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加索作为西方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几乎家喻户晓.但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巴尔蒂斯却并不广为人知.毕加索被尊为现代西方最伟大的画家是当之无愧的.西方绘画在20世纪进行了剧烈的变革.现代主义的实验和探索打破了古典绘画的界限和观念,大大拓展了绘画艺术的性能、功用和范围.而毕加索,正如西方评论界所公认的那样,没有人像他一样把艺术的本质作了如此剧烈的改变,他和乔托、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一样立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1901年,20岁的毕加索被法国画坛所充满的打破常规和勇于进取  相似文献   

2.
张林初 《世界文化》2011,(10):48-52
西班牙画家、雕刻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是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也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一生共创作了近37000件作品,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世时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法国卢浮宫的画家。  相似文献   

3.
“三远法”是北宋郭熙、郭思父子在其画论《林泉高致》中总结出的中国山水画的造境之法.“三远法”注重营造绘画意境,强调笔墨的运用效果及画家视觉审美的自由.看似与古典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迥然异质,但在“诗画一律”的审美关照中,我们可以把绘画中的“三远法”与中国古典诗学中对意境的追求、节奏的把控及诗人心灵维度的延伸进行相互比对,从而实现诗、画艺术语言在不同审美范式间的转化与解读.  相似文献   

4.
中国油画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引进、吸收、融合、变革后,至今已摒除了技术性的障碍,渐渐趋向于成熟与理性。画家们不再盲目地追从于西方的艺术观念和不断变换出新的样式,而是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赋予本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使从西方传进来的油画成为中国美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艺术形式。郭玉川,一位精神家园的守候者,秉承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东方思维观照方式,运用西方现代绘画的构成等手法,在具象写实性绘画中,以冷静的表现主义笔触,创造出独特的巴山意象,成为中国新乡土油画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中国绘画百花园中,岭南画派是一朵风姿绰约的奇葩。上世纪初,在时代的感召下,以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的一批广东画家,致力中国传统绘画的革新,倡导“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立足传统,积极向日本欧美绘画艺术学习,创作表现时代的新中国绘画。岭南画派绘画突破传统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个人怡情;台性的局限,主张写实,注重写生,描绘现实生活,在发扬中国画笔精墨妙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技法,加强了作品的色彩表现力。经历百年的实践,岭南画派绘画生机蓬勃,代有传人,为发展现代中国绘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艺术展在柏林亚太周的“中国节”上引起轰动。展览的名称是《生活在此时》,近3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上百件绘画、模型和音像作品,布置在汉堡火车站博物馆的10个展厅内。开幕式当天细雨霏霏,冒雨赶来的柏林观众挤满了博物馆上百平方米的大厅。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生活在此时》的策展人之一范迪安,在欣喜之余向记者畅谈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缘起和走向。范迪安说,文化生态环境对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直接受外国影响,从具象到抽象,从平面到立体,艺术的表现手法不断丰富。到了90年代,我们的文化自主性开始增强。但如何把一个健康、真实的中国现代艺术介绍到海外还有一定的难度。西方社会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不仅不足,甚至偏颇,有些国外策划的展览,有意识形态的趋向,偏爱激进、极端的作品,没能与我们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本次展览,是中德双方策展人首次合作,共同商讨选题,共同挑选作品,在以“现代艺术之都”闻名于世的柏林展出,而汉堡火车站博物馆又是现代艺术大师云集的地方,这标志着中国现代艺术与世界良性对话的开始。范先生继续谈到,不仅国外,包括中国国内对现代艺术的认识都存在一些模糊概念。人们都认为“现代艺术”是个敏...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是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中击及其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智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在此历史环境中,西方绘画也顺利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艺术;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世纪。  相似文献   

8.
肖丽华 《世界文化》2008,(11):25-26
莫迪里阿尼是20世纪艺术史上具有极强个性、独具魅力的画家,艺术史家一般将之归为20世纪初法国画坛上出现的“巴黎画派”,该画派主要是由居住在巴黎的外国画家组成,这一群流浪画家为了艺术只身来到异乡,过着孤苦漂泊的生活。巴黎画派并没有共同的艺术主张,他们共同秉持的就是坚持自我,尊重个性,建立个人化的绘画风格,但由于他们不随波逐流,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变革往往推动教育的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逐渐形成学习西方的文化热潮。在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下,中国美术及教育的发展,经历对西方美术由排拒、接纳到融合的曲折过程,融  相似文献   

