》第六课、直跑屈腿跳高第1课时。它是体育实践部分的跳跃类项目;是一年级跳单、双圈动作技术的应用;是二年级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腿落入沙坑的动作技术基础,也是跳远完整技术的过渡性练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单脚正确踏跳、双脚轻巧落地的技能,为初步学会简单的跳跃动怍、发展跳跃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案例背景笔者在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着下肢力量弱、起跳角度不当、收腹举腿不积极和落地前小腿前伸不主动等系列问题,课中也利用小体操垫组合方式进行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单立垫跳、连续跳跃间隔立垫等解决向上摆臂和收腿动作,跳跃展开一层或多层平垫,解决起跳角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纵跳蹬地动力学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前言纵跳是反映身体弹跳能力的一项指标。1921年美国的D.A.沙金特(Sargent)将它列入身体测试方案之中,观察跳跃高度。后来L.W.沙金特(Sargent)将它发展作为功率的测试指标。他认为,纵跳的高度与功率具有高度的相关,即功率=功/时间=力×速度  相似文献   

19.
一、一般技术训练 (一)徒手垂直方向跳跃练习 直腿跳;半蹲跳;深蹲跳;收腹跳;分腿跳;单脚向上跳;跳上高台;纵跳摸高;连续跳越栏架、横杆和橡皮筋等。  相似文献   

20.
<正>1三级跳远技术的演变1.1自然形成阶段(1896—1928)当时的运动员都只重视单足跳和跳跃,而把第2跳看成是过渡步,是单足跳和跳跃之间的连接体,充当过渡功能。也正是这种认识的幼稚,造成当时的技术普遍是动作消极,连贯性差,第1跳又高又远,并直腿着地,而跨步跳距离过短,3跳比例极不合理,以美国运动员丹尼尔·阿赫恩在1911年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