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白天鹅栖息地与非栖息地在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的异同,并针对天鹅主要栖息地的优势微生物类群进行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湿地优势微生物与变形菌属、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等有较高相似性,天鹅栖息地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非栖息地,变形菌属和链霉菌属微生物生态服务功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绵阳市安昌江滨河湿地植物的群落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结果显示,滨河湿地植物有79种,分属36科,主要由草本构成,乔、灌、藤本植物较少.安昌江滨河湿地植物按优势种为代表可划分为空心莲子草、马唐、青蒿、马鞭草、构树、狗牙根等6个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以上6类群落类型对研究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主要作用.研究区域内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较简单,层次单一,在水平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镶嵌性,这可能与滨河湿地生境的多样化和破碎化有关.对整个滨河湿地群落不同层次的多样性指数(H')分析显示,草本层(3.97)>乔木层(1.79)>灌木层(1.61);均匀度指数(E)为草本层(0.82)>乔木层(0.79)>灌木层(0.38),灌木层分布不均匀.人类干扰引起的湿地环境的变化和旱生物种入侵是影响该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稻田主要节肢类捕食者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四会市大沙镇稻田主要节肢类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节肢类捕食性天敌包括捕食性昆虫和蜘蛛两大类,共15科36种;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分为两个主要层。早稻群落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优势种和亚优势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晚稻群落中的优势种地位虽无变化,但种群数量却在不断波动。  相似文献   

4.
根的溢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山西长治不同区域分布的松树、柏树、苹果树的根际及耕种 2 0年以上的耕地里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深度采集土壤样品 .采用稀释混合平板法分离培养和活菌计数 ,研究了根际微生物种群与植物根溢泌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松树、柏树根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在不同季节、不同土壤深度差别不显著 .苹果树根际、耕地土壤中微生物无论从种类和数量上 ,均与季节变化、土壤深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轮虫群落特征进行研究,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别于2016年7月、10月和12月共3个水情期(即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对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轮虫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共鉴定出轮虫7科24种,其中臂尾轮科13种,为该湿地公园的优势类群,萼花臂尾轮虫和多枝轮虫为该湿地公园的主要优势种。研究区轮虫总丰度变化范围为38.6 ind./L~1 984.8 ind./L,其中丰水期最高,枯水期最低。通过对轮虫多样性进行分析,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8~2.85和1.76~3.02。结论: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污染程度总体处于寡污染至中污染之间。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大部分微生物是未培养微生物,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是一种不依赖微生物培养的技术,本文介绍了其原理、流程和在微生物研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开设DGGE在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等研究性实验项目,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的认识,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其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洞窟、壁画等寡营养的环境中,并对洞窟内壁画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本实验采用Anderson FA-1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研究了敦煌莫高窟第16窟一年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组成、时间和空间分布动态。结果表明,空气真菌和细菌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夏秋季空气微生物较多,冬春季较少;真菌主要种属有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青霉属(Penicillium),链格孢霉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无孢子真菌(none-sporing isolates)等;空气微生物主要分布于采样器的前四层,以粒径2.0?m的第四层最多,旅游旺季如"五一"、"十一"、暑假等游客较多的时间,空气微生物也伴随着有显著的增加;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微生物的数量变化。  相似文献   

8.
多水塘湿地系统是我国特有的农业微景观结构,通过对巢湖六叉河小流域多水塘水生植被群落的组成和生物量及其对面源污染的截留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水塘湿地系统内共有8种水生植被、5个优势群落,水生植被分布面积占多水塘系统总面积的12.6%;水生植被对氮磷面源污染负荷的截留率分别为12.0%和6.7%.  相似文献   