10.
“我不差钱,从不按照别人好恶绘画;我遵循自己的艺术追求、凭艺术直觉创作”,青年画家栾海伦接受韩国KBS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如是表达其关于艺术创作的态度,鲜明而直截。  相似文献   

11.
迭戈·里维拉是墨西哥著名画家和20世纪最负盛名壁画家,被誉为“墨西哥壁画之父”。少年时代他受古典主义美术教育。年轻时留学欧洲成为坚定的立体主义,尔后回到祖国加入轰轰烈烈的壁画运动。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艺术也充满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凸显拉美艺术与历史的独特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2.
东西方文化比较学是一门庞大的学问。既然文化包罗万象,文化比较也就涉及方方面面,比如体育。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是:比较西方文明史来说,东方文明史中缺少体育的观念和精神。甚至我在想,为什么在古老的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没有过古希腊那样的体育竞技大会——奥林匹亚?和西方一样,中国有过自己的政治、军事、哲学、伦理、艺术、各种节庆祭祀仪式和民俗。当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聚众讲学时,孔子也在收取门徒的“束修”;当亚历山大和恺撒东征西讨,扩大自己的疆域时;秦始皇也在南驰北骋,建立自己的帝国。真的,为什么我们没有过奥林匹亚?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这100年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性价值观念上激烈变动的时期,我们的艺术也因此不断地在今是而昨非中动荡着。从“五·四”运动始,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从拯救中国文化出发,在打倒“以禅入画”和“文人自娱”的传统文人画口号声中,引进西方写实主义的绘画。尤其1949年以后,在冷战的背景中,中国重新与西方隔绝,且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西学东渐”以来,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如何看待西方文化,成为一个热烈讨论的问题。有人信仰欧洲中心论,认为必须全盘西化,中国才有希望。有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认为必须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保卫民族的独立。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有种种不同的看法。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化的讨论迤逦不绝,经过几十年的研讨,虽然还没有达到一致的结论,但是多数学者也达成一些初步的共识。这就是:第一,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确属先进,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赶上西方科学先进的步伐,改变科技落后的情况。科学…  相似文献   

15.
安布兹·伏拉德(Ambroise Vollavd,1866~1939)堪称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活跃于巴黎艺坛的传奇人物。他慧眼独具,在欧洲现代绘画初露曙光之际,便大力推广保罗·塞尚、毕加索、马蒂斯、高更、梵高、那比派画家。年仅29岁便成为当时巴黎最具影响力的画商。安布兹·伏拉德凭着对艺术品的热爱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为艺术家举办展览,通过交易艺术品,支持当代新兴前卫画家,无形中推动了现代绘画风格的发展。他鼓励画家尝试蚀刻版画,创作雕塑并出版精致版画画册,撰写艺术书籍。安布兹·伏拉德无疑是欧洲现代艺术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重量级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9,(8):92-97
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谢幕 继2008年首届之后,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6月27~7月13日在京举办,继续演绎其“激情熔铸艺术,创新点亮未来”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邢晋 《世界文化》2011,(12):55-56
许多画家因为其精湛的画艺而被写入美术的历史,他们的作品被后人视为珍宝。但是,在这些画家中,能像张大千和毕加索那样配得上“传奇”称号的则少之又少。在艺术上,他们是中西方画家的杰出代表;在生活中,他们的人生充满传奇。更令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这两位“传奇”还曾经有过一次不同寻常的“峰会”。  相似文献   

18.
邢晋 《世界文化》2011,(10):55-56,73
当今社会,我们总是会在画家的头衔前面加上“职业”两个字。也正如称号一样,现在的大部分画家就是以绘画为职业的,而业余画家很少能跻身艺术家之列。其实中国自宋朝之后,由于受到文人画思想的影响,大多名垂画史的画家几乎都是官员、名流,“非职业的”,在他们眼里职业画家只能算是“匠人”。恰巧有这么两位外国人,郎世宁和卢梭,也很非职业,而且有些“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融合中西方的艺术是许多置身中西方化交汇地带或接受过中西方化艺术熏陶的一代华人艺术家的一种自然且自觉的选择。他们对意境深邃的中华传统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敬,而对西方的艺术,尤其重在个性表达的现代艺术,怀有同样敏锐的鉴赏力和深刻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世纪前,有一个醉心于表现“闪烁的阳光和大自然美景”的年轻的巴黎人,开创了迥异于前一代人的画风。一八七四年四月间,巴黎的一个艺术评论家曾对一些离经叛道的青年画家举办的油画、水粉画和素描画展大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