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为纪念聂绀弩百年诞辰,武汉出版社历时六年编辑出版了十卷本<聂绀弩全集>.2004年3月18日,该书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本刊摘要发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武汉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彭小华的发言(记录稿),以作纪念.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卧底     
读新近出版的《徐铸成自述:运动档案汇编》,触目惊心得有些恍惚。这位在新闻界卓有声望的人物,也当过"告密者""卧底"。记得2009年3月,章诒和先后发表两篇文章,揭露"告密"和"卧底"人的行径。《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认为,是聂绀弩  相似文献   

3.
关于《动向》 1934年,聂绀弩在上海《中华日报》编了一个文学副刊,名叫《动向》。《中华日报》是汪精卫的报纸,主持人叫林柏生(后来当了汉奸,做过汪伪的宣传部长,抗战胜利后被枪毙)。聂绀弩与林柏生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认识的。 1933年底,聂绀弩因在东京编反日刊物,被日本警察厅驱逐出境,到了上海。当时,《中华日报》没有名气,销路不好。  相似文献   

4.
觉民 《出版史料》2004,(3):94-94
1952年冯雪峰委托聂绀弩编注《水浒》,这是国内第一次出版有注释的古典小说《水浒》。聂绀弩作了仔细的考证写了几百条注释条目,初版本时还选刊了过去出版的绣像《水浒》中不少插图,每回二幅,计140幅,到以后又取消了,不知何故。聂对《水浒》作了不少研究,他认为《水浒》是写农民起义的提法是站不住的,《水浒》中的人物,大抵是军官、将军、官  相似文献   

5.
聂绀弩先生涉及到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只有《风尘》和《家》两篇,而且叙事结构散淡,行文清寡,类似散文。本文试图通过小说结构和表现方法的分析,窥探聂绀弩先生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闲读偶记     
聂绀弩是个奇特人物,经历奇特,个性奇特(在周健强所著的《聂绀弩传》中,可以明显读出这两个“奇特”).他原本是杂文大家,在30年代、40年代和50年代前期,他的杂文曾有广泛影响.1957年,因言罹祸,被戴上“右派”帽子,遣送北大荒劳改.“文革”开始,又被押送山西囚禁,当然不能再写杂文,却写起了旧体诗.写时,只是为了“自遣”、“娱乐”,并不为了发表.直到1979年,作者恢复自由后,才得以结集出版.这应是他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翻阅民国报刊,在1939年12月25日出版的《作者通讯》第1卷第10号上找到《当编辑的时候,我怕……》,署名"聂绀弩",不见于10卷本的《聂绀弩全集》(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当为佚文,先照录如下:我说,仁兄,我当过编辑,编过杂志什么的,你信么?如果不信,对不起,对于你,这篇文章已经完了,不必往下看;如果信,那么,我要谈编辑经验了。  相似文献   

8.
聂绀弩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老编辑家。他的逝世,是我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巨大损失。《活着的聂绀弩》,以真挚的情感、动人的笔触,描述了聂老生前的活动和高尚的品德,寄托了作者深沉的哀思。  相似文献   

9.
1933年7月,聂绀弩自日本返沪后,即参加了"上海反帝大同盟",并成为左联理论研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10.
1933年7月,聂绀弩自日本返沪后,即参加了“上海反帝大同盟“,并成为左联理论研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11.
1938年初,聂绀弩与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田间等人同去位于山西临汾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也来到临汾。 时局纷乱,日军南下。几位还没开始教书的“教授”决定,随丁玲的服务团去西安。萧军没有一起去。他对聂绀弩说,他要去五台山,因为自己不同于这些“书生”朋友,“苦也吃得,仗也打得”。  相似文献   

12.
案旁摆放着刚刚出厂的装帧素朴端庄、印制精美的十卷本<聂绀弩全集>,心中弥漫起一阵说不出的轻松和释然.此刻,言语似乎已成多余.提起笔,任思绪驰骋、烛照与一位高贵灵魂接近的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那曾经历的一幕幕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四人帮”的覆灭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中许多禁锢和束缚开始被冲破,人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早已驰名文坛的王以铸、吕剑、宋谋场、荒芜、孙玄常、陈次园、陈迩冬、舒芜和聂绀弩九位当代诗人,精心策划准备出版一本九人的诗词作品合集《倾盖集》,这在当时应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1933年7月,聂绀弩自日本返沪后,即参加了“上海反帝大同盟”,并成为左联理论研究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翌年3月,聂应《中华日报》发行人林柏生之聘,主编副刊。聂受命后,为副刊定名“动向”,并请时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叶紫任助编。聂主编的《动向》,特色是多杂文、重揭露,很快继《申报·自由谈》后,成为左翼作家和进  相似文献   

15.
谁能绘得萧红影?这是聂绀弩先生悼念萧红的诗句。它道出了一个寂寞的、难以命名的萧红。这也是所有萧红传记作者都要面对的提问。现代中国作家中,萧红有着哀婉的生命历程和卓异的写作成就。她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经验抒写,构成一曲天真与经验融合的哀歌。在乱世中,天资聪慧的萧红很快通过时代知识风尚获得启蒙,同时,她也用自己多舛的命运换来的人生体验审视着一切启蒙。女性对世界坚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中国图书"价值取向"的讨论中,最没有争议的民营图书公司就是汉唐阳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唐阳光).汉唐阳光出品的人文社科图书连续三次入选深圳读书月的"年度十大好书":2007年的<丧家狗:我读<论语>>,2008年的<李鸿章于晚清四十年>,2009年则是三卷本的(<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  相似文献   

17.
报上读到刘再复的文章,不禁勾起了往事的回忆。当年再复住在北京的劲松小区,一家四口人加上他妈妈,有两处不算宽敞的住房。其中靠南面的一间,离聂绀弩、刘心武很近,这是再复读书、写作的地方。我到北京出差,有时懒得找宾馆,  相似文献   

18.
1934年12月19日,鲁迅和许广平夫妇在上海梁园豫菜馆请客。萧红、萧军、叶紫、聂绀弩、周颖等左翼文坛名流,济济一堂。在归家的路上,萧军和萧红手挽着手,脚步轻决,为属于他们的时代的到来欣喜若狂。萧红死在了自己的时代里,而萧军等人却跨进了另一个大时代。  相似文献   

19.
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使得被人遗忘多年的萧红又热了一阵子。在影片里,王千源饰演的聂绀弩身材魁梧、豪爽不羁,与萧红亦师亦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位后来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的出版人、文学家,与萧红的交往并不多,前前后后不过一个月的光景,但两人的情感却很深厚。  相似文献   

20.
明德 《出版参考》2010,(14):I0008-I0008
在关于中国图书“价值取向”的讨论中,最没有争议的民营图书公司就是汉唐阳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唐阳光)。汉唐阳光出品的人文社科图书连续三次人选深圳读书月的“年度十大好书”:2007年的《丧家狗:我读〈论语〉》,2008年的《李鸿章于晚清四十年》,2009年则是三卷本的《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