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先堂  李国 《家教指南》2023,(4):144-155
通过对敦煌研究院馆藏莫高窟第108窟所存2首五代题壁诗真迹的考察,利用红外线照片对以往2首诗文字的误录、漏录进行了校正,考证第2首诗的作者为五代敦煌僧人灵俊,阐释了张盈润、灵俊2首题壁诗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揭示了敦煌五代文人、僧人题壁诗创作情况,为古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了原生态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2.
论五代枢密使之权最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枢密使一职初设于唐代中后期,五代时期有重大发展,呈现出与唐代枢密使不同的特点:一、改由士人充任,二、完善了枢密院的机构建置,三、其权力的实施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五代时期枢密使的权势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五代时期特殊的政治、军事局势以及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再加上枢密使自身的特殊条件,使出现了五代枢密使之权最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论禅宗对五代宋元山水画的影响马文高公元前后,来自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佛教从南北二路逐渐传入东土,从此对中国政冶、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术方面,五代宋元山水画尤其受佛教禅宗影响,由于对意境追求这一主题的探索和成功表现,从而把中国画推向了一个高...  相似文献   

4.
讨论五代时期南汉政权的建立及其主要设施,并对南汉割据原因进行分析。南汉是唐末社会动荡的产物,五代时期中原战乱频仍,南汉刘氏保据岭南免遭兵燹,大力推行中原文化,有利于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中原局势稳定时,南汉便失去了存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五代诗僧贯休的诗,既有从儒家现实思想出发,揭露社会黑暗,同情关爱百姓,表现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使素以冲淡平和为本的僧诗得以充实的一面;同时也有将释家的“慈悲”融入儒家的“仁爱”,超越儒家现实思想的某些局限,及其将佛教哲学思想用运到对生命本体的感悟上,表现了对人生具体形式超越升华的一面。这是隋唐以来佛教中国化,将儒、道、释融合一体在五代僧诗中的体现,也是祖师禅思想影响在五代僧诗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晚唐五代词的历史价值刘义钦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唐诗、宋词是两个并峙的高峰,而处于二者之间的晚唐五代词是否就是个"深谷"呢?大概人人舍说,这不可能。然而,事实上晚唐五代词向来并不被人们所推重,原因是人们习惯上认为它内容上太"艳",题材上太"狭"。...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学术界对五代刑法的评价,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认为五代刑法残酷的观点根据不足。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一、五代刑法严酷只表现在一个很短时期,不能代表整个五代时期的情况;二、从所谓五代新出现的刑名分析,这种观点也不能成立;三、五代的司法制度及种种防止滥刑的措施,可以保证社会能基本在法制轨道上运行;四、《唐律》的立法原则破坏于中唐,而非五代时期。关于五代刑法的重新评价,对修订《中国法制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第五代导演用自己的实践为中国电影发展树立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他们在掀开电影史崭新一页的同时,也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时至今日,电影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济效益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来,中国第五代导演开始了对个性追求和票房效应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大量敦煌五代牒状写本的发现为重新定位五代书法的桥梁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从中可以看到五代对唐代书法的取舍与传承,尤其明显的是"颜柳"两大家书法在五代的接受与影响。五代书法有其自身的美学追求,萧散高远成为乱世之最高审美理想,这一美学理想在敦煌五代牒状写本中得到了更多的证实。而敦煌五代牒状写本多种多样的章法形制对宋代尺牍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唐代的外向书风到宋代的内向经营,五代书法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安敏 《现代语文》2006,(9):49-50
冯延巳作为五代时期的词人,他的词有着绮丽香艳的格调,清丽流转的语言,纤柔细腻的情绪。但是,冯延巳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在五代词中的出类拔萃并不在此,而是在其“堂庑特大”。本以干国维在《人问词话》中所评“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为切入点来探讨一下冯延巳的词“堂庑特大”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画鉴赏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五代及五代以前的绘画作品没有题款的思想框架。在这种思想框架的禁锢下,或者把五代以前题款的绘画作品视为赝品,打入冷宫,或者把上面的题款视为后题或伪款。作者在美术史论研究中,发现五代及五代以前的绘画作品有不少题款的例证,从而打破了古画鉴赏界所谓的五代及五代以前的绘画作品没见有题款的思想框架,对纠正古画鉴定中的偏差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五代学,唐代为主干。20世纪隋唐五代学研究成果集中显现在唐代学研究上:全面观照各体类学,努力把握学现象间整体联系,系统收集与考证资料,更新观念,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周生平及其诗集版本叙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芬 《天中学刊》2004,19(4):70-71
诗人王周的生活年代,大致有三种说法:唐末五代之间;宋真宗、仁宗年间;五代末至宋初。今据细考,认为第三种说法合乎情理。五代末另有一武将王周,与此诗人王周显系二人。关于王周诗集的版本,现存较佳者为明朱刻本《唐百家诗》,明末胡震亨《唐音统签》本、清席氏琴川书屋刊本、江标影写本等。  相似文献   

14.
两税法是五代时期的基本赋役制度。五代的两税征收制度与唐时的两税法相较,产生了诸多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适应了五代战乱频仍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为宋初乃至后代的赋役制度提供了依据。本文对五代两税的征收对象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5.
五代时期产生的状元大多湮没无闻,有幸未湮没者又多半久沉下僚,其状元桂冠并无相应的实惠,而且“状元”这一称谓叫得并不响。由此看来,五代时期状元是很不被重视的。  相似文献   

16.
两税法是五代时期的基本赋役制度。五代的两税征收制度与唐时的两税法相较,产生了诸多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适应了五代战乱频仍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为宋初乃至后代的赋役制度提供了依据。本文对五代两税的征收对象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7.
乾隆《避暑山庄五福五代堂记》注译和说明别廷峰避暑山庄五福五代堂记“五福五代堂”①之扁,既额于“宁寿宫”②之“景福宫”,兹复额于“避暑山庄”者何故?敬维本朝家法,于几内殿理事处御书之扁,莫不历代模勒③,以志继绳殷志④。故“正大光明”自世祖至今四世;“勤...  相似文献   

18.
文章梳理了五代时期的8次立法,认为以往学界多因五代的"滥刑"及司法黑暗而忽视甚至否定五代的立法,其实五代的立法承上启下,多有建树,其对宋以后的法律体系具有深远影响.由于对五代法律的全面研究尚有待深入,作者从梳理基本史料入手,以立法为中心,提出了五代立法技术、御史台在立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等值得关注的问题,并考辨了重刑与滥刑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徐铉是五代最后一个,也是宋代第一个论家。他的学观是五代后期宋代初期学实践的集中反映。徐铉论主教化,论诗则强调缘情,尤其注重诗歌的自适功能。这两个方面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20.
五代画家顾闳中所作《韩熙载夜宴图》卷,是一幅历史纪实性绘画作品。画中局部绘有青白瓷器31件,从其器型、釉色和烧造技艺来看,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堪与北宋的青白瓷器精品媲美。这足以说明中国的青白瓷器起码始烧于五代以前,以往认为青白瓷始烧于北宋的观点应予纠正。从诸多要素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青白瓷器,当属五代时南唐景德镇窑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