9.
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991 —1992 年对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变化的研究。其结果为:从5 月到10 月份,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它们表现为:春季数量较少,进入雨季后,数量逐渐增加,八月份达最大值,秋季又逐渐减少。微生物的季节变化与植物生物量、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人类活动,包括采矿活动、工业、城市化和农业种植,导致大量重金属释放到水生环境中,河湖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在河湖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降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环境条件变化,微生物的丰度、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能够反映沉积物的金属污染状况.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对微生物丰度、多样性、群落结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提出了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危害、迁移转化等影响因素及相关机制,分析了沉积物中常见重金属对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生存差异的影响和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为今后在河湖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文主要从文学地理学语境入手,研究“白洋淀诗歌群落”的形成背景及诗歌理论。拟从湿地背景、燕赵文化渊源、地缘优势三个方面探讨,以期开拓“白洋淀诗歌群落”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传统方法,包括平板培养法、电镜方法和染色法等,对取自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的9个盐碱地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石油污染的盐碱土中有丰富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资源,通过进一步的生理生化实验分析,大部分微生物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该实验研究丰富了耐盐微生物资源,并为进一步分离耐盐解烃微生物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臭鳜鱼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鱼制品,臭鳜鱼的品质与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有密切联系.为了研究臭鳜鱼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本实验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不同发酵时期的臭鳜鱼体内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通过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预测臭鳜鱼在发酵过程中,逐渐表现出适应原料发酵要求的功能群落,并且这些功能群落在臭鳜鱼发酵条件下大量增殖,占据主导地位,提升了细菌的总体丰度.在门水平上物种相对丰富度Top5的物种分别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和弯曲杆菌门,厚壁菌门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逐渐占主导地位,是发酵中后期(发酵第6-10天)的优势菌种.在属水平上,发酵中后期的嗜冷杆菌属、漫游球菌属和乳杆菌属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可能对发酵鳜鱼风味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结果表明臭鳜鱼不同发酵时期的细菌多样性具有明显差异,同时本研究也为臭鳜鱼标准化发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根茎作为大多数湿地植物的克隆繁殖器官,具有其独特的显微形态、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根茎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季节动态与空间拓殖能力都与湿地多变的生境特征相适应。根茎的克隆繁殖比有性繁殖具有进化优势,成为湿地植物的主要繁殖模式。在综述目前对湿地克隆植物根茎的形态及其克隆繁殖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根茎在湿地植物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文学地理因素对于白洋淀诗歌群落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背景作用。湿地背景催发白洋淀诗歌群落诗歌情怀,燕赵文化渊源确立白洋淀诗歌群落诗歌生命基调,地缘优势打造白洋淀诗歌群落封闭而开放的诗歌美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湿地鸟类资源,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对绵阳市水鸟种类及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水鸟8目、16科、97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水鸟4种,省级重点保护水鸟15种;数量组成上以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为优势种;群落季节构成以候鸟为主,有77种,其中冬候鸟37种、旅鸟32种、夏候鸟8种;水鸟主要分布于河流湿地,达87种.调查表明,该区域的水鸟及其栖息地主要面临旅游开发、采砂、农业生产等人为活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市政供水管网系统中,由冲刷引起的管道内壁生物膜脱落可能造成饮用水二次污染。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冲刷前后生物膜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探讨不同金属管材管道和不同冲刷流速对生物膜脱落的影响,从而为管道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点:不同菌属的细菌对水力冲刷的敏感程度不同;各菌属对水力变化的敏感程度既与菌属本身的性质有关,也与其附着生长的管材有关。方法:1.采用R2A培养基平板计数、16S rD NA检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454焦磷酸测序技术。2.通过理化指标检测与测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并以丰度图和热度图的形式呈现结果。结论:1.球墨铸铁管内壁生物膜的抗水力剪切能力较强,能够抵抗低剪切冲刷,在高剪切力冲刷后才会明显脱落,而灰口铸铁管和不锈钢复合管内壁生物膜的抗水力剪切能力较弱,低剪切力冲刷工况便会导致生物膜的明显脱落。2.生物膜对冲刷的抵抗作用在其群落的属水平和纲水平上有显著变化,这与群落本身和管材特性均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对江苏省常熟市昆承湖周边菜地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共采集土壤动物样本718个,隶属于3门4纲15类群.不同季节的土壤动物捕获数量不同,群落组成也有所差别.春季弹尾目和蜱螨目为优势类群;夏季弹尾目和多足纲为优势类群;秋季弹尾目和蜱螨目、膜翅目、线虫纲为优势类群;冬季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全年合计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同时测定土壤酶活性,脲酶采用奈氏比色法,蛋白酶采用酪素比色法,脱氢酶采用TTC比色法,转化酶采用还原糖测定法,过氧化氢酶采用容量法,多酚氧化酶采用碘量滴定法.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过氧化氢酶活性夏季达到最高值;多酚氧化酶活性冬季达到最高值;转化酶活性秋季达到最高值;脲酶活性秋季达到最高值;脱氢酶活性夏季达到最高值;蛋白酶活性春季是全年的最高值.土壤动物与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动物总数和蜱螨类的关系程度高;转化酶和脱氢酶与弹尾类关系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应用人工湿地对石头口门水库水资源污染的处理,在充分论证了人工湿地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对比了湿地的不同处理方案,分析了人工湿地在不同季节、污染负荷、植物等条件下净化能力的差别。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适用于石头口门水库及类似污染条件的河水;(2)采用芦苇等植物净化效果好;(3)湿地对氮、磷、农药、颗粒物等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湿地水体水样中惠氏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和绿色微囊藻的培养,检测经湿地净化后水体和湿地外周水体中微囊藻数量变化.比较得知,经湿地净化水样中的蓝藻细胞总数的上升趋势明显低于湿地外周水样.3种微囊藻的繁殖速度,在湿地外周水样中为: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绿色微囊藻,铜绿微囊藻为优势种群;在经湿地净化水样中为:惠氏微囊藻≈铜绿微囊藻〉绿色微囊藻,3种微囊藻的比例与培养前相同,且优势藻群并非微囊藻类.结果表明,湿地能有效改变微囊藻的繁殖速率和水体中藻类的优势种群,明显抑制水体中的蓝藻数量,